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青海省)湟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湟中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795 发布时间:2016-06-20 08:10:49
摘要:湟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年3月11日湟中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湟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促进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健 全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长效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困难群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企业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建 立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津补贴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通过鼓励投资兴业、创办市场主体、健全住房制度、拓宽理财 渠道等方式,增加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五节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建立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实现基本制度逐步定型、基本保障更加可靠、管理服务高效便捷。

一、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到2020年,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形成,建立基本养老金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筹资及分担机制,推进支 付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三位 一体功能,健全失业保险待遇申领发放制度和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实现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 完善城镇职工生育保险政策,将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推进生育项目按病种定额付费。

二、加大住房建设保障力度

到2020年, 基本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城镇住房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采取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推进以城市棚户区为主、公 共租赁住房为辅的城镇保障性住房体系,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所有城镇棚户区、老旧住宅区、现有城中村改造,不断满足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 创新住房保障方式,实行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打通保障房与商品房之间的通道。引导和规范社会机构参与保障性住房建房运营。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现 与住房建设同步实施、同步交付使用。完善规范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提升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化水平。

三、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健 全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助、五保供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以临时救助为补充,覆盖全面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各种救助标准的正常增长机制。加快优 抚安置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城乡抚恤优待补助标准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优抚对象生活水平。加快推进慈善事业发展,初步形成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基层社会捐赠服务 体系。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加强流浪精神病人、智障人员、危重病人救助管理。

四、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基本权益

切 实保障妇女儿童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重点解决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教育问题,办好寄宿制学校,配齐配好生活、心理教师和必要的管理人员,确保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加大儿童营养水平监测。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儿童福利机构,基本形成孤儿、病残儿童养治教康服务体系。拓宽妇女 创业就业渠道,积极开发适合妇女的就业岗位,加大对就业困难妇女的就业援助力度和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扶持力度。统筹城乡老龄事业发展,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 的各项制度,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机构,加快无障碍建设和改 造,推进公共设施设备和信息交流无障碍。增加对特殊困难残疾人的生活补贴,加强残疾人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4  社会保障工程
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项目:全县持卡人基础信息库建设,持卡人数覆盖90%以上人口,实现社会保障卡终端服务基本全覆盖。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保障性住房项目: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城市棚户区,公共租赁住房。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建设社会救助服务平台、残疾儿童保障服务工程等。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建设残疾人就业、托养、康复服务设施,加快公共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站建设工程:建设乡镇就业和社保服务设施,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站(窗口)。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社会事务设施建设: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未成年人保护工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第六节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面推进健康湟中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和健康水平持续提升需求。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坚 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科学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加强药物供应保障,扩大基本药物实施范围。坚持公益属性,深入 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巩固基层综合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建立县乡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 果。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分级诊疗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引导患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优化转诊,探索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促进群众就医趋向合理, 县级及以下医院首诊率达到90%。建立相互制约、多方参与的医疗质量、医疗服务等卫生综合监管制度,不断提升监管水平。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二、加强公共卫生和计生服务体系建设

完 善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职业病防治,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精神卫生、 卫生监督等机构设施条件,提升公共卫生和计生服务水平。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人民 健康素养。

三、加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加 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改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护和发展民族医药,加强基层中藏医药适宜技术推 广能力建设。推行执业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实施农村定单定向免费培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各类面向基层的卫生人才培养项目。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提高全科医生 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每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2人。完善全科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实行社区医生(乡村医生)与居民签订健康管理和服务合同。

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加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和出生缺陷干预,改善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注重家庭发展,进一步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5  卫生计生工程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乡(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业务用房及附属设施。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县级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湟中县藏医药康体养生中心、县中医院和藏医院业务用房及附属设施;县级综合医院配置核磁共振、高压氧舱等大中型设备,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实施县级医疗技术骨干、基层全科医生等重点人才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引进紧缺型、长远必需的优秀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信息化动态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工作效能。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设施业务用房及设备配置建设。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县级医疗卫生数据交换中心,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库和远程会诊等应用信息系统,打造湟中智慧卫生。
 

第三章  坚持创新发展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推动创新中的作用,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培育发展新动力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机制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能转换。

一、着力推进需求侧结构性改革

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注重优化投资结构,以重点项目为牵引,着力增加基础设施、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领域的投资比重,形成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力支撑。创新投融资体制,大力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突出推广PPP模 式,加快推进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与推介项目的有效对接。贯彻落实好国家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落实好信贷、证券融资和政府投资支持的鼓励措 施。适应国家和省市改变政府投资行政性分配方式,研究制定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实施细则,探索采取基金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建立信 贷、保险基金和各类社会资本的合作对接机制。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认 真落实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加快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消费服务。积极培育消费金融、网络购物、绿色出行、社会养老、医疗 保健等新兴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提升消费层次,扩大消费规模,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优化城乡消费环境,提 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优化品种结构和市场结构,补齐出口对增长促进作用发挥不够的短板,着力促进和扩大特色轻工、农畜加工和“八瓣莲花”文化旅游产品出口规模,增加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提高特色优势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二、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去产能。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通过严格节能减排、产品质量安全、环境资源约束等指标和标准,引导和倒逼落后、过剩产能退出。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降成本。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重点着眼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金、要素成本、融资成本。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减库存。着力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强工业品库存监测,提高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准确性、预见性,使企业产品库存保持在合理区间。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增活力。放宽市场准入,巩固商事制度改革成果,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注重扶持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加强对困难企业的帮扶。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防风险。认真落实地方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责任,加强风险监测预警。推动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防控政府债务风险。

