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陕西省)汉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汉阴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49 发布时间:2017-01-13 09:24:14
摘要:汉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章 发展背景和面临的环境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目标,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如期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加快壮大县域经济、努力实现...
中药材产业开发项目  依托华晔、秦沪等龙头企业,发展杜仲、黄栀子、油牡丹等中药材基地1.5万亩,同时在林下种植绞股蓝、食用菌,发展林下养鸡等种养结合模式,提高综合利用率。开展中药材精深加工,开发杜仲等竞争力强的高科技产品。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生物有机肥应用推广项目  新建1000亩的生物有机肥应用示范园,通过资金扶持,逐步扩大有机肥使用面积,提升农产品品质,保障农产品安全。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培育壮大山林经济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和荒山荒地造林等重点工程,加强林业执法监管,保护森林红线,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维系正常生物链。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8%。大力发展绿化苗木、林下种养、特色林果等优势产业,逐步壮大山林经济,努力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目标。按南茶北果中间园的发展布局,建设核桃园3万亩,板栗改造3万亩,建设标准化茶园6万亩,新发展杜仲2万亩,建设优质油茶基地10万亩,建设油用牡丹示范基地4.5万亩,建设优质高效桑园0.7万亩。以平梁苗木花卉园区为主体,发展苗木花卉大棚10个1.5万㎡,建繁育圃1500亩。大力发展以魔芋、中药材为重点的林下种植业,以养鸡、养羊为重点的林下养殖业,以食用菌为重点的林副产业,以生态休闲观光为重点的林业旅游,形成区域特色,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到2020年,使全县以核桃、茶叶为主的经济林总面积达到55万亩,实现林业产值15亿元。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林业重点项目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木本油料产业建设项目  新建和改造核桃、油茶、油用牡丹、漆树基地等30 万亩,培育木本油料加工企业5家。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林下经济产业建设项目  培育林下经济基地30万亩,其中中药材5万亩,发展林下畜禽养殖等1500万头(只)。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新建和改造特色林果10万亩(核桃3万亩、板栗3万亩,柑橘、枇杷、桃、李、杏等时令水果2万亩,杜仲、拐枣等2万亩)。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项目  实施退耕地造林8万亩、荒山造林2.5万亩、封育3万亩。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退化防护林改造项目   退化防护林改造39.35万亩。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茶叶产业发展项目  建标准化茶园6万亩,其中:新建无性系茶园4万亩,低产老园改造2万亩;新建茶叶加工厂10个,打造富硒茶叶品牌3个以上。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发展规模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保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培育农村股份合作经济。加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大力推广公司+订单+农户+中央厨房的民康模式,注重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加强耕地保护,坚守耕地红线,加强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科技应用,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确保粮食安全。坚持保障农民权益,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持续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蒲溪农机合作社为示范,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健全农业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十三五”期间,新培育专业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200户,种养大户1000户;全县粮油播种面积稳定在55.5万亩,总产达13.3万吨。到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实现翻一番目标,达到1.5万元。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七章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建设“陕南旅游强县”为目标,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种融资渠道,大力开发以凤堰古梯田为品牌的生态旅游,以月河川道农业旅游观光带为品牌的乡村旅游,以三沈文化为品牌的文化旅游,构建“一心三线”旅游格局,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新突破。以县城为中心,重点打造三沈文化产业园、三沈纪念馆、沈氏家训展览馆、古城墙、文庙、文峰塔、西坛老街及龙岗公园等历史文化旅游区;深度开发南线沿汉漩路的凤凰山生态旅游线、汉水风情民俗旅游线,重点打造凤堰古梯田景区、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铁瓦殿—擂鼓台风景旅游景区、漩涡、汉江观光旅游区及上七古镇民俗区;积极推进北线汉观路、汉双路乡村养生休闲旅游线,重点打造双河口文化旅游名镇、两峡两湖水利观光区;大力发展东西轴向沿316国道的月河生态农业观光带旅游线,重点打造双乳千亩荷塘、月河水景、两合崖宗教旅游区、龙寨沟旅游度假区、花果乡村休闲度假区、沿月南路的现代农业观光带及平梁苗木花卉观光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打造旅游线路,推动汉阴三沈文化、客家移民文化、汉水民俗文化、红色旅游文化与一、二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文化软实力建设激发旅游产业活力,推动旅游产业大发展。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大力扶持发展旅游服务公司,建成汉阴县游客接待中心,优化餐饮、住宿、交通的结构及空间布局,提升服务质量及档次,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服务体系。拓展旅游产品新领域,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着力培育地方特色鲜明的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旅游食品等旅游商品,使旅游购物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打造“汉阴美食”“养生汉阴”旅游名片,加快汉阴美食示范店建设,继续推出特色小吃、精品菜肴,不断挖掘和传承汉阴美食文化,推动餐饮、养生与旅游的更好融合,精心策划汉阴四季旅游促销活动,进一步扩大汉阴旅游的知名度。