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2 现代农业
第五章 实施旅游兴县战略 抢抓国家发展文化旅游的重大机遇,用好“秦岭花谷·七彩凤县”、“羌族故里”、“两当起义”等名片,加快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提升“吃住行游购娱”传统六要素的质量,丰富“商养学闲情奇”新六要素内容,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增收能力。在全域旅游、智慧旅游和红色旅游上实现新跨越,把凤县建设成为环境生态化、产品多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网格化的综合性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期末,将我县建设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第一节 构建全域旅游产业体系 依托丰富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产业。依托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改造提升紫柏山森林公园、嘉陵江源头、通天河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特色鲜明的秦岭生态旅游绿色通道和生态观光走廊。重点发展休闲度假、休闲养生、休闲体育、拓展训练、生物多样性展示、森林氧吧等旅游产业。依托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发展田园农业游、民俗风情游、农家乐游、村落乡镇游、休闲度假游、科普教育游等。依托嘉陵江等江河资源,发展涉水休闲旅游产业。加强河流综合治理、水景景观打造、亲水旅游设施建设,发展集观光、度假、休闲、科普、保健、探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体系,塑造凤县独特的水生态文化体系。以西游记等历史文化为主题,以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为依托,加快文化资源挖掘,打造“通天河谷”旅游产业体系。以羌文化为灵魂,完善古羌文化产业园基础设施,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经营道路,构建羌族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以凤县民歌、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州古镇等为依托,积极挖掘农耕文化,构建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依托“两当起义策划地”“工合运动纪念馆”、“宝成铁路遗址”、“航天工业基地”等红色旅游资源,打造凤县红色旅游品牌,实现凤县旅游二次创业。 第二节 打造三大旅游增长极 秦岭花谷增长极。沿212省道秦岭至凤县段,打造出采菊东篱下、荷塘月色浓、红花风情艳、万亩果椒红、凤州美食城、嘉陵垂钓乐的特色景观。打造出四季常绿、季季有花、生态优美、产业繁荣的旅游休闲通道和生态景观长廊,辐射带动全县9镇农事体验、工业观光、商品购销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项目,形成秦岭花谷产业致富黄金带。东河印象、秦岭八卦庙风景区、宽滩湿地保护区、秦岭四季滑雪馆及水上娱乐中心建成投用。 古羌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增长极。扩大示范园范围,将东至任家店,西至张家窑,纳入古羌文化产业示范园。以省级旅游文化名街区、羌文化演艺中心、羌族风情园、嘉云羌寨为核心,加快沿江古建群、金沙古城、古陵江寺、嘉陵江第一漂流、石头羌寨、羌文化展览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吃住行游购娱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民族舞蹈诗《凤飞羌舞》演出质量,扩大品牌影响力,打造国家级羌文化保护区。保护羌族传统生活习惯、生产方式、节庆典礼、传统服饰、烹调技艺、宗教信仰、音乐歌舞等非物质文化资源,高标准建设羌族风情休闲旅游区,建设以羌族风情为主题的景观长廊,实施长坪羌文化传承保护及自驾游体验区建设项目。 古凤州增长极。加大两当起义纪念馆、凤州古文庙、果老洞、古镇古街修复建设力度,积极开发消灾寺道教区、儒教区,建设南岐山养生养老休闲度假中心,打造中国古凤州生态民俗文化旅游节、古凤州金秋红叶观赏节等知名旅游品牌,让古凤州成为展示凤县悠久历史文化的窗口,推动凤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 积极开发旅游商品 加快旅游系列产品开发,宣传旅游商品品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商品的结合。实施景区与高速公路、主干道的旅游连接线建设,完善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以延长游客滞留时间、扩大旅游消费为宗旨,重点完善和提升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 专栏3 旅游产业
第六章 着力提升民生福祉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民生保障能力。加快实施民生保障工程,切实解决好全县人民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卫生计生、食品安全、住房保障、文化等重大民生问题。 第一节 增加公共服务总量 增加公共服务总量,促进底线民生向基本民生转型。教育方面。实施教育“三步走”战略目标(2016年创建成为省级“双高双普”县,2018年建成全省教育强县,2020年建成市级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步伐,新建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普通高中教育,确保初中毕业生总数的85%以上进入普高和中职学校就读。做强职业教育。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二期工程、城区学校扩容改造等工程。卫生计生。鼓励发展县域内民营医疗机构,以整合县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镇卫生院提升、村卫生室改造为契机,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好放开“二孩”生育后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等公共服务水平。民政事业。推进各项民政政策城乡并轨,实现城乡民政工作统筹布局、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抓好双拥制度建设,做好双拥工作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活动。推进社会福利院、流浪儿童、留守儿童保护救助中心、殡葬管理所、社区服务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服务体系、农村幸福院、社会救助体系、优抚事业、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建设。社会保障。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加快城乡社会保障统筹。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关系跨区域转移接续办法。质量兴县和食品安全。深入推进质量兴县,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名优产品和基础强、产品好、效益高的优秀企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创新市场流通与监管机制,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加强对农村食品监管,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营造更加放心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 第二节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基本民生向幸福民生转型。文化广电。调整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益,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加强文艺阵地建设,扶持文化精品创作。倡导全民阅读。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加强以羌文化为代表的凤县特色文化的挖掘、培养和弘扬。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服务公平的现代化文化服务体系,创建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加快广播影视数字化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打造县区有影响力的凤县广电传播品牌。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提升广电事业发展水平。体育事业。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关心支持残疾人体育。就业创业。以创业为动力,以企业为载体,以就业为目标,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鼓励创业,营造良好的亲商环境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人才发展。加强党内外人才、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和中青年妇女创新人才培养。重点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高素质人才培养工程、急需人才引进工程、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优秀人才下乡支农工程、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锻炼工程、人才信息化建设工程。期末,全县各类人才总量达到2.7万人。人才资源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人才队伍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47%以上。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达到20%,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9%,人才贡献率达到41%。档案事业。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数字化带动战略,加强基础数据库、电子文件管理和网站建设。消防事业。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推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提升社会火灾防控水平,推进消防事业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