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北省)2017年宜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宜城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 发布时间:2018-03-01 08:15:12
摘要: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0亿元,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5亿元,增长1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亿元,增长12%;外贸出口1.55亿美元,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9157万美元,增长1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500元、17200元。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全省三农考核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湖北省首届改革奖等30多...
(二)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断壮大经济规模。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们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围绕工业跨越式增长,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要节点,出台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
1、坚持制造业优先理念,推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接《中国制造2025》,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围绕猛狮科技的上下游,引进电池的正负极、铝壳、燃料电池等项目,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跟进促成新能源环卫车、新能源物流车、新能源大巴车等整车项目落地。聚焦军民融合领域,启动303库贸易经营项目,积极引进小太阳新能源产业园。聚焦汽车零部件产业,对接襄阳汽车产业,扩大配套规模。力争新兴产业引进投资占到全年招商引资规模的50%。
2、加快升级传统产业,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鼓励传统企业智能转型,支持30家以上企业实施技改项目。拓展传统产业链条,补短板补关键,力争新引进节点类项目20个以上,其中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重点引进知名熟食加工项目,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引进高端织布项目,水晶产业重点引进总成整灯项目。支持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组建宜城名优产品目录库,加大本地产品宣传力度。
3、培育先进生产企业集群,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探索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一企一策”清单,支持30家纳税靠前企业做大做强,培育10家以上“单打冠军”企业,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过10亿元企业3家以上。实施企业成长工程,新增规上企业10家以上。
(三)坚持速度力量统一论,不断扩大巩固招商成果。
速度就是力量,力量就是速度。我们要一切围绕项目干,进一步聚焦政策、聚集要素、聚合力量,以产业的大招商,项目的快建设,推进投资提量、发展提质、经济提速。
1、扩规模。优化招商引资格局,坚持“一二三产”同招,将现代农业项目、文化旅游项目、研发平台等纳入招商范围。灵活开展主题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鼓励宜城籍企业家返乡投资。盯住世界500强、央企、上市公司、国内民营企业500强和行业百强企业,招龙头招配套。创新重资产招商模式,启动建设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实现招商引资合同投资额220亿元以上。
2、严考核。优化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将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产值、税收、进规纳入考核体系,提高项目落地见效的分值权重。根据各地各部门实际,优化调整招商引资任务。租赁厂房类项目3个月未入驻的、新征地类项目6个月未开工的,取消招商成果认定;纳入襄阳市拉练项目、当年实际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加分奖励,促进招真商、真招商。
3、见成果。再造项目建设流程,建立常态化项目调度制度,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解决项目建设问题,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创造宜城项目建设新速度,力争新开工项目100个,新竣工投产项目100个,招商引资实际投资100亿元以上。
4、优服务。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全面推行网上办理、网上审批。整治“红顶中介”,推进建设、交通等行业中介服务机构脱钩改制。压实“四个一”项目服务工作机制(一个服务专班、一张服务流程图、一本建设路径图、一份问题调度清单),解决企业落地、生产等方面困难。统筹制定年度拆迁供地计划,缩短项目供地时间。建立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库,搭建企业用工联盟,缓解用工难。
(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紧制定我市乡村振兴规划,以规划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
1、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鼓励乡镇创建投融资平台,清理、规范、盘活农村“三资”,为集体经济注入活力。扩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果,充分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积极探索解决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物流、休闲农旅、设施农业等用地需求,支撑村集体经济和镇域经济发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保险种类和保险覆盖面,加大保险业投入,促进农房贷、楚农贷等贷款规模增加。总结提炼改革经验,力争更多“宜城模式”在国家层面推广。
2、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先行提升3万亩耕地质量,完成12万亩高标准农田整建,启动黄冲田园综合体、莺河农旅融合示范园、小河天字宜品示范园等园区建设,争创2个省级标准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循环农业,推广农业“种植—养殖—种植”模式,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2家以上大型农村商贸物流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式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富民产业,落实稻虾共作等综合种养基地1万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现有电商资源,扩大电商交易量,打造刘猴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镇和智慧农旅小镇。
3、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工作。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逐步实现农村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面源污染治理、河库水系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六个全覆盖,完善乡镇“八个一”功能配套,探索建设乡镇无害化处理中心,人畜污染物与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启动小河至流水沿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努力使宜城成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样板。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汉江堤防河道综合整治、蛮河干流防洪治理、莺河流域下段治理及1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
(五)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在国家、省、襄阳市发展战略中找准定位,区域互动、城乡互联、优势互通,提升新型城镇化内涵。
1、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和襄阳“一极两中心”。充分发挥汉江黄金水道作用,加快推进雅口航运枢纽、襄阳(小河)新港建设,统筹谋划沿线产业布局,规划小河临港经济区。抓好雅口、碾盘山库区清理、征收工作,谋划、争取补偿项目。扩大对外交通体系,继续推进呼南高铁、枣潜高速、蒙华铁路等项目建设,同步建设高速客运站和穿越高铁线道路,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对接,启动207国道西移工程,推进汉江二桥及接线工程和G346(二广高速北出口至南漳界碑头)、S217(宜城至东津新区)、S250(城区至雷河火车站)、S272(流水至枣阳宋集)、S441(板桥店至枣阳耿集段)、S438(刘猴至钟祥)等改扩建工程,融入区域发展。
2、着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级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通城市内循环,综合改造振兴大道、育才大道等22条市政道路,统筹修建、刷黑、绿化和管网入地等工程。提升城市功能,启动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开通第⑤路新能源公交车,建设5处新能源车充电站;启动宜城与襄阳供水联网工程,改迁城区供水厂取水口,改建岛口闸。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城管体制改革,完善数字化城管系统,健全城管执法、卫生保洁、绿化管护、市政管护和控违治违机制,优化城区中小学周边停车秩序,清理城区跨街广告龙门架和街头报刊亭,规范城区“三车”管理,开展非法营运车辆整治,实行社区网格环境整治全覆盖、徒步巡查常态化,让城市经得起品味、耐得住细看。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