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陕西省)2018年城固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城固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 发布时间:2018-02-09 17:41:00
摘要: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46.74亿元、增长10.5%,增速全市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4.39亿元、增长21.1%;财政总收入5.64亿元、增长1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1亿元、同口径增长12.6%,财政支出34.02亿元、增长10.8%;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7850元、9772元,增长8.7%和9.2%。...

扩大城乡消费需求。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和十大消费行动,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和老字号品牌引领作用,做实做精扩需促销活动,大力培育汽车、家居、医养结合等消费热点,积极促进服务消费、信息消费、品质消费、时尚消费,更好满足城乡消费需求。抓好小河桥市场改造、石家坝市场二期、重点镇农贸市场、新网工程等商贸服务项目建设,完善城乡市场流通体系,激发和释放消费潜能,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亿元。
加强财税金融工作。抓好财源建设、税收征管和财务管理,推进综合治税、联合办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财力支撑。创新财政投入方式,规范有序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产业基金作用。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6月底前成立县融资担保公司,运作好县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撬动金融机构提升信贷投放总量、增量和质量,全力服务和保障实体经济发展。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行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补齐新时代追赶超越短板。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全年60个贫困村退出、2.45万贫困人口脱贫。
狠抓产业扶贫。立足镇村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三变”改革工作进程,建好建强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全县所有经营主体参与、扶持、带动贫困户,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和集体经济,实现村村兴产、户户增收。用好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等平台,优化管理、规范运行、强化考核,切实把群众发动组织起来,兴产兴业奔小康。因地制宜推进电商、旅游、光伏等扶贫模式,延伸壮大扶贫产业链,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落实惠民政策。严格落实健康、教育、住房、就业、兜底等扶贫政策,确保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加快推进贫困户“两房”建设,上半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396户3470人、危房改造932户。全年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2亿元,落实金融扶贫贷款1.5亿元以上。
完善基础设施。梳理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深入实施路网通达、饮水安全、电力改造、网络覆盖、环境美化“五大工程”,统筹推进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力促1183个国开行基础设施项目全面竣工,全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凝聚扶贫合力。聚焦19个深度贫困村,落实脱贫攻坚“1+10”行动,推进“六个一”精准帮扶,确保深度贫困突围战取得实效。落细落实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扶干部、村两委班子“四支队伍”驻村帮扶责任,以志智双扶工程为引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积极推动苏陕扶贫协作、合力团帮扶、“万企帮万村”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七)促进区域城乡协调,打造新时代追赶超越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全面提升城镇生活品质和独特魅力。
持续推进宜居县城建设。编制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一江两岸控制性详规,扎实开展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投资15亿元、实施重点项目24个,建成丝路大道、西五路、西九路西半幅,推进北环二路、6条连接道路、城区道路“白改黑”、公园广场改造提升、背街小巷整治等项目建设。加大棚改项目建设力度,计划投资9亿元,新开工张骞古城二期、钟楼老街北段、饶家营等5个片区1792套棚改项目。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大力整治交通拥堵、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力促城市管理更加规范智慧高效。持续优化县城、高铁沿线等重点区域环境风貌,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
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坚持项目支撑、产业带动、文化引领,按照差异化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抱团合力发展要求,结合镇域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基础,深入分析研判,明确发展定位和方向,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抓好柳林航空装备制造、董家营国际研学、桔园生态旅游文创等特色小镇建设,促进沙河营镇、三合镇融入县城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主题鲜明、产业集聚的特色小镇。持续加大柳林省级重点示范镇、桔园省级跟踪指导镇及上元观、五堵等县级重点镇建设,完善基础配套,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承载能力,争创中省特色小镇。
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围绕环境提升、景观打造、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四大工程”,加快2条美丽乡村风景线、22个市级示范村、110个县级重点村和138个“四村”建设,重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厚植新时代追赶超越优势。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发展全过程,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共建共享生态家园、美丽城固。
铁腕抓好污染防治。对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逐一建立整改台账、夯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措施、全面整改到位。坚持“刚性治标、系统治本”,启动新一轮“铁腕治霾·保卫蓝天”行动,持续推进“1+10”攻坚行动,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组合拳,下茬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严格落实“河长制”“路长制”和“水十条”,完成2017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陕飞公司垃圾填埋场污染治理和文川河水污染治理,加快实施3个镇垃圾热解气化工程、沿江5个镇污水处理PPP项目,确保境内水质达标。深入贯彻“土十条”,加快重点区域污染管控和治理,确保污染“零增量、减存量”。
强力推进生态建设。扎实开展矿产资源“三保三治”行动,确保秦岭生态安全。以山水林田湖草为重点,开展国土增绿行动,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城市增绿、土地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全年造林8000亩、“四旁”植树130万株、治理水土流失80平方公里、实施节水灌溉5000亩。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和失职行为。
加快绿色循环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抓好重点行业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能源利用低碳化改造、高耗水行业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构建节能、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全面落实工程、结构、管理三大减排措施,加大环境执法检查,顺利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持续扩大绿色消费。
(九)坚持改革创新驱动,激发新时代追赶超越活力。蹄疾步稳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新时代追赶超越激发内生动力、增添外源动力、释放潜在动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探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套标准管服务”,积极推广“最多跑一次”经验,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落实“证照分离”改革,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原则,加快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推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拓展“三变”改革模式,促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运行。稳步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登记工作,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任务。
深化社会领域改革。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着力淘汰落后产能、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改革创新发展、降低企业负债率和经营成本、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深化教育质量评估制度改革,促进各类教育内涵式、均衡化发展。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大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全民医保、药品供应等制度,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实施住房制度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水、电、气等资源要素价格市场化,均衡配置公共资源。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以建设省级创新型试点县为统揽,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建立一批产业技术联盟,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引进一批高新科技和高精尖人才,加大政用产学研合作力度,推动产业需求与科技成果无缝对接。推行“孵化+创投”模式,力争建立1个创新工场或创业孵化基地,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