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山东省)汶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汶上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755 发布时间:2016-08-26 08:33:04
摘要:汶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全县必须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9:现代能源重点项目(9项)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煤矿塌陷地光伏电站项目、利用阳城电厂余热集中供热项目、中银电化公司自备热电联产项目、汶上县天然气利用建设项目、炫踪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旭茂新能源光伏电站项目、汶上县城区集中供热建设项目、汶上县污水源热泵建设项目、宏盛充电站项目。
 
第六章  创新驱动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大力培育创新主体

全面落实国家鼓励企业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技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完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重点产业技术创新示范联盟,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深度合作,探索和建设产学研融合的实体化、股份制新型创新主体。坚持以创业促创新,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小微企业“小升高”助推计划,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更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探索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新机制。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根据战略需求和新兴产业发展特点,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载体,逐步推进创新载体开放共享、互联互通和高效利用,鼓励华力机电发电机组检测中心、爱丝制衣服装检验检品中心、新风光电子变频调速器研发中心等创建国家级公共检测检验服务平台。实施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创建、创新研发平台提升、产业化平台增量、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推广计划,到2020年,力争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立研发机构。以建设公共研发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为重点,组建和整合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创新平台尽快取得突破性成果。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建立县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有效开放的机制。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整合形成产业创新中心、新型孵化器。积极发展众创空间,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强化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让科技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合理回报,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加快发展风险投资、技术转让、管理和战略咨询等科技服务组织,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科技人员受益比例。研究进一步激励科研人员创新的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实施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放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限制,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强化人才智力支撑

创新培养、吸引和利用人才机制,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强化创造性思维培养,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吸引制度,建立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引进机制,大力引进技能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强化科教人才支撑,深入实施科技强县、人才兴县战略,加强基层人才体系建设,注重发挥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创新作用。建立企业家培训长效机制,积极开展“企业管理人才进名校”活动,培养一批招商引资、企业管理、旅游营销高端人才,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发挥政府人才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大对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资助力度,构建服务人才发展全过程的政策体系,营造保障创业活动的学术环境、融资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不断拓展人才发展空间。到“十三五”末,全县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0000人,高技能人才达到5000人。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从改革创新、完善政策、组织保障、基础建设等方面强化支撑,逐步形成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实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大力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科学教育与培训工程以及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规划建设汶上县科技馆,实现科普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捐赠、资助。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宣传,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相关平台编发公众科普简讯,不断提高传媒科普传播能力,扩大公共科普服务的覆盖面。积极发展汶上特色科普文化产业。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七章  文化繁荣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均衡全面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现代文化产业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文化强县”建设目标。 
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积极推动公共文化资源整合,统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优化设施网点布局,完善设施网络体系。按照规模适当、经济适用的原则,坚持阵地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实体服务与数字服务相结合,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多元参与、共建共享、保障充分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5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功能更加完善。充分发挥县文化艺术中心的龙头作用,提升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工人文化宫管理运行水平,县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镇、村历史文化展室、乡村儒学讲堂、文化广场和百姓大舞台实现全覆盖。实施文化惠民政策,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和“中国梦”精神内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持续深入开展“幸福文化进乡村”、“千场演出惠民生”、“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全民阅读、文化艺术志愿服务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办好每年一度的太子灵踪文化节。推广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实现公共文化信息安全高效传播。实施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完成电视无线发射模数转换,为广大群众免费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实施应急广播工程,建设县广播管控发布平台,完善应急广播覆盖网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率。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阐发汶上县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继续深化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工程、“四德”工程和“儒学原乡、文化圣地”主题创建活动,充分利用 “尼山书院”、“县历史文化展馆”、“孔子宰中都研究会”、“乡村儒学讲堂”,大力传承弘扬儒家文化、佛教文化、运河文化、东夷文化、民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打造“上善汶上”道德品牌,形成崇文尚礼、谦和包容、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以宝相寺、孔子仁政园为支撑,加快宝相宫、文庙、思圣堂、圣泽书院等文化项目建设,深度挖掘儒家治国理念,打响“千年佛都”文化品牌。抓住大运河申遗成功的契机,加快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打造南旺运河古镇。加强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加快军屯乡梅山村、刘楼镇小坝口村、寅寺镇前李村、次丘镇朱庄村等传统文化村落保护项目建设,扩大东夷文化、民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鼓舞人民前进、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体现时代文化成就的文艺精品。实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计划,做好各类文艺人才培训工作。扶持发展汶上地方戏曲,打响山东梆子发源地品牌,承办好每两年一届的山东省戏曲红梅大赛决赛。加强山东梆子戏曲传承保护,着力推进以汶上农村改革和重要历史人物事件为背景的山东梆子戏曲精品创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联动协作基地。加快实施鲁文化经典研究和大众推广等系列工程,探索文化引领、融合、催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构建现代文化产业文化市场体系

