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福建省)浦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来源:浦城县政府网 作者:县情资料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1-10-18 14:25:01
摘要: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克服疫情影响,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力争“十四五”期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5亿元,年均增长6.5%左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贡献率进一步提升,新业态不断成长,打造现代绿色农业和食品加工、生物产业、轻工轻纺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脱贫攻坚从集中攻坚向长效机制转变,落实“四不摘”要求,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完善教育、医疗、住房和兜底等保障体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摘帽一整套有效的社会动员、项目统筹、考核评价、动态监测等机制与乡村振兴统筹实施,鼓励返乡入乡创业,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乡村振兴事业。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面振兴老区苏区。深入研究、挖掘红色遗址,做好修缮保护工作,积极争取、对接落实老区苏区政策,突出绿色、红色、特色导向,积极争取旅游康养、生态农业等项目落地。强化规划引领,充分利用对口支援机制,加快建设山海协作产业园,强化产业支撑。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五节 构筑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动城乡空间结构融合。以空间结构为载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之间点到点的线状结构转变为面到面的网状结构。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着力解决“人地钱技数”等要素城乡平等互换、双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促进产业在城乡间的科学布局,实现城乡市场对接,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推动城乡基础设施融合。推动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网络外部性,实现城乡的互联互通,打造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推动城乡公共服务融合。推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乡生态环境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城乡生态融合。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七章 着力推动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生态浦城建设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面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推动乡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常态化。完善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生态巡查监管治理机制,构建与中央、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无缝衔接的工作推进机制和制度体系。建立领导包案、挂账销号、监督评估等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机制,持续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覆盖全域空间和全流程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强化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披露。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巩固提升高颜值生态环境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严把环境准入关,将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作为容量管控和环境准入要求,以空间、总量和准入环境管控为切入点落实“三线一单”,建立起更加严格的硬性约束。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强化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持续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升级版,确保落实完成主管部门下达的生态文明发展各项指标。巩固大气环境质量。全面实施“蓝天工程”,持续改善城市“气”质。优化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实施臭氧和细颗粒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污染协同控制。深化工业废气治理减排,加强化工、合成革等VOCs重点行业全过程治理,推进移动源综合防治和清洁能源替代,强化面源污染精细管控。提升水环境质量。着力实施“碧水工程”,从严落实“河湖长制”,巩固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系统推进工业、农业、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减排。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全部达标排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制镇全覆盖,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着力实施“净土工程”,推广“3510”土壤风险防控和修复试点成果,强化精准化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鼓励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和生物有机无害肥料。推进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分类治理。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与管控工程,实施重点污染源防渗改造和废弃水井封井回填项目。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建设项目。做好固体废物环境智慧应用系统、重点单位智能化可追溯监管等平台项目建设。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城市静脉产业园,建设一批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城镇开发边界管控要求,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和县域空间规划,强化能源消费强度控制,强化建设用地强度控制,统筹推进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构建闽江源头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域的保护,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推动森林、水环境、耕地等领域的补偿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推动循环低碳经济发展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进生产绿色化。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支持浦城工业园区开展循环化绿色改造,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创建工作,力争新认定一批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企业。强化生物产业、轻工轻纺、食品加工、氟新材料等重点行业的能耗管控,推广工业智能化用能监测和诊断技术。加快实施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工程,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装备。倡导低碳生产方式,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前瞻性探索碳中和举措。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促进交通运输节能。推广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大力发展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等集约化运输方式。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车辆等,支持充电桩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在城市规划和用地上优先保障公交场站用地。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节水行动方案,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落实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划定。建立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提高工业节水效率,大力推广工业水循环利用,树立一批节水标杆企业。