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和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申报国家、省级科技项目8个、专利50件。大力实施教育“双安工程”(4),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完成合格学校建设任务,一中教学综合楼全面竣工,思源学校建设稳步推进,新建教师周转房206套,对8所学校学生宿舍、厕所、浴室等配套设施进行改造,15所中小学实施操场跑道“土改塑”(5)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稳中有升,高考二本以上录取率排全市第二。民族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中心建设进展顺利,民族文艺调演节目荣获省、市金奖,入列湖南省“三区”(6)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受援县;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45个,新建市民晨练点26处,参加省、市少数民族运动会均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1%。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启动县中医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实施应急指挥中心、120急救中心改造工程,建设乡镇卫生院住院综合楼6座,新建卫生公租房296套,新增标准化村卫生室36个。继续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全面推进“诚信计生”建设,基本完成诚信计生村创建,在全国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广获好评。民族特色村寨创建成效良好,凉伞冲首村、贡溪天井寨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冲首村获评“湖南省首届美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凉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在全省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推介。60周年县庆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到位县庆资金4865万元,主会场、五馆一中心(7)、主接待宾馆等30个县庆重点项目进展良好,文艺汇演、60周年成就展等筹备工作全面展开,广泛开展“写新晃、画新晃、唱新晃、拍新晃”主题宣传活动,全县上下参与县庆、支持县庆的氛围越来越浓。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新晃”创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四级综治维稳组织网络和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民调满意度上升到全省40位,继续保持省级平安县称号。加大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落实“九打九治”(8)打非治违(9),全年无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狠抓信访调纠、人民调解工作,及时办理信访案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2起。积极开展“法治县”创建,深入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顺利通过“六五”普法验收。征兵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有新成效,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民兵综合训练场迁建项目如期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得到加强;老龄老干、妇女儿童事业有新发展;统计、物价、移民、水文、人防、史志、档案、对台、住房公积金、保密、通信、保险、盐业、消防等工作有新加强。
——转作风,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坚持“四风”突出问题整治常态化,严肃查处“四风”违纪问题。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一进二访”活动,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坚持民主议事制度,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网络政务服务,办结网上信访213人次;“12345”县长热线诉求事项处置率100%。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完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加强。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充分吸纳政协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8件、政协委员提案48件,办结率100%,满意度分别为90.3%、94.6%;密切与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充分吸纳各界人士的建议意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强化政府督查和行政监察,政府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改革中抓机遇,在困难中求发展,各项工作成效明显。这是县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凝心聚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各级各部门和人民团体,向县人武部、驻晃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和在晃省、市属单位,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和所有关心、支持新晃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2015年工作,成绩令人鼓舞,发展好于预期。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二、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园区缺乏大项目支撑,企业开工不足,生产经营艰难;农业品牌优势发挥不足,规模效益有待提升;财政持续增收乏力,收支平衡难度较大,保运转、保发展、保民生的压力仍然很大;一些部门权责脱节、效率不高等问题和消极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政府工作与群众期望还有不小差距。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谋划“十三五”,奋力新跨越,全面建成侗乡小康社会
(一)“十二五”目标任务完成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年砥励奋进,五年辉煌历程。五年的奋力拼搏、改革发展,收获了“十二五”丰硕成果,开启了富民强县新篇。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0.9%;公共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5倍、1.74倍,年均分别增长20.13%、22.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倍,年均增长2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3%、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1%。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工业主导地位明显加强。入列省级工业集中区以来,园区建设取得突出成效,水、电、路、讯及标准化厂房、保障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加快向园区集聚,矿产品精深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金属材料等产业规模化水平大幅提升,规模工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1.5亿元提高到15.09亿元。镇园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快推进。新晃黄牛、右旋龙脑樟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量增加、规模提升、带动力增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7.4亿元增加到14.2亿元。第三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商贸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城乡商贸网络日臻完善;金融支撑更加有力,存款余额突破40亿元大关,贷款余额突破20亿元大关。城乡建设实现新突破。城区面积从2010年的5.5平方公里增加到6.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3.4%提高到34.4%;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实施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建成一批美丽乡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农网改造、乡村清洁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观。交通环境大幅改善,迈进高铁时代,县内公路通达率、通畅率分别为100%、91.6%。生态功能持续增强,通过全国生态示范县验收,入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达69.09%,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居全省前列。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文教卫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并逐步向农村延伸。五年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600余个,53861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建设保障性住房1881套,改造农村危房6889户;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
“十二五”期间,我们付出了辛勤劳动,收获了诸多荣誉: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青少年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平安县”、“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先进县”、“全省推进教育强县建设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村改革先进县”、“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全省消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全市平均水平,市对县绩效综合考核连续三年排全市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