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6日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 尹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省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6980亿元、增长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4%和9.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5%。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有效投资持续扩大。“项目年”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增长17.2%,产业项目投资增长14.1%。民间投资增长7.7%。天府国际机场加快建设,西成高铁、雅康高速雅泸段建成通车。消费贡献稳步提升。城镇消费增长12%,乡村消费增长12.1%。信息、康养、文化娱乐等消费快速增长,网络零售额增长34.9%。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推进先进制造强省建设,完成工业投资918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工业利润增长29%。建筑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8%,对经济增长贡献创新高。成功承办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大会,克服九寨沟地震影响,旅游业实现总收入8923亿元、增长16.1%。全省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年度任务完成。退出煤炭产能1648万吨,压减粗钢产能77万吨,坚决取缔了“地条钢”。全省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降至6.6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预计下降1个百分点。减税降费超过900亿元,出台降低企业成本35条举措和电价改革10项措施,为企业降成本675亿元。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降低0.7个百分点。“一提一创一培”扎实推进。开展质量对标提升行动,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主导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6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7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8个、国家级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5个。太阳能电池、城市轨道车辆、智能手机等新产品快速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展开。建成高标准农田410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万亩,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783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达5124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50个县启动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万个、家庭农场7006个。粮食产量3498万吨、实现稳定增长,粮食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生猪、油菜产量居全国第一。 改革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扎实推进。国务院授权的先行先试任务已完成15项,全国首批推广的13条经验涉及我省的有8条。深入推进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改革,十大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获批国家创新型省份和国家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省。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加快省属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全省地方国企实现营业收入6920亿元、增长14.8%,利润468亿元、增长13.5%。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电力、盐业、价格和供销社等方面改革有序实施。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7个,组织实施重大关键技术攻关283项,转化应用重大成果164项,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419亿元。建成国省科技创新平台1478个、各类孵化载体和众创空间近700家、国家级“双创”基地6个。四川正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开放合作全方位推进。精准招商取得成效。出台扩大开放促进投资28条政策,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9977亿元,实际到位外资561亿元。西博会进出口展暨国际投资大会、川港澳合作周、天府金融论坛等重大活动影响广泛。自贸试验区高点起步。紧扣制度创新核心任务推出159项改革措施,推动成都天府新区、青白江铁路港和川南临港片区互补错位发展。新登记内外资企业2.2万户。合作空间持续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增长79.8%,国际班列开行超过1000列、居全国第一。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实现通关一体化。获批设立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拓展与泛珠区域和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中意文化创新产业园落户天府新区,中国—欧洲中心建成运营。全省进出口总额增长41.2%。全省航空客运量5776万人次、增长8.7%,出入境562万人次、增长12.2%,四川人气越来越旺、吸引力越来越大。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污染防治力度加大。PM10、PM2.5年均浓度双下降,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82.2%,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地表水水质优良水体比例达78.2%、提高5.8个百分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积极推进。生态保护持续加强。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营造林1294万亩,退耕还林还草49万亩。新创国家森林城市3个,启动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建设,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河长制全面推行。设立河(段)长8万多名,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河(段)长全覆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推行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851家重点排污企业纳入信用管控。环保督察进一步强化。率先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强力推进8924个问题整改。积极配合中央环保督察,督察组移交的8966个举报受理件全部办结。 脱贫攻坚取得新成绩。15个贫困县摘帽通过省级达标验收,3769个贫困村退出,108.5万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施22个扶贫专项,投入财政资金749亿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3万人的任务,改造农村危房12.8万户。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85.2万人,其中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特困劳动力8.3万人。提前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解决77万贫困学生就学问题。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控制在10%以内。金融精准扶贫成效明显。强化对45个深度贫困县政策支持,增派高校、医院、国企等帮扶力量,深化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资金17亿元。脱贫长效机制有效构建,落实驻村帮扶机制,注重管好用好扶贫“四项基金”,加强督导考核问责。发挥“农民夜校”作用,开展感恩奋进教育,群众脱贫奔康愿望更强了、信心更足了。 民生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项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解决71个乡(镇)、2547个村不通硬化路问题,建成农村渡改桥110座。新增31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验收,8所高校14个学科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民族自治地区“一村一幼”招收18.6万幼儿。城镇新增就业106.9万人。城乡居民保险制度更加健全。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全面取消,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基本实现,包虫病综合防治取得明显成效。新增养老床位5.3万张。建成保障性住房34.7万套,开工改造危旧房棚户区25.3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4.4万户。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场所2050个,我省健儿在第13届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成功承办亚太广播联盟大会和“金砖”国家电影节。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错时延时开放受到广泛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