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构建“三区一带、一苑、一城、六大文化产业”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投资文化产业,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信息、制造融合发展。创新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方式,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龙头驱动、产业带动、园区联动、重点项目推动四大战略,继续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壮大婚庆业、教育培训业、演艺业、会展业及影视业。推进文化综合执法改革,支持各种形式的小微文化企业加快发展,增强文化市场活力。力争到2020年,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
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八章  社会民生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社会民生资金投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统筹发展各类教育。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普及普惠性学前教育。全面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教育配套设施,改进教师聘任、流动机制,切实解决城镇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革高中招生录取方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多样化、个性化。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拓宽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一批先进的实训基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重视和加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教育,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实行校长教师异校交流轮岗,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到2020年,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建成学习型城市。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鼓励创业促进就业

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小微企业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打造行政村就业服务站、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县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三级服务网络,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互动机制。扶持发展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劳务派遣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通过就业指导、信息咨询、就业援助等方式帮扶困难群体,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强化择业观念教育,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就业,推动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环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发展卫生计生事业

推进健康汶上建设,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和“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重点做好农村地区基本药物配送工作,确保群众基本用药。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合理就医秩序。大力鼓励扶持发展精神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使重度精神残疾人能够普遍得到托养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到2020年,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5.2张,每千人口医生数达到2.2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均等化的全民健身要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推进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围绕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全社会开放,提高各类体育设施的综合利用率。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建设体育设施,开发体育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继续实施“千村扶贫健身工程”,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档升级,进一步改善广大群众的健身条件和环境。全面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推广“运动处方”,促进康体结合,鼓励交互融通,大力拓展新业态。积极构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发展以足球、篮球、排球等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集体项目。大力发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等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增强全民素质。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大力实施精准扶贫

全面凝聚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强大力量,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切实做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深化驻村联户扶贫,切实发挥40个省定贫困村“第一书记”的指导带动作用,建立健全“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实现全县干部联系帮扶点全覆盖。实施分类扶贫工程,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教育帮扶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强化智力扶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能创业、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2017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强化政府责任,提高保障水平和层次,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均衡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运行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为困难群体接续养老、医疗保险提供保障,逐步实现社会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转变。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引导扶持社会化养老机构发展,新建15个以上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0个以上农村互助养老院。进一步提升乡镇敬老院服务水平,全部达到省一级管理标准。到2020年全县各类养老床位达到5800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42张,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规范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标准。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8项制度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以核对机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3项措施为保障的“8+1+3”社会救助体系,编密织牢覆盖城乡、救急解难、托底有力、持续发展的基本民生安全网,全县城乡低保标准比达到1.5:1以内。贯彻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加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棚户区、城中村和农村危房改造,着力解决城镇基本住房问题和农村住房安全问题。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七、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法治汶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履行政府职能,加快推进依法决策和执法,建设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完善重大安保维稳指挥部机制,加强天网工程的维护管理与深度应用,健全覆盖城乡、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管理体系,建设平安汶上。建立社会稳定信息预警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把信访纳入法制化轨道,构建“大信访”、“大调解”工作格局。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规范传播秩序,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大幅提高城乡管理水平,建立多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实行定岗、定位、定区域的网格化管理,推动管理重心向乡镇、社区延伸,实现管理信息化、精细化。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应急管理,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深入开展交通安全整治,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坚持灾前预防与应急处置并重,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做好军民融合、档案、史志、统计、地震、气象、消防、人防等工作。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10:社会民生重点项目(31项)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汶上县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建设项目、汶上县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建设项目、汶上县第二实验小学、汶上县阳光国际学校、汶上县中医院搬迁扩建工程、汶上县中医院医养结合区、汶上县康复医院精神疾病康复托养中心项目、汶上县怡馨苑老年公寓医养结合项目、汶上县怡心养老院、军屯乡温馨苑老年公寓、郭楼镇老年公寓、汶上中都医院项目、第二人民医院医养结合项目、汶上义桥煤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阳城煤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汶上县烈士陵园改扩建工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汶上县殡仪馆改扩建、农村民居抗震工程、供电局南片区改造、小楼片区改造、坝口片区改造、三周一闸片区改造、辛店社区(二期)、郭楼镇中心社区(棚户区改造)、南站镇鹿鸣山庄社区、安居佳苑、汶上县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城区景观绿化工程、泉河水厂及城区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梅山村传统村落改造。
 
第九章  生态文明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优县”战略,保护利用生态,促进生态和工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同步发展,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切实加强生态建设