三、加快构建经济增长新格局

通过培育新动力体系,加快培育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构建新的增长格局。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着力培育增长点。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健康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生态保护工程等方面培育增长点,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尤其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在特色化、集聚化、优势化上下功夫,在延伸、拓展上求突破,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着力打造增长极。立 足于经济增长点,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极。着力推进多巴新城建设,拓展城市 发展空间,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着力打造鲁沙尔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和西纳川、云谷川、小南川现代农牧业产业集群。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着力拓展增长带。通 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协同,拓展形成鲁多—西塔(甘河—鲁沙尔—南川)沿线特色优势产业经济带和多巴—沙塘川沿湟水河流 域城市主轴风情线现代服务业经济带,打造环甘河—鲁沙尔—南川公路沿线有色(黑色)金属精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藏毯绒纺、文化旅游、会展业等为一体的 “U”型特色优势产业经济带。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制定《湟中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意见》,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2020年,全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以上。

一、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推 动政府职能向创新服务转变,围绕县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在鲁沙尔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八瓣莲花”非遗传承体验中心、西纳川—云谷川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建 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推动产业园区与众创空间协调发展。支持创新创业孵化机构,孵化培育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从中成长出能够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骨干企 业,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点。为创业企业或团体提供创业条件,开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创新创业服务。鼓励县职业技术学校设立创新创业 场所和创新创业协会,依托青海省大学生创业百千计划工程,促进学生创业创新。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鼓励湟中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到2020年,力争全县建成众创空间5家以上,县职业技术学校和有条件的城镇均建成1家以上众创空间。

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强 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和科技“小巨人”计划,支持企业立足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 集团联合攻关,联合建设不同类别、各种层级的研发机构,合力推进技术、管理、业态及模式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新 兴产业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020年,全县科技型企业数量达到50家。

三、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实 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工程,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实施农业 科技支撑工程,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实施“青海省精准扶贫信息化服务工程应用与示范”、“饲草产业发展重点技术集成及推广应 用”等一批重点科技项目,打造10个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科技示范基地。实施文化旅游创新融合工程,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提升“八瓣莲花”非遗传承体验中心等文化旅游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信息技术引领工程,推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化技术应用示范基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6  科技创新建设工程
众创空间建设:在鲁沙尔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西纳川—云谷川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工程:建设高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咨询、项目推介、小额贷款、风险评估、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条龙”服务。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和科技“小巨人”计划。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施“青海省精准扶贫信息化服务工程应用与示范”、“饲草产业发展重点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等科技项目,推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第三节  构建发展新体制

 

一、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全 部放开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交通项目、水利项目、土地整治等基础 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共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公平配置各类资 源,在矿产、土地、金融、电力、运输以及其他资源配置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实行平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特色农业水平,支持非公企业参与优势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半壁江 山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主体力量。到2020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50%以上,非公企业发展到2200家,非公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75万人。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 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加强经济运行调控体系,推进经济调控目标制定 和各项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积极承接好省市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 干预和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推广网上并联审批新模式。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农村土地承 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工作,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机 构职能配置,理顺部门职能关系,确定部门“三定”方案,建立健全行政运行机制。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 革。

三、深化财税投资体制改革

创 新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推动以财政直接投入为主向间接扶持转变。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重点在养老服务、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领域扩大范 围。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将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建立结构优化、导向明确的公共财政支出管 理制度。准确把握国家投资导向,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扶持。稳步推进税制改革,全面落实国家税收制度改革措施。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节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确保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集约化、有机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质量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优化现代农业区域布局。坚 持产业集聚发展理念,统筹农业优势资源和综合条件,以圈层为产业发展梯度,以区域为产业布局板块,着力构筑以川水现代农业融合圈、浅山特色种植发展圈、脑 山生态牧场养殖圈;西纳川—云谷川现代农业示范区、小南川生态牧场养殖示范区、共和高原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为主体的“三圈三区”现代农业总体布局。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地域特色种植业、优势作物制种业、健康高效养殖业、草畜联动草产业等优势产业,有 效提高农产品供给水平。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农田水利、农田林网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有效提高农业 物质装备水平。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建设,新建改建深冬温室2500栋、智能连栋温室12万平方米,着力打造多巴—拦隆口片、李家山片2个万亩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共和片、拦隆口片、鲁沙尔片3个万亩露地蔬菜生产基地,形成规模生产和区域布局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精深加工业,完善营销体系,加快产地交易市场和区域性农特产品批发市场以及产品分级、包装、储运为重点的产后处理设施建设。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稳健发展畜牧产业。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实施养殖业出川上山,停止在川水地区批建高密度集中圈养式养殖场。以小南川生态牧场养殖示范区建设为依托,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重点发展生态牧场,2020年全县各类规模养殖场达到175个,生态牧场达到7个。加大优质人工饲草基地建设,在非耕地、撂荒地、贫瘠地推广种植优质饲草,全县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推进生态牧场建设和循环畜牧产业发展。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2020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00个(国家级示范社30个、省级示范社90个、市级示范社300个)、家庭农场780个。 培育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推进社会化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其他新型经营主体相互入股,推进生产、加 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向现代企业、混合所有制转变,探索建立由村集体控股、村民入股的股份制公司。开发农业“生产、生活、 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培育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兴业态,构建和延升“接二连三”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