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广西)凌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凌云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440 发布时间:2016-09-05 09:58:37
摘要:凌云县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凌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凌云县人民政府 2016 年2月 根据《中共凌云县委员会关于制定凌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上级规划指导下,制定《凌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
 
第二节 积极发展健康养生服务业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和健康养生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狠抓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及综合配套体系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形成生态型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使我县城市面貌更美、生态环境更优、人居环境更佳、健康养生环境更好。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县医院托管“一院多站”式改革,推进县、乡、村社区协同发展,有序扩大和有效配置优质医疗资源,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均衡发展。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积极发展特色中医、康复医院、老年护理院、疗养机构等,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积极培育健康养老市场。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把握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商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办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积极培育和引进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壮大健康养老市场主体。积极发展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和社会化养老服务,开发特色保健食品、药品,大力培育发展银发保健长寿产业。重点发展养老服务、健康管理、康体养生等服务领域,拓展和培育心理咨询、特需服务、老年护理等多种新兴业态,构建完整的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链条,全面提升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水平。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充分利用凌云生态环境、长寿文化、瑶医壮药的特殊优势,以水源洞异地养生基地、凌云健康养老院为基础,规划建设1-2个健康养老服务主题示范园,依托凌云医疗、文化、生态资源,建设集养生保健、康复治疗、学习娱乐、休闲养身、餐饮药膳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健康服务功能区,打造健康养老服务品牌,吸引国内外有健康养老需求的人群集聚,示范带动健康养老产业加快发展。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积极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加强社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和医务人员配置,将医疗保障与养老保险相结合,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疗养、健康教育和咨询、医疗保健等服务的能力,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鼓励发展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人照料服务,逐步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健康延伸服务。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建立物流集聚区。充分发挥凌云的独特区位优势,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业发展,逐步形成以大型综合性物流基地为核心,专业物流中心为支撑,城乡物流配送为配套,物流公共信息网络为平台的物流服务体系框架。以凌云综合物流园项目建设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茶叶、建材、木材、农产品、生活用品等专业市场,逐步形成辐射周边的物流集散地。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着力培育物流市场主体。支持一批企业加快推进物流企业改造重组,大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物流资本和物流企业入驻,引导企业发展生产性物流、电商物流、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鼓励物流企业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提升传统物流企业在运输、仓储、装卸等物流服务上的专业化程度,积极拓展物流延伸服务和增值服务领域。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节 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依托现有基础,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主线,鼓励多元投资,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新型商贸业态发展。科学制定城乡商业网点规划,以提升流通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为抓手,逐步形成城镇一体,商业网点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商贸流通体系。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围绕 “一区两片”(老城区及城南新区、城北新区)的建设和改造,合理规划建设集购物、饮食、休闲、游乐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加快地方土特产品、特色饮食、茶文化等特色街区建设。大力实施“城乡市场工程”,合理布局乡镇百货、农资等服务网点,不断完善城乡商贸网络。大力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推动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转型。以商务中心、购物娱乐广场、综合超市为招商重点,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积极发展连锁、加盟、代理、配送业务等新型商贸业态,引导企业和个人开展网上购销,开辟商品网上交易新渠道,不断提升电商服务水平。培育发展外贸出口业务,积极扩大工业外贸产品出口量,拓展特色农产品、民间工艺品出口贸易。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五节 推动发展文化体育等服务业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充分保护和发展好以古凌云宋朝文化、土司文化、佛教文化以及茶文化、瑶族民间文化品牌,努力将瑶族“空中楼阁”三层式吊脚楼、原始的生产生活工具、朴实美丽的民族服饰、独特的恋爱婚姻习俗、一年一度的朝里歌圩集、牛王节、民间壮剧、那巴古乐队、壮族72巫调、蓝靛节等民族文化的精华与旅游互动发展,不断丰富旅游业的发展内涵,增添旅游的文化魅力。扶持培育一批文化龙头企业,深度挖掘古凌云文化内涵,整合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中心、演艺中心等文化平台资源,发展创作设计、数字媒体等新兴文化创意业态,集中力量创作生产一批具有古凌云文化特色的文化精品佳作,促进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全面提升“文化凌云”软实力。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发展民族体育。充分利用体育场地、大众广场、健身设备等公共体育设施,大力开展各种民族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活动,增强群众体质,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开展运动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等服务,引导体育健身消费,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不断扩大,推动体育产业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专栏服务业重点工程
