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着眼工业突围,在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上实现新跨越 以“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为抓手,以打造制造强县为突破,深入实施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推进“1355”和“135”工程,全力促进工业突围。 加强载体建设。完善发展平台,开展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加快经开区路网、1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临庐产业园道路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杨桥食品工业园、鲖城皮革产业园、宋集工业物流园承载力,加大姜寨、迎仙、长官、滑集乡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形成特色工业产业集群。 壮大优势产业。升级传统产业,改造鲖城皮革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推进年产60万吨合成氨项目,建设“文王”曲酒基地,完成脱水蔬菜产业园及污水处理厂建设。扶持新兴产业,加快表面处理中心二期建设,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智能家电等高端制造,壮大珀韵电子等企业,新增电子企业20家。大力发展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等产业,打造现代中药产业加工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中药饮片及大健康产品、年产固体饮料1亿袋食品生产线等项目。 激发创新潜能。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培育认定省智能工厂2家、数字化车间5个以上,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30台以上。依托合工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临泉分中心,开展产学研精准对接,推进曲酒节能、亚泰包装二期、绿帝休闲食品等技改项目,力争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处,创建孵化器2个。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争创市级知名商标4个、市级名牌产品3个,省级著名商标3个、省级名牌产品2个,力争企业挂牌上市2家以上。 (二)注重统筹协调,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开创新局面 围绕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加大“四城同创”力度,在城乡融合发展上提形象、树标杆。 突出规划引领。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建成“多规合一”平台,开展县城规划区战略发展规划、工业用地节约集约与绿色发展规划、老城区交通功能提升及停车设施规划等编制。加强8个重点镇规划建设管理,完成2018年省级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 提高建设品质。积极建设海绵城市,围绕环境提升、功能完善、产业支撑总要求,加快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新建市政道路17条21.2公里,推进白沟、育才河等水系景观项目,大力整治黑臭水体,完善老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公厕19处,启动城市供热。加速推进杨空、顺河街片区等棚户区改造,完成改造9510户。开展电力主网建设,新建2个220千伏变电站、1个110千伏变电站。 提升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平台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向数字化智慧化升级。扎实开展交通秩序、市容秩序、立面整治提升行动。加强文明交通宣传,深入推进“安全五小工程”建设,整治交通违法行为,疏通国省道及城区12条重点道路交通堵点,切实消除交通安全隐患。科学划设停车场和公厕,加大清扫保洁、管养维护力度,提高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着力解决乱停乱放、人车混流等突出问题,加大违规停放机动车辆整治力度。严控噪声扰民、施工扬尘和渣土运输抛洒,持续开展户外广告、露天烧烤、市场秩序专项治理。 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启动8个重点城镇和30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加快推进2017年度13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10个省级中心村及50个市县自建村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十个一”工程,完成“八大改造”,努力打造杂技、钓鱼、花卉、射箭等一批特色小镇。以中心村巷道和农民广场建设为主线,高标准建设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 (三)围绕乡村振兴,在推进农业转身上取得新进展 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推进融合发展。打造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创建国家级高科技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个,建设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0个,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完善农产品营销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就地加工率,新增规模以上农业加工企业5家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建设田园综合体2个。加快中原牛羊大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持续推进“2611”行动计划,新建规模牛羊养殖场160个。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60个,发放“劝耕贷”1.2亿元以上。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打造农业物联网小镇1个以上。 实施绿色增效。以绿色环保理念打造种养加生产体系,推动农业企业、食品加工业标准化生产,提高经营主体品牌意识,创建“三品一标”10个以上。充分发挥皖西北综合试验站带动作用,加强与安农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推动院士工作站挂牌落地。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系统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争创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67万千瓦,完成土地深翻3万亩试点及土地深松20万亩工作任务,农机大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