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内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任晓春 (2017年2月22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勤勉履职、苦干实干,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97.7亿元,增长7.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7亿元,同口径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91元,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86元,增长8.5%,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坚持创新发展,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发展动能加速培育。落实省委、省政府“项目年”部署,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7次,新开工项目283个;强化项目督查,46个项目如期竣工;实施PPP项目8个,投资总额44.2亿元;235个市级重点项目、11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5.5亿元,增长12.7%。积极扩大内需,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34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5亿元,增长12.7%。加强“三外”工作,实现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434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724.8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3亿美元。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20万吨钢铁去产能任务提前完成,16户落后产能企业被淘汰,单位GDP能耗下降4.8%;消化房地产库存433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去化周期缩短至12.7个月。启动先进制造强市“三百行动”,完成技改投资250.8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1户,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4%。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418.3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培育发展会展业,举办重点展会22场次,促成交易额9.6亿元。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新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实现旅游总收入216亿元,增长26.7%。加快发展金融业,新引进域外金融机构3家;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达1370.3亿元、732.2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165.8亿元、43.4亿元。新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示范片5.3万亩,新增种养大户251个、家庭农场128个、农民合作社51个、龙头企业10户,新获批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农业增加值增长4.0%。 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内江国家高新区已获国务院批准。累计建成孵化载体22个、孵化面积13.2万平方米,新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7个。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1个,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户,新增各类科技型小微企业50户。新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3个、战略性新兴产品24个。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提高3.9、3.8个百分点。 (二)坚持协调发展,发展效能进一步增强 “双百城市”有序推进。城市总规完成修编,获得省政府批复。实施道路桥梁项目25个、公建配套项目21个,新城核心区“四横七纵”路网骨架全面建成,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约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0万人。改造棚户区危旧房8161套,货币化安置率达82.2%,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改造老旧院落116个。拆除违章搭建31万平方米。深化城区交通治堵,桐梓坝大桥南成渝铁路桥拓宽工程竣工,沱江大桥加宽改造按期推进。“城市变景区”进程加快,大洲广场、松山公园改造工程和小青龙河绿道建设进展顺利,塔山复合绿道建成投用。加强城市管理,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启动中心城区“交通安全·文明礼让”行动。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积极构建“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公路、川南城际铁路开工,花园滩大桥主体工程完工,新(改)建农村公路1002.9公里,完成渡改桥9座,实现交通投资28.8亿元。联合水库、两河口水库建设加快,长桥水库如期开工。 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各县(区)竞相发展势头强劲,底部基础进一步夯实。市中区用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东兴区抢抓“高铁时代”新机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会展业。资中县积极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作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隆昌县主动融入川渝合作,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旅游业。威远县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和生态旅游。内江经开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国家级经开区示范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启动县城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县城控规覆盖率均超过95%,一大批公共配套设施建成投用。17个国、省重点镇加快建设,建成幸福美丽新村300个。 (三)坚持绿色发展,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将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作为“世代工程”,启动编制《内江市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规划》,加快沱江内江段、威远河、隆昌河、大清流河等主要流域治理,城区20个涉水项目有序推进,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生态环境保护切实加强。打响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制定《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内江的实施方案》,投入资金11.5亿元,实施环保项目107个,竣工项目56个。中心城区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8.1%、11.6%。启动大规模绿化内江行动,森林覆盖率达33.76%,我市被评为“四川绿色发展范例城市”。立案查处环境行政处罚案件92件,立案查处率100%。环保突出问题整改通过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督查验收,内江做法在西南各省推广。 (四)坚持开放发展,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借力“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第十六届西博会等重大平台,签约项目82个。成功举办第二届川南电商博览会、第七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第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等活动,内江对外知名度得到提升。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新增返乡创业人员3802人,创办企业473户,总投资142.4亿元。全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新签且履约项目453个。全市到位市外资金增长12.8%。 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参与编制川南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川南一卡通、川南统一电话区号等合作事项。签署川渝合作荣隆工业园框架协议。深化市校合作,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达成合作意向,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挂牌运营。 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实施8项国家级、17项省级改革试点,54项年度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通过省级验收,市中区农村土地退出“三换”模式入选中国改革(2016)年度案例。“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18项,取消前置审批条件55个,压缩审批环节近100个,审批办件提速90%以上,在县级层面试点建立行政审批局,政务环境进一步改善。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新发展市场主体1.6万户。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营改增”全面推开。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组建城市发展基金、产业发展基金。隆昌农商行顺利挂牌,内江农商行获批筹建。公车改革全面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国资国企、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