古城 4A级景区建设工程、水源洞国家4A级景区建设工程、浪伏小镇提升工程、环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工程、骑行绿道建设项目、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区项目、县集镇农贸市场、综合物流园建设项目、县商贸物流配送中心等。
 
第六章 攻坚克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按照中央、自治区扶贫攻坚战略部署,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凌云工作重点和中心任务,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强力推进。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要求,以“八个一批”为主要路径,以精准扶贫“十大行动”和“十个到村到户”为主要措施,以加快提高贫困村群众收入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着力在精准扶贫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下功夫,力求“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确保到2018年全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大力实施精准脱贫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创新扶贫工作方式,落实精准脱贫措施,做到扶持对象精准,扶贫思路精准,扶贫措施精准,因村施策、因户施法,落实“八个一批”,精准扶持,精确发力,铲除穷根。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产业扶持精准脱贫一批。对有发展条件的贫困村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根据贫困村各自的资源优势、自然条件,以及不同贫困村、不同贫困户、不同致贫原因,逐村逐户量身定做产业发展计划,能种则种,能养则养,能工则工,能商则商。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支持的力度,将旅游、茶叶、桑蚕、油茶、碳酸钙等五大产业发展作为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支撑。围绕解决市场、技术两大瓶颈,着力做好电商扶贫和致富带头人培训等工作,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市场,通过产业项目示范、入股分红和股份合作经营等产业扶贫发展方式,做到产业扶持到村到户,系统地推进精准产业扶贫,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快速增收、稳定增收、持续增收,力争三年内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2.88万人,其中0.9万人通过发展茶叶脱贫,1.5万人通过种桑养蚕年人均增收1600元,1.48万人通过种植油茶年人均增收2450元。对吸纳贫困户参与经营、带动增收效果好的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在预算安排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扶贫移民搬迁精准脱贫一批。对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特别是石漠化严重地区,生态区位重要,生存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户与户之间居住分散、联系不便、水电路基础设施落后,项目实施难,贫困农民收入不稳定,因灾返贫现象严重,“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10户以下的自然贫困村屯,贫困农户,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搬迁到县城城南、城北片区,乡(镇)集镇所在地,产业园区,中心村等集中安置。对经过精准识别需要整村整屯搬迁的实施整体搬迁;对有劳动技能、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引导到县城和集镇务工安置;对经济条件较差,但有意愿到集镇发展第三产业的,引导到集镇统一安置,但要保证每个贫困户都拥有一定门面等经营性资产作为审批安置与规划的前置条件;对故土难离、自身条件差、打算在农村长期生存发展的,统一到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中心村集中安置;通过全面调查评估确认属于特殊贫困群体(包括五保户、智障和残疾人员)的由政府统筹解决基本住房和生活保障问题,鼓励移民群众就近发展加工、运输、建筑、餐饮、商贸等二三产业,提高移民生产收入,确保移民能够“搬得出、住得下、有出路、可发展、能致富”。到2020年,全面完成32803人的搬迁任务,其中扶贫搬迁29716人,生态搬迁3087人。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发展乡村旅游精准脱贫一批。对处于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贫困村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景区景点配套设施,优化观光环境。重点对浩坤湖湿地公园周边、下甲至县城旅游休闲长廊、浪伏小镇周边,以及适宜开发特色旅游、农家乐等村、屯,通过旅游政策、资金、项目扶持1.2万人通过发展旅游业脱贫。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智力扶贫精准脱贫一批。本着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理念,着力抓好群众素质提升和思想观念更新,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生活条件。加快普及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建设综合高中或特色高中。免除贫困家庭高中生学杂费,实现12年免费教育。通过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被录取的全日制本科农村贫困户学生,每人一次性发补助。落实职业教育免学杂费政策,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都能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让每个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掌握工作和生活的本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保障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辍学。加强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组织科技人员深入贫困村屯,向农民传授茶叶、桑蚕、烤烟、山油茶种植,以及养牛、养羊、养猪、养鸡等技术,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县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扶贫培训基地,抓好电子、机电维修、服装加工、烹调、家政服务等各种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适应能力,为贫困农民外出务工和寻求就业门路创造条件,力争2016年、2017年两年时间进行实用技术培训9000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200人,通过教育扶智脱贫一批。