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辽宁省)庄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庄河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406 发布时间:2016-12-22 10:28:28
摘要:庄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北黄海地区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城市的总体规划。 第一章新时期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特征 十二五时期,是庄河发展...
图7  庄河市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图
 
  健康养生产业。发挥生态、气候、绿色食品等优势,依托老金山和三河入海口优越的地理环境,建设国家级生态康养休闲示范区,重点发展居养产业、康健产业、生态游乐业、养生文化业,引进田园度假、滨海体验、温泉康养、生态养生、医疗护理、美容养颜、健康管理、教育培训等健康养生项目,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养生产品供应体系,建设北黄海地区集高端居住、商业服务、医疗康养、教育培训、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功能智慧实用、生态环境雅静、适宜人群兼而有之的生态智慧康养示范区,打造东北地区独具魅力的智慧滨海田园养生第一城。
图8  庄河休闲养生区功能结构图
  美食产业。充分利用庄河有机、绿色、无公害的特色农副产品,大力挖掘、培育庄河美食文化,做精做特大骨鸡、河豚鱼、绒山羊、贝类、淡水鱼、蓝莓、草莓、歇马杏等当地特色美食。培育扶植地标性美食连锁店,加快城区美食街布局建设,提升各种美食店铺、宾馆、酒店、旅游景区和农家乐管理服务水平,提高餐饮品质。积极推动成立美食协会,继承和发展庄河具有地方风味的名、优、特美食,打造美食品牌。深度开发美食产品,在城区和旅游景区建立美食产品直销店,将庄河美食产品推向全国。继续举办庄河美食文化节,突出品牌效应。推动庄河美食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形成旅游带动美食、美食带动旅游的互动局面,打造“舌尖上的庄河”。
 
  现代物流业。立足庄河、大连,辐射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构建以进出口食品、家居用品为重点的地区分拨中心。依托冷链专用泊位和通用泊位,开展远洋渔业资源、进口水产品、进口活牛羊等专业化运输,新建冷链物流中心30万吨冷库,将庄河港冷链物流中心建设成为东北地区以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性国际冷链物流分拨中心、交易中心。依托再生资源专用泊位,开展日、韩等国外废旧金属、废旧电机、废塑料等再生资源运输,建设国家再生资源专用港区。依托全国八个木材检疫熏蒸区之一,开通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美洲等地木材运输航线,开展进口木材集散运输。依托重装码头和通用码头,开展煤炭、矿产资源、大型成套设备、进口食品、集装箱等专业运输。加快发展消费型物流业。建设丹大快铁庄河西站及城北商业物流区。统筹庄河当地农产品,大连菜篮子、米袋子工程,东北地区农产品和进出口食品,依托国家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食品进口口岸及物流运输体系、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和辽宁省跨区域现代化农产品交易中心,推进供应型物流发展,打造五位一体的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围绕食品冷链、家具等行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建成一批专业物流园区、区域分拨中心和配送网络。推进农村物流网点布局,新建青堆农副产品交易和商品配送中心、长岭农副产品交易和商品配送中心。
图9  庄河现代物流业规划布局图
  现代商贸业。建设辽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商贸、农产品、食品、家居产品集散中心。以建设水产品、农副产品交易大市场为载体,大力发展以水产品、畜牧产品和农副产品等进出口食品为重点的国际贸易,建设不同种类的进出口食品体验店、直销店。加快城市四个商圈建设。优化提升黄海大街商圈,改造提升现有商业服务设施,积极发展体验店,培育新兴业态,建设新天地国际广场三期工程。加快培育南城区商圈,引进和发展大型百货公司、大型超市、会务会展和金融服务业,建设万达广场、麒麟广场、红星美凯龙等商业综合体,确保1所五星级酒店竣工营业,打造南城区中央商务区,实现与黄海大街商圈错位发展。积极推进北城区商圈建设,以城北交通枢纽站场为中心,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绿色建筑大厦和特色美食文化街,确保北方家居城、国际商贸城、金玛物流园等项目竣工营业。建设绿色建筑材料交易市场,发展汽车4s店集群和二手车交易市场。积极培育大学城商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食品、家具等行业构建专业性B2B、B2C平台,促进电子交易与物流服务集成发展,建设电子商务重点示范县。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加快重点镇商业综合体、连锁店、便利店等农村商业设施建设。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农产品交易平台,鼓励发展物流配送、农超对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力争每个村设立一个电子网店,提高流通服务水平。
 
