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广东省)英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英德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19-08-14 08:05:28
摘要: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80亿元,年均增速11.6%左右;人均GDP年均增速10.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53亿元,年均增速18.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7.5亿元,年均增速10.0%。第三产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比重达到50%左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巩固和提升工业主战场地位,为清远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打造“智慧英德”为目标,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为突破口,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我市信息化进程,提升信息化应用效能。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优化通讯管网设计建设和管理,提高管网使用效率,大力推进重点园区、功能区实现光纤到户,重点场所推进无线网覆盖,以光纤和无线网络构成的宽带覆盖全市,满足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的需求。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推进“云计算”服务,推进信息融合,提高公共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推行城市管理数字化、实施数字城管、智能交通、数字卫生、智能电网等重点工程。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着力提高环保设施水平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按照生态城市和美丽英德建设要求,大力推进环境保护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污染监测、环境风险预警、污染处置能力,全方位提高环境保障水平,提高污染治理能力。加快推进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着力推进市区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英德市老虎岩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提高我市污染物处置能力。推进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结合地区开发、基础设施等建设,增设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水质等自动监测点。加快实施土壤、地下水和生物多样性监测。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节增强资源保障和服务能力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水利、供水、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综合调控和服务能力。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环境保护、水利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中小河流及重点小流域“三清一加固”综合整治工程。积极推进波罗坑防洪堤、宝晶宫防洪堤和望埠防洪堤等北江干堤英德新城区防洪工程建设,推进枫树坪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消除水利安全隐患,增强水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深入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加快推进重点地区、重要乡镇水源工程和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启动实施市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提高供水安全保障程度。继续推进规模化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推进已建工程配套改造、升级联网,建设一批集中供水站和村级集中供水点,到2020年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神华国华火电、华电清华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天堂山抽水蓄能电站、福源风电场、大湾风电场等一批电力项目建设,加快浈阳峡文化旅游度假区、英西北区域性敬老院等项目的电力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村电网升级,提升电力保障水平。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五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完善农村水利设施。以建设省级水利示范县为契机,加强我市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及中小河流治理建设,完成一批中小型灌区配套建设,推进小型水库项目建设。加大农村电网和配电网投资力度,着重优化10千伏配电网络,增强供电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全力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农村“三资”(19)监管平台,搭建农产品及食品追溯平台,建立全市涉农信息云数据中心。加强农村物流设施建设,以完善农村邮政等物流基础设施为重点,推进“城市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公路通达程度、覆盖广度,提升地方道路网络化和服务水平。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与农村客运有效衔接,完善覆盖城乡、快速便捷的客运网络。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七章保护与开发并进,建设生态英德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积极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在坚守生态底线、严格生态保护、强化环境治理基础上,充分开发生态环境资源经济价值,全力挖掘生态经济潜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同步提升,全面开创英德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促进空间有序开发。建立协调机制,推动城镇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推动中心镇发展与疏解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合理开发森林旅游、文化旅游及休闲林业,增强对城市生态稳定功能和城市居民的休憩服务功能。构建北江、连江、滃江等三条生态廊道,保障全市及广佛地区供水安全。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强化空间开发管控。制定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方案,开展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将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划定的严格控制区纳入生态控制线进行严格管理。完善红线管理机制,建立红线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执法,加强管护建设,实施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禁止进行包括旅游、种植和野生动植物繁育在内的开发活动。严格控制风景名胜区内人工景观建设。完善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制度,建立健全主体功能区规划配套政策体系,发挥生态文明政策在项目审批、信贷、土地、财税、市场准入等环节的导向作用,鼓励资源节约,加强生态环保。实行产业分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土地集约节约分区利用和评价调整制度,探索建立工业园区和工业用地预申请制度。完善节能减排激励机制,全面推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评、环评制度,建立健全新建项目能效评价制度。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建设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开展生态受益地区向环境治理保护地区进行生态补偿的新模式。加快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碳汇、水质量、空气质量等生态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强化城乡污染防治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推进工业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按辖区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容量、生态环境现状合理规划新建项目选址,严格控制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抓好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防治,严格实施污染限期整治,努力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全面强化城镇污染治理。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进水污染大气污染治理。严格保护生活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积极推进城镇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严控城镇污染源,建立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烟尘控制区、市区烟花爆竹禁限燃放区。积极推进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加强对化肥、农药使用进行调控和引导,积极防治土壤污染。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合力建设美丽英德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生态修复。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市建设基础坚实的有利条件,积极整合资源,加快生态修复,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创建,全面提高生态环境水平,全面打响美丽英德新名片,构建景观生态格局和生态安全网络体系,打造绿色英德、生态英德的构架。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强化生态建设。实施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加快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强化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大沿溪、沿江源头、水库周边的水源涵养林保护与建设,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全面提高森林涵养水源能力。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生态乡镇创建工程。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有计划地开展清洁生产强制审核,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工业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培育发展生态产业经济带。在现有产业布局和产业基础上,加快培育发展生态农业带和生态旅游产业带,突出特色,以推动旅游景点融合对接为主线,推动形成英德生态旅游产业带。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培育发展新型绿色生态产业。积极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推进智慧家居、新材料、先进装备、高端旅游、现代物流等重大项目,稳步快速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实现绿色转型发展。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创新生态建设方式。充分利用生态建设所具有的生态、经济双重效益功能,通过政府引导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充分发挥良好生态环境优势,形成绿色生态品牌,嫁接相关生态产业,广泛开发生态农业、生态经济林业、健康产业、生态旅游等产业项目。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五节改革生态保护体制机制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财政体制机制,完善政府决策机制,以及改革评价考核机制。划分清晰的环境治理事权和支出责任,提高环境、资源等生态因素在政府决策中的影响力和决定力,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指标全面纳入党委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健全市场机制和经济政策,积极推行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等交易制度,推进实施责任保险,探索节能量、林业碳汇等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八章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幸福英德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加强收入调节分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显著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等各类社会保障标准,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创业就业环境持续改善。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大幼儿启蒙教育投入,加快农村地区、新建区域幼儿园建设,实现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全覆盖。完善学前教育办学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并举的发展格局。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合理确定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的分担比例。到2018年,清远市规范化幼儿园占全市幼儿园比例达到95%以上,市区规划建设1-3所500人规模公办幼儿园。均衡优质发展义务教育。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大市区和中心镇学校布局和改造工程”。规划发展两大产业集聚区的学校建设。加快推广集团化办学,实施名校对口帮扶,缩小校际发展差距。统筹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努力消除义务教育辍学现象。努力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增加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工程,优化普通高中布局,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大体相当。鼓励支持办好特色高中,探索艺术特色教育办学模式,建设英德市第二所艺术特色高中。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优质职业教育体系,以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为契机,以职教中心(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为核心基地,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各镇(街)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探索政府引导,民资办学的机制,推广校企联盟办学模式,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开发人力资源中的作用,加快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育,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大力支持特殊教育。提高特殊儿童、青少年接受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比例,改善市“康复中心”特殊儿童教育环境,扩大容量,提升服务等级。uIw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引进培育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基础教育设施增量提质,扩大各级各类学校优质学位规模,加快推动特色课程和特色名校建设,全面提升全市教学质量,打造高端教育品牌。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教育事业发展,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提升民办学校办学质量,对以政府主导的公立教育体系形成必要补充。深化高层次教育交流合作,加强与珠三角发达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引进享有声誉的名校和名校长,满足市民个性化、选择性教育需求。加快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重点突出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能力培训,实施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工程”(20),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引领力的名教师、名校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