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生态补偿精准脱贫一批。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把保护生态与精准脱贫相结合。对生存条件差但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复的贫困地区,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积极探索一条生态脱贫新路子。在贫困地区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坡耕地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给予项目和资金倾斜,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引导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加快推广林果、林菌、林药、林菜、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经济,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让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扶持转移就业精准脱贫一批。对有劳动能力但受制于当地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加大就业帮扶力度,通过就地转移就业或外出务工实现稳定脱贫。加快城镇化发展,扩张城镇框架,使城乡结合部的村组直接被纳入城镇的发展规划,直接推动贫困人口进城居住。加快城镇三产服务业的发展,为进城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一部分农村贫困劳动力进城,并拉动其家人也逐步进城。建立完善职业培训,对农村贫困劳动力进行免费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为农村贫困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打好基础,加快实现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移转变、由单纯的务工挣钱向增收与创业并举转变。加强驻外劳务服务站和基地建设,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输出有组织、求职有服务、就业有技能、创业有平台、权益有保障,使农村劳动力从盲目分散型向有组织转移。积极引导农村贫困劳动力有序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医疗救助精准脱贫一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百色市的医疗救助政策,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通过帮助解决医疗费用、发展生产和外出务工实现脱贫。逐步提高贫困人口的医保补助、门诊和住院治疗费用报销标准。对贫困人口大病实行分类救治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兜底保障精准脱贫一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百色市的兜底保障政策,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贫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并逐年扩大社会保障范围,适当提高补助、救助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加快农村养老院建设,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抚(扶)养人的特困人员逐步实行集中供养,提高供养和服务水平。鼓励、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开展慈善救助。力争三年内通过政策兜底和医疗救助脱贫0.9万人,让最贫困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凡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贫困人员100%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逐年提高低保补助标准,从2016年1月份起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35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16元。
专栏7 实施十大脱贫攻坚行动
扶贫产业富民行动:因地制宜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能种则种,能养则养,能工则工,能商则商,实现困难群众快速持续增收。
扶贫移民搬迁行动:实施扶贫移民搬迁计划,到2020年完成搬迁32803人的搬迁任务。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加强交通、水利、电力、危房改造、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脱贫硬环境。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旅游扶贫行动:充分利用凌云资源优势,实施旅游富民行动。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电商扶贫行动:依托阿里巴巴·百色产业带和淘宝网“特色中国·百色馆”(简称“一带一馆”)、京东商城、一号店和微店百色特产馆,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电子商务。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农民工培训创业行动:大力开展“星火计划”、“雨露计划”培训,力争到2020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883人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7540人次。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贫困户产权收益行动: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流转平台,实现产权收益脱贫。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科教文化卫生扶贫行动:加大科教文卫投入力度,确保贫困家庭的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项实用技术。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金融扶贫行动:加快信用信息采集工作,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信贷向贫困村屯倾斜;加快农村金融设施建设,实现普惠金融。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社会扶贫和社会关爱行动:建立健全社会扶贫与社会关爱机制,凝心聚力推进社会扶贫和关爱。
 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加强贫困村屯基础设施建设
把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解决制约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瓶颈的重要举措。按照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要求,重点开展贫困村村级道路畅通、人畜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危房改造、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普及等“五大”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突出抓好村屯道路硬化、排灌渠道更新改造、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2020年,20户以上自然屯100%以上通屯级硬化道路;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178处,分散式供水工程158处,家庭水柜3156座,解决6万农村人口和1.41万农村学校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力争实现99%的自然屯通电,99%以上的贫困农户用上电,90%以上自然屯供电台区得到改造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100%乡镇建立信息服务站和信息数据库,100%行政村通宽带,85%以上贫困农户通电话;改造贫困户危房5400户。