  现代金融业。根据城市功能提升的要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金融业,使金融业成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并逐步培育成重点产业。吸引各类银行、保险、租赁等机构及财务公司等到庄河设立分支机构,建设以世纪大街为中心的金融集聚区。培育发展本地金融机构,助推村镇银行及中小企业银行设立和壮大,不断拓宽传统融资渠道,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金融创新,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开发新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方式,发展新型金融业态,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依托港口物流功能,大力发展物流金融,开展融资租赁、仓单质押、代理采购等业务。面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探索发展互联网金融,开展众筹、网络融资、网上结算等业务。借鉴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功经验,依托开放口岸,逐步开办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等业务,积极争取外资或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围绕小微企业和“三农”实际需求,做实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立政策性担保、小贷机制,发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农业保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严格做好金融风险防控。有效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规范各类融资行为,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底线。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采取鼓励措施,推介企业在境内外和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战略新兴板或三板等挂牌上市,大力推动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充分利用各种中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超短期融资券等金融工具,实现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引进和培育各类风险投资及股权投资机构。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各种形式的产业引导基金,吸纳更多更广泛的民间资本参与,助推产业发展。
 
  碳交易。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燃料替代、垃圾焚烧发电、造林和再造林领域自愿减排项目,实现气候改善、生态补偿、低碳发展和生态资源资本化。依托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代替电网中的传统能源电力,减少排放,实现减排量交易。推动林业碳汇项目发展,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和森林覆盖率。依托碳交易市场将森林的固碳能力转化为可交易的商品,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市场化和货币化,为探索未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促进林业发展机制创新开辟新途径。通过多种政策手段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对参与自愿减排的市场主体进行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补贴、发放政策性贷款,以及将其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等各种政策手段来降低企业参与排放权交易的成本,引导符合条件的排放实体加入到自愿减排市场中。

第五章  创建大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自然生态、产业生态和人文生态,加大全域特别是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探索实现生态资源的市场价值,大力发展健康、休闲、旅游等消费型现代服务业,建成碧水蓝天、绿色低碳、和谐宜居的大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率先实现生态现代化。

一、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水、岸线等资源

  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以土地承包权和居民宅基地确权工作为基础,开展土地整理及宅基地退出工作,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快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村庄整理,通过合村并点、空心村改造,土地开发整理,挖掘农村居民点潜力,建立相对集中的中心村—基层村布局模式,改变农村居民点分散、无序发展模式。严格控制填海造地,以填海造地控制线为依据,严格控制建设用海范围。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有量分别不低于110,929公顷和98,639公顷,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1,881.60公顷。
 
  高效利用水资源。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积极开展中水回用、城市雨水处理直接利用和循环水重复利用。加强水源监督管理,控制开采地下水,谨防沿海海水倒灌,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通过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配置,建设向城乡缺水地区供水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3.8亿立方米/年。
 
  合理划分海岸线功能。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将全市海岸线划分为港口岸线、工业岸线、城镇生活及旅游岸线、自然生态保护岸线、养殖岸线和保留岸线6大类,确保陆域及海域空间开发活动要与海岸线功能相适应。严格保护自然生态岸线,控制工业岸线和围填海建设。到2020年,自然生态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0%。
图10  庄河海洋功能区划图