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加快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提倡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践行文明餐桌“光盘行动”,提倡绿色出行。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八章 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增强发展动力活力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落实《浦城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二十五条措施》。进一步规范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行政审批调整事项的衔接,推进县、乡两级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工作,进一步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完善“马上就办”办事清单,实现审批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强化信息共享、失信联合惩戒和企业信用监管。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进一步健全服务企业工作体系,推广“实体经济服务月”、“机关联企业”、“互联互派互学”等做法,加快构建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深入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对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找准政策落实中的“堵点”,探索切实管用的改革举措,解决制约营商环境的深层次问题。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提高“政企直通车”服务效能。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引导“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实施新一代民营企业家成长工程,持续加强青商会建设,实行青年企业家培养“帮带制”,持续开展“企业基业长青人才发展培养计划”,提升民营企业家综合素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落实绿色发展考评。推动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标准化、成果运用常态化,促进GDP和GEP协同增长、相互转化。落实体现质量效益的绿色化指标、体现特色发展的个性化指标。推动考评结果与绩效管理、干部选任、培养教育等紧密结合,立体化多维度考准考实干部,形成牵引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持续推进关键领域改革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全面落实国家及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执行减税降费政策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推进农村体制机制改革。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集体产权林权制度改革,健全支持小农户发展的新机制,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协作发展平台。进一步发挥浦城“北大门”边界城市的节点作用,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开放战略平台,深度融入闽浙赣三省多地协作平台,深化同邻接省份地市的产业、文化交流。深度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从基础设施快捷联动、产业发展合理分工、试点平台政策共享、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五大重点领域发力,抓好区域协作重点项目建设,主动对接福州“五区叠加”等先行先试政策。深化山海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厦门市湖里区在园区共建、招商引资、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合作。围绕武夷新区“1小时经济圈”,强化旅游康养、现代农业和生物产业等产业同武夷新区的深度对接,推动优势互补,做好协同发展文章,全面融入武夷新区发展。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积极拓展对外合作空间。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培育壮大跨境电商业务,推动以价格优势为主向技术、质量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实施“浦商回归工程”,落实支持乡贤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深化“名誉村主任”等机制,激发乡贤的归属感和投资热情。持续扩大外资引进,发挥驻外商会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对接异地商会、海内外乡贤,“点对点”邀请企业家回乡考察,精准招引外资大项目好企业。积极引进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处于中高端的产业,提升利用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水平。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持续深化对台交流合作。立足我县宗亲文化和生态农业发展优势,加大与台湾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对接,努力打造对台服务“高地”和惠台政策“洼地”。持续开展“台商台胞服务年”,助力台青就业创业,当好台湾青年和人才登陆的“首选地”和“摆渡人”。用好章氏文化、叶氏文化、徐氏文化等特色资源,发挥闽派古琴、浦城剪纸等非遗品牌作用,推进闽台民间交流纵深化发展,打造浦台交流活动品牌。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九章 着力改善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i1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进教育高质公平发展。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线上线下协同教育机制,构建政府、教育机构、社会新型关系,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健康体质、实践能力。加大教育投入,持续增加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化校园。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扩大具有公办性质的学前教育资源,逐渐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资源充足、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2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以上,基本实现适龄幼儿就近入园。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继续实施小学“强基”和初中“壮腰”工程,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合理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快城区中小学扩容提质和优化布局,全面完成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任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创造条件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实施普通高中提升计划,加强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多样化发展,探索融合职业教育的综合高中发展模式。到202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公办高中在全部达标的基础上巩固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鼓励和引导企业与浦城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深度合作,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通过“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特殊教育健康发展。持续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全方位推进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终身教育全面发展。以广播电视大学改革为契机,把县电大工作站建设成县级开放大学学习中心或开放大学学院。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建设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基地,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重视发展老年教育,建立覆盖县乡村的老年教育网络。推动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新时代“互联网+教育”,落实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借智借力提升教学教研水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继续实施人才培育计划,持续引进招聘优秀教师,强化对中小学校长的培养考核、对广大教师的考评管理,培养壮大名师名校长队伍。

发表评论

频道精选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