加强对贫困村屯环境治理,以沼气为纽带,推进改水、改厨、改厕、改灶、改栏等清洁生态家园建设,提高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十三五”期末,贫困乡村沼气池普及率达70%以上。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加强脱贫攻坚战的组织领导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全面谋划推动扶贫攻坚,全力服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局。层层签订军令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由交通局负责,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由水利部门负责,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由电业、林业部门负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由电信、广电局负责,改造贫困户危房由住建部门负责。把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敢担当的干部选配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精准扶贫主战场,强化任期扶贫责任,不脱贫不换岗。加强对脱贫攻坚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扶贫开发政策,宣传决战贫困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着力营造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奋发作为的精准扶贫氛围。加大财政扶贫投入,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扶贫贷款资金,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拓宽资金渠道,广泛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强大的攻坚合力。
专栏8 脱贫攻坚重点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乡村路网道路建设项目、农村客运网络建设项目、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产业扶贫:实施油茶低改、新种油茶10万亩、新种桑园2万亩,新建丝绸生产企业,增建12组丝生产线、实施水稻高产示范项目10000亩,种植水果1000亩,种植田七1000亩、镇洪新区运动休闲广场和旅游综合服务区及配套工程、夜色凌云景观项目、建设景区主题观光酒店,民族风情街,茶文化长廊等、湿地公园周边荒坡、荒地和可视山体绿化、周边村庄风貌改造等、智慧旅游和电商旅游平台等建设、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项目、开发中草药或水果40000亩项目等。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民生改善:改建三级公路、新建农村公路、改善乡镇小型农田及耕地用水配套、解决人饮安全等项目。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公共服务。包括民族地区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职业教育院校项目、学前教育项目、村村通等广电项目、公安业务技术用房项目。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能力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生态环境: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涵养保护区建设项目、保护与建设项目、文明示范工程、环境保护项目。
 
第七章 强化支撑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改善发展硬环境,是我县“十三五”的重要任务。要加快构建联接外部,覆盖全县的现代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水利体系、能源和城镇公共设施。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重点是加快推进连接百色,通江达海的高速公路、铁路建设,加快县城到各乡镇、乡镇互通、乡镇到村、到屯的全县公路网络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百色经凌云到乐业的高速公路建设、百色经凌云到贵州黄桶的铁路建设,加快凌云县城到周边县的等级公路建设,重点推进凌云至凤山、凌云至田林、凌云至巴马二级公路建设。加快县城到各乡镇的等级公路建设,重点推进沙里经逻楼至加尤、加尤(百陇)至玉洪(四合头)三级公路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和通畅水平,加快建设全县半小时经济圈。加快村际联网公路、通50户以上自然屯公路和联接生态移民、库区、电站道路建设,完善村屯公路网络,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和畅通能力。加快县内公路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是建设县城客运中心、乡镇客运站和便民候车亭。建成“四纵一横一环”的骨干公路网络,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国、省、县、乡道等县内干线公路布局合理,交通便利、快速舒适的干线公路网,连接乡镇、幅射全县的农村公路网,与县外交往畅通的边际公路网,道路交通运输市场规范,功能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加快旅游公路建设,提高旅游公路等级。加快建设“一核、两带、三中心”等重点景区高等级公路和乡村休闲旅游点水泥或柏油路,并尽可能地做到旅游景区公路互联互通。     
 
第二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水利建设步伐,尽快构建城乡供水安全、防洪减灾、农田水利与高效节水灌溉、水资源配置、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与现代水利管理等七大水利体系。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加快推进城乡和农村饮水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城乡村供水能力。实施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建设那追、各漏两座新建水库水源工程。加快那位、八里、平兰、夜屯等10座水库水源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新建那位水库水源工程,加快各漏、林河等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建立健全防洪减灾体系。加快逻楼经沙里至彩架防洪排涝一期工程、加尤镇区河道防洪整治、朝里政府驻地河段治理、逻楼镇布林村排涝等项目建设,提高综合防御能力。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大小型农田重点县项目工程建设力度,实施灌溉上坡工程,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新技术,力争全县80%以上的耕地能得到有效灌溉,节水灌溉面积达到9万亩以上。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加强石漠化地区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对加西、板里等小流域进行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努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加快水利改革,加大水利能力建设,提升水利行业管理水平。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提高能源保障能力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积极推进华润风力发电、凌云50MW生物质气化发电工程,不断提高全县电网供电能力;扩建县城变电站,提高输送电能力,切实解决全县枯水期用电问题。