二、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以控煤、控尘、控油为重点,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加快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实施LNG和电替代工程,确保庄河热电厂建成投用,到2017年完成建成区内10吨以下燃煤锅炉拆除及清洁能源改造任务。启动中心镇“气化”小城镇建设,在部分镇、村、屯进行“油改气”、“煤改电”试点。加快城市扬尘污染治理,全面加强建筑工地、市政施工、混凝土搅拌、物料堆场、渣土和垃圾运输、道路清扫保洁等环境监管,确保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推进机动车尾气治理,全面淘汰黄标车,推广利用新能源汽车,加快充电桩布局建设,贯彻实施成品油国五标准。禁烧农作物秸秆,积极开展秸秆还田、秸秆综合利用。保护乡镇集中饮用水源环境。积极预防和修复地下水污染。严格监管食品加工、造纸、石材加工等主要废水排放源污水处理设施,实现重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严控围海养殖和工厂化养殖,防止海水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加强近岸海域保护与治理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全域畜禽养殖产业发展规模。加强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禁止使用剧毒农药、高残留农药,引导农民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
  
  加强生态保护。加强大中型水库上游生态建设,完成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转角楼水库、朱隈水库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环境风险源的搬迁、关闭工作。加大生态移民力度,建立和完善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流域治理,基本实现河流流域生态化。加强岸线修复力度,综合治理海岛环境。加强青堆湾、十八点和明珠湖湿地环境保护。统筹做好矿山综合整治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充分利用林水资源全面系统建设一批涉及林水方面的安全、环境、景观、文化和经济工程。实施绿化造林,切实做好森林资源管护和野生动物特别是黑脸琵鹭保护监测工作。稳步增加海洋、森林、绿地、水系等生态资源总量,全力打造庄河绿色生态屏障。

三、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产业

  加强资源节约利用。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矿产等资源,加强全过程管理,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强度。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产品,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城市节水,推进企业节水改造,严控地下水开采和高耗水人造水景工程,建设节水型社会。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原则,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控、市场调节、标准控制和考核监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适度提高城镇和交通水利用地比例,降低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确保生态功能区面积只增不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托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积极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能源装备、冷链物流、木材物流、健康养生产业、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比重。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夯实绿色农业发展基础。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限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技术创新,鼓励支持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利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快重点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改造,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大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力度,积极推动清洁发展机制,发展生态环保市场,建立节能量、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以及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完善废气、污水等污染物排放指标的市场化交易机制,逐步实现生态资源资本化。建设热电、固体废弃物处理和污水处理一体化循环综合体,推动工业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排放型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逐步建立村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的长效机制。加快政府购买服务,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倡导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绿色、健康文明的价值观念体系、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减量化使用、再利用与再资源化。

四、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积极开展大连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选择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的地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模式。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以主体功能区区划为依托,划定生态红线,建立生态红线保护联动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重点完善水源生态重点区域、公益林地补偿机制。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资源环境准入制度和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工业企业能效对标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考核评价范畴,切实提高生态指标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中的比重。逐步建立覆盖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在内的全社会能耗统计制度。

第六章  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生态文明、传承文化,提升城镇化质量和内涵。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一、完善城镇体系布局

  按照统筹发展的思路,通过主城区和中心镇建设带动城镇组团建设,不断增强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到2020年,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以大郑、青堆、步云山、黑岛、仙人洞、长岭六个中心乡镇为节点,以其他乡镇为支撑的三级城镇体系。

图11  庄河城镇体系规划图
  (一)主城区
 
  以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为中心目标,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努力把城市建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加快大郑、徐岭、兰店、石城、王家等乡镇与主城区同城化发展。城南区,依托明珠湖,建设商务、会展、休闲和居住区。依托将军湖,建设商业、文化、教育和休闲区。依托金港湾,打造集旅游观光、赶海体验、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庄河渔港特色风情区。实施庄河、热水河、鲍码河城区段治理改造,打造生态休闲走廊;城东区,依托生态康养休闲示范区,重点发展健康养生产业。依托中央商务区,发展高端商务、会务、文化等产业;城西区,培育和发展国内集装箱支线、国内外客滚运输、保税仓储、港口物流和临港装备等产业。依托大学城,发展科研、教育、文化、体育等产业;城北区,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城北物流集聚区,发展消费型物流业;老城区,完善服务设施,提升黄海大街商业区功能,提高商贸餐饮娱乐业档次。整合石城、王家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开发,重点发展海岛旅游、休闲渔业和海上运动休闲等产业,逐步提升海岛乡镇建设水平。到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