强化宣传推介,树立汉阴特色旅游品牌,将汉阴打造中国美丽田园、陕西魅力休闲乡村、安康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基地。到2020年,力争创建国家A级景区(点)4个、省级旅游示范村10个及旅游特色名镇2个。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文化、旅游重点项目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汉阴凤堰古梯田景区建设项目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新建黄龙庙、太平堡景点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建黄龙庙、老君关、堰坪梯田观景台、漩涡集镇停车场1万平方米,凤凰山隧道8公里;保护修复凤堰古梯田内30余处文物,古民居恢复,建设移民文化体验区。建设老君关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建设景区主干道沿线景观小品、茶文化主题公园、精品乡村酒店、民俗文化体验区等,做好移民文化、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生态环境治理,供电、通信、给排水、环卫设施等项目建设。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休闲旅游区建设项目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依托陕西汉阴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寨沟、铁瓦殿风景旅游区等景区建设,森林度假区、驴友基地、自驾露营基地、生态观光、民俗体验、户外运动、科普教育、宗教养生、生态探险、特色餐饮、健康养老等项目。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月河流域农业观光带建设项目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结合月河流域自然资源禀赋及地域特色,突出季节特点,建设双乳千亩荷塘、龙寨沟、洞河水库景区、月南路新华花海观光带、花果休闲景区、平梁苗木花卉景区、太行山、龙垭景区、观音河景区、大木坝景区、五一生态园景区、凤堰、中坝清水沟、长坝仙鸡河、前进贵人谷生态旅游观光区等景区。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汉阴县三沈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依托“三沈”文化品牌,重点以县城古街区修复改造 (西坛棚户区改造)、书画交易市场、文峰塔和南城门及西城门修复、三沈纪念馆扩馆改造、沈尹默书画院、汉阴美术馆及书法普及培训基地、沈尹默文化主题公园、道家养生基地、沈氏家训文化教育基地、体育休闲中心、湖广移民博物馆、“两湖两峡”水利风景区、汉阴县文化旅游接待中心等项目建设,建成全县宣传文化中心、文化交流交易中心、旅游文化休闲展示集散中心,打造文旅结合带动三次产业发展的汉阴创新产业集群。根据园区规划,建设规模主要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文物保护四部分内容。新建园区景点13处,新建停车场及供电、通讯、给排水、环卫设施等配套设施项目。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中国优秀家训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依托沈氏家训展览馆、唐家院子、张家堡子等17处古村落为基础,建设汉阴县优秀家训文化展示传播基地,包括古建筑群修复保护、景观打造、道路、电力、通信、环卫、绿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汉阴县两湖两峡水利观光区建设项目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新建观音河水库至洞河水库旅游带,新建旅游道路37公里,旅游步道27公里。旅游景点、观景平台、养生度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停车场、游人步道、环卫、综合服务区等配套设施,使观音湖、观音峡、金花湖、金花峡形成一线。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汉阴龙岗生态园林景区建设项目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建设大地景观艺术区、公共体育中心、运动娱乐主题区、户外球类商务度假区、龙岗隧道800米,给排水、环卫设施、旅游公厕、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项目。新建环山公路5公里、人行游步道11公里、供排水管网5公里、公厕4座、停车场2000平方米,建设千步梯、观景休息平台、路灯、绿化及夜景灯光亮化工程等。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双河口文化旅游名镇建设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恢复古栈道建设子午道分支驿道项目1个、汉阴双河口镇至宁陕旅游串联道路、古丝路产品开发、手工作坊、特色美食开发、何振亚将军纪念馆建设,建设陕南抗日第一军旅游设施项目1个、特色饮食街建设,农家乐、农家客栈建设,旅游道路、供电、通信、给排水、停车场、旅游公厕、环卫设施、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星级宾馆一个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绿化旅游道路20公里,含车行道及步行道。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漩涡旅游名镇建设项目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新建综合服务中心、富硒特色食品展示馆、综合办公区、生态停车场等景区服务设施,建设面积约1万平方米;商业街、特色餐饮、游客接待中心、文化广场、停车场、旅游公厕、环卫设施、给排水建设、民居改造、老街改造、供电、通信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建设。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汉水文化体验区建设项目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利用汉江资源在汉阳镇至漩涡镇打造汉水文化体验旅游区1个。做好汉江漂流、古镇建设、生态乡村游及旅游产品开发等项目。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lW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抢抓全省一级物流节点城市建设契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推动富硒农产品、新型建材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以富硒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统领全县物流业发展全局,重点做好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新型建材配送中心和粮食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物流、产业、市场间联合,仓储、分拨、配送间联网,对外集输和对内集配联动,不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依托十天高速、阳安铁路等骨干交通网络,打造区域性物流信息枢纽和综合服务平台,支持物流企业构建跨区域物流网络。加快农村物流发展,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和村组结合的商品流通网络体系。积极引进优势物流企业,推进传统物流企业联合重组和改造提升,培育大型物流企业集团。鼓励和支持各类物流企业通过电子商务、O2O模式等新运营手段,做大市场、做强品牌、做优服务、促进汉阴物流发展。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