实施“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加强县和各乡镇液化气站建设,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继续实施农村生态能源工程,加大农村沼气池建设,大力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减少农村生活用能对薪炭柴的砍伐和消耗。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节 提高信息化水平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全县城乡宽带网络设施建设,依托政府信息网、广播电视网、移动网、联通网、电信网、金融网和邮政、农业、教育、卫生等信息网络,整合资源,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凌云信息中心,打造数字凌云,加快推进凌云信息化步伐;加快建设以凌云白毫茶为品牌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引进知名电商企业和电商人才,推动电子商务在工业、农业、商贸流通业和休闲旅游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凌云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农村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和交易平台建设,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流转和农业的开发;加快建设农业水肥与病虫害防控于一体的智能化系统,努力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打造高山特色精品生态高效现代农业。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索的信息网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进一步完善远程教育网、农村金融服务网,重大疾病防控与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城镇社区和村委会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知识的普及和应用,推进社会服务和农业农村服务的信息化,努力提高凌云县的信息化水平。
专栏9 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过境高速公路、过境铁路项目、连接外县的二级公路项目、三级公路项目、村际联网道路、屯联网道路工程、客运站和便民候车亭、旅游公路建设工程等。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能源建设工程:“县县通”天然气管道工程;澄碧河、布柳河流域梯级电站开发、风力发电场、凌云50MW生物质气化发电工程、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工程等;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水利建设工程:全县抗旱水源工程、水利五小工程、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石漠化治理建设工程等。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乡镇所在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有道路改造与新建、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新区道路、供排水、电力、通信、能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用服务和公园、广场、小区等园林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通屯公路、屯级道路硬化、旧(危)房改造、电网改造、宽带网络、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医疗卫生、道路绿化等建设。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信息化建设工程:覆盖全县的宽带网络建设工程、凌云县信息化中心、农业智能化信息网、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资产交易平台、农产品质量追索信息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工程。
 
第八章 统筹协调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按照统筹兼顾、循序渐进、集约发展的原则,合理布局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优化城乡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形成一个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宜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谐美丽的格局,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0%。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推进新型城镇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进新型城镇建设。以争创“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为目标,按照“科学合理、特色突出、个性鲜明、功能完善”的要求,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规划先行,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权威性。优化城镇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一中心两重点四特色”的城镇发展空间格局。“一中心”即:加强泗城镇和下甲镇提升改造,形成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核心区。“两重点”即:重点打造逻楼、伶站两个乡镇。“四特色”即:推动加尤、沙里、玉洪、朝里形成四个各具特色的新城乡,促进产业、人口、公共服务等向城镇集中,逐步形成大集居、小聚集的城乡空间布局,全力打造民族风情鲜明、文化底蕴浓厚、人居环境优美的宜居城镇。K5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县城建设。加强泗城镇和下甲镇一体化提升改造,形成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核心区,建成"山上水乡、古府凌云、宜居天堂、养生胜地"的美丽新城。加强泗城老城区改造提升,进一步显山露水,重现千年老城山环水绕、清水城中流的风采。以二级公路延长线为主要发展轴重点向南北两个方向发展,向西北侧发展以商业居住、茶山景区功能为主的北部新城区,向西发展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城西片区,向南发展以文化、体育、居住为主的镇洪片区以及镇洪至下甲镇政府驻地道路沿线地带为一类工业用地、仓储和居住用地,完善“两洞四河群山”发展格局。拓展凌城发展空间,将下甲镇政府驻地发展成为凌云县城的新城区,将茶山景区片区纳入县城范围建设。加大泗城镇新区建设,作为贫困搬迁移民安置的重点,实现就地城镇化。科学编制规划,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按照集约紧凑、产城融合、集聚人口的要求,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建设,打造成为凌云新的增长区域。县城城区提升改造,更加突出山水风光、生态功能和宜居宜商宜游的绿色和谐景观,凸显壮瑶民族特色,构建民族特色明显、民族风情浓郁的特色新城。按照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并重的要求,健全旧城改造机制,优化提升旧城功能。加快老城区改造提升,深入实施危旧房改造规划,加快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独立工矿区改造,积极实施城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把城镇棚户区改造成为建筑质量优良、功能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打造成集观光旅游、茶山文化、健身、娱乐于一体,具有民族特色的山水园林、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的历史文化名城。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