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6 发布时间:2019-12-17 06:13:20
摘要: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年均增速达到6%。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达到5%。“高精尖”经济结构基本形成。...
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落实节能减碳。推广技术节能、管理节能、行为节能,落实多领域节能减碳。鼓励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严格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大力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推行能源定额管理。加强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的监测,有序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挖掘节能潜力。结合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推动节能改造工程。开展低碳社区、低碳商店、低碳校园、低碳企业的试点创建活动,倡导绿色出行、低碳消费。能源消费总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均达到市级要求。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篇 加快建设首都文化中心区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统筹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该修则修、该用则用、该建则建,做到保护和更新相衔接,保护好古都风貌这张“金名片”。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推动东城区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变,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扩大文化影响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彰显东城文化魅力。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章 保护好古都风貌金名片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构建旧城整体保护格局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树立“整体保护、全面保护、依法保护”理念,从旧城整体风貌、中轴线、历史文化街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等多个层次开展全面保护,促进区域文化遗产连线、成片保护利用,基本形成文物腾退修缮、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点”、“线”、“面”结合的整体保护格局。坚持规划先行,系统梳理东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以名城保护项目为抓手,开展古都风貌关键节点织补,再现旧城独特风貌。持续开展“一轴一线”文化魅力走廊建设,开展朝阜大街沿线的隆福寺地区更新改造,优化沿街环境及业态,建设有老北京特色的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走廊,全面彰显古都魅力。严格控制旧城整体空间形态,保护好“凸”字形城廓、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肌理、四合院传统格局,加快推进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恢复传统建筑色彩、街道对景、城市景观线等旧城整体风貌,重现记忆中的老北京城。整合串联旧城自然人文资源,建设一批融旅游、文化休闲、绿化美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绿道,形成连续的文化展示空间及完整的旅游体验线路。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加强传统中轴线保护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按照延续历史文脉、保护整体风貌的原则,全面保护中轴线及其周边的历史空间形态和传统风貌特征,整治中轴沿线环境,调整周边区域业态,腾退文物,整合中轴周边文化资源,加强钟鼓楼、南锣鼓巷、故宫、前门、天坛周边、永定门等节点联动发展,展现传统中轴线文化景观。实施中轴线文化保护工程,重点开展天安门地区文物古建保护修缮,加强故宫周边环境整治,恢复南锣鼓巷地区、前门地区的传统风貌,恢复钟鼓楼周边建筑风貌,全面完成前门地区修缮整治和太庙、南中轴等环境整治项目。开展天坛周边风貌整治,实现天坛外坛墙向社会展示,整体恢复天坛风貌。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全面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全面改善历史文化街区人居环境为着眼点,探索采取住房改善、市政提升、交通优化、环境整治、业态更新、社区治理、胡同物业管理、人口调控等综合措施,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地区发展共赢的长效机制。按照“传统居住型、首都职能型、综合发展型”分类明确街区功能定位,推进18.5片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恢复,合理引导各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发展、整体提升。优先保护文化资源丰富、街巷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的街区,保护发展南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张自忠路南、东四三条至八条、东四南、鲜鱼口等6片首都文化传承的“历史文化精华区”,做好“历史文化精华区”内有保护价值的保护院落、文物和风貌建筑整体保护修缮工作。加大历史文化街区内文化资源挖掘与展示,聚焦特色、彰显文化,把街区内道路改造成为展示传统文化、漫步休憩的场所。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坚持政府主导,探索市场化运作,鼓励公益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多方参与,努力构建多元保护的发展新格局。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有序开展重点文物单位保护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结合功能疏解,有序开展不合理占用的重要文物遗址和古建筑的腾退工作,完成天坛南坛墙等文物及具有保护价值建筑的腾退修缮,完成区内挂牌院落的修缮工作,推动更多的文保单位、名人故居向社会开放。推动文物资源的持续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历史文化街区与外围地区文化遗产的联动,形成“雍和宫—国子监—地坛”等连线、成片保护。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历史建筑调查及保护利用,划定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核定公布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研究制定旧城人口疏解、产权交易、房屋管理、文物修缮利用、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政策,促进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及有保护价值建筑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技艺保护,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扶持计划,采取多种方式鼓励传承人培养“接班人”,鼓励举办类型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各级政府部门和协会组织的技能大赛和技能大师认定工作,支持参与设立技能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有效推动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保护。加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手工艺)之乡”建设,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载体的发展,探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集中展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中心,结合旅游观光,拓展非遗主题及表现形式。