坚持生态综合治理,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倡导符合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汶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强化河道“绿线”控制,加强排污管理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安全。实施大汶河生态湿地、莲花湖湿地、泉河湿地、小汶河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推进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和生态林区项目建设,改善水系生态环境,维护水系生态安全,创建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持续推进重点流域防洪治理工程,沿岸采取堤路结合、岸滩生态改造方式,实施清淤、拓宽等泄洪通道整治工程,加强重点平原涝洼地治理。完善“治用保”水污染防控体系,严厉打击企业污水直排、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监测,加快雨污分流设施改造,提升城镇绿地汇聚雨水、蓄洪排涝、净化生态等功能,创建国家海绵城市。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推进绿色汶上建设

重点建设山体绿化、公园绿地、风景廊道、绿化隔离带等项目,切实增加县域绿地面积。大力实施城市绿荫行动,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城镇林荫道、林荫广场、林荫小区,全面推进沿河环湖绿化,加快交通主干道绿化提档升级,构筑“点、线、面”结合的空间立体绿化系统,大幅提高林木覆盖率,全面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十三五”期间,城区绿化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全面实施乡村绿化,规划环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等多层次绿化,提高村庄绿化规模和档次。精心打造沿河绿道、交通干线绿道等绿道网,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郊野型绿道和美丽乡村绿道,拓展城市生态休闲空间,打造绿色汶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加快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生活垃圾等废旧物品资源化利用,提高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废渣综合利用水平。实行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坚持项目审批与环境容量挂钩,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培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积极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单位、示范基地,逐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重点支持特色主导产业实施存量循环化改造、增量循环化构建,鼓励企业加快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加强企业间废物、废水、废热交换。积极培植联想化工区、白石石材园区等循环经济园区项目建设,突出园区产业功能定位,大力支持科技型、环保型和集约化、深加工、高附加值项目发展。深入挖掘石材资源优势,拉长石材产业链条,加快企业整合,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到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74%以上。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整治大气污染,强化工业烟粉尘、建筑市场扬尘、汽车尾气治理,确保蓝天白云天数明显增加。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大力推进煤炭绿色化利用,减少原煤直接使用比重。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鼓励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工业生产、生活领域规模化应用。加快推进“退城进园”企业搬迁,强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鼓励支持使用高效节能装备设备。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生态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全力抓好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乡供热、污水处理、垃圾中转等基础设施,积极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实施大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及乡镇驻地、社区生活污水处理站工程建设,积极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十章  支撑保障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化要素资源和项目支撑,配套完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规划实施,确保“十三五”时期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优化发展环境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简政放权,形成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创新的政策环境,实行支持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科技研发。强化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科技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对社会公益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攻关的投入。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创新人才及创新团队的培育和引进。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落实民营经济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创新政府对民营经济的管理体制。支持民营企业合规经营、持续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导民营企业采用现代管理模式和理念,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增强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开展盘活企业低效用地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全面深化改革

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聚合发展要素,破解瓶颈制约,全面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利用“大数据”改进政府服务方式,建立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和便民网络服务平台,形成政务信息互换共享、业务协同办理和网上公开服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各类审批事项,落实“三证合一”、“一证一号”制度,打造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健全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有机衔接的全口径预算体系。依法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狠抓增收节支,建立综合治税平台,规范债务管理,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三是深化所有制结构改革。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放宽市场准入,增强发展活力,努力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互促互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四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逐步提高国有资本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健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体系,推进国有企业经营决策规范、资产保值增值。五是深化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征地补偿机制,推动农村建设用地集中集约利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各类资源性、经营性资产进行确权、登记和颁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和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六是全面深化其他领域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各种行业协会去行政化。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构建开放竞争、普惠可及、风险可控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积极推进科技、文化体制、户籍制度等领域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释放市场发展活力。7c0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扩大开放合作

进一步更新开放理念、优化开放布局、创新开放路径、完善开放体制,构建优进优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积极融入省市发展战略。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特色,深入研究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梯次结构,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环境,增强引资和配套能力,全力招引龙头型、基地型产业项目。继续扩大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开放合作,积极引进旅游休闲、商贸物流、育幼养老、会计审计等服务业态,加快引进高端制造、工业自动化、清洁能源、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立项目落地评审机制,更加注重就业、税收和节能环保,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与省内发达地区、经济开发区、大型企业开展精准高效的对接合作,以“一区多园”形式,建设一批科技产业园、信息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园等专业园区。鼓励新风光电子、华尚电气、精良海纬等科技型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大民企进行战略合作。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注重招才引技,加大高素质人才、技术创新和现代管理经验引进力度。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