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基地,提高东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六、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积极保护、传承、弘扬老字号文化,加快濒危老字号品牌及文化的抢救性发掘,加快老字号大师工作室建设。鼓励老字号企业走出去,促进老字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深化国有老字号企业改革,研究设立东城区老字号投资基金,逐步实现区属老字号企业国有股权向投资基金转换。实施老字号品牌提升工程,增强企业自主发展能力,吸引民营资本投资老字号,引导老字号企业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章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面落实公共文化政策,加快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公共文化设施达标率达到100%。完成公共文化设施改造升级,加强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统筹规划全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局,实现基础公益性文化设施全覆盖。统筹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打造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实体体验空间,建立新一代社区综合数字服务与体验中心。建立智慧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全覆盖,积极推动“东城区公共文化服务导航网”等一批社会化公共服务项目建设。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提供均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区、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社区文化中心)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东城区文化中心对外开放,持续推动文化社区建设,实现“十分钟文化圈”全覆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用好区内各级各类文化资源,提高服务效能。充分利用孔庙、国子监等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打造“尊师重教的窗口、国学文化传播的平台”。建设“书香东城”阅读平台,倡导全民阅读。到2020年,建成功能完善、覆盖均衡、便捷高效、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现代公共文化体系。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企业市场化供给”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完善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营。充分挖掘中央和市属单位的文化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区内文化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通过加强与品牌文化企业的合作,引导企业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指导与服务。创新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设施的运作管理模式,通过服务外包、委托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推行项目外包和设施委托管理,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章 全面彰显东城文化魅力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推进“戏剧东城”建设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推动戏剧艺术和产业发展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戏剧东城”建设,全面提升“戏剧东城”的核心竞争力,营造促进戏剧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搭建戏剧创作提升、演出和交流三大平台,夯实人才、机构、剧场、消费四大发展基础,积极推进剧场群升级,优化宣传推广、投融资、市场拓展三大配套服务,使“戏剧东城”得到全面巩固与提升,“看戏剧到东城、创戏剧数东城”的品牌得到进一步强化,力争建成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戏剧中心。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打造知名文化品牌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增强文化中心功能为主线,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对故宫、天坛、国子监等历史遗存、名人故居进行全方位整合,传承国学、国医、国粹,打造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提升东城文化影响力。充分发挥王府井国际品牌节、前门历史文化节、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等文化品牌的作用,整体提升东城文化品牌知名度。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彰显城市文化魅力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树立“大文化”理念,推动全区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变,用文化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以“人文北京”建设为契机,积极吸收国学文化的合理内核,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树立文化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理念,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促进中华传统文化要素与国际多元文化要素的相互交流融合。深入推进“文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发挥东城区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基金作用,建设好东城文化人才(国际)创业园。全方位多视角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让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积极力量,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积极力量,让东城区展示出更加鲜明的文化魅力。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章 加快提升城市文明程度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城市文明主题宣传活动,对基层典型进行集中宣传报道,积极传递和谐包容的价值观念。提炼东城创新精神、文化特质,使之成为全区共同的价值追求。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激发干事创业的热切愿望,汇聚全区奋力拼搏的精神力量,形成投身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提升市民文化修养和文明素质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倡导民主、文明、和谐、爱国、诚信等道德规范,增强文化软实力,引领社会思潮,形成社会共识,凝聚全区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丰富全区奋发进取的精神世界。注重市民精神需求,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以文化人,充分利用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不断提升市民的文化修养和文明素质,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篇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mw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

发表评论

频道精选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