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河南省)2017年济源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济源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287 发布时间:2017-12-01 08:26:19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 二○一七年六月十三日在济源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济源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宇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2016年,我们认真贯...
  0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各位代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不懈追求。新一届政府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和全市人民一道,经过五年奋斗,让济源的经济更加强盛,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  0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2017年工作建议  0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对于实现五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根据《济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以内,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定任务。保持“一高于三同步”,即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发展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同步。十大专项行动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九个重点工作项目加快推进,六大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0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围绕上述目标,建议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0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突出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产业层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着力稳定经济增长,打好产业转型发展攻坚战,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0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是做强做优工业。强化支柱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以“三对标四提高”为抓手,调强制造能力、调优产业结构、调长产业链条,着力提升工业竞争力。推动六大产业集群发展。今年重点实施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75个,力争完成投资220亿元以上。有色金属产业以循环规模发展为重点,加强技术改造,提升工艺水平,推动金银产业深加工;引导豫光、万洋、金利组建决策共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产业联盟,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基地,打造全国绿色铅都。重点实施豫光金铅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再生铅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等项目。装备制造产业以高端整机制造为重点,围绕智能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等,引进培育整机制造企业,承接关联配套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大型机械设备关重件、大规格精锻件、铸管模、基础零部件,推进矿用电器产品高端化。重点实施万道捷建装配式绿色建筑配套、中国煤科产业园等项目。钢铁产业以优化产品结构为重点,扩大优特钢、特种钢、汽车用钢生产比重,向高端用钢领域升级,打造优特钢生产基地;推动钢产品向轴承、螺丝、钢丝绳等产业链下游延伸。重点实施中原龙鑫轴承套圈和凿岩钎具、巨力钢丝绳二期扩建等项目。新能源汽车以壮大规模为重点,推动力帆新能源汽车与我市钢铁、玻璃、铅酸、模具等产业紧密对接,建设全省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重点实施新能源汽车VV电轿、美国江森自控蓄电池、武山新能源新型动力电池等项目。化工产业以强化技术创新为重点,加强煤化工、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三大领域技术创新,拓展精细化工新领域,打造立体循环化工产业链。重点实施金马能源LNG、铝酸钙粉等项目。食品工业以培育知名品牌为重点,突出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推动中沃、优洋、丰之源等食品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培育抗风险、竞争力强的优质企业,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实施中沃碳酸饮料、丰之源核桃深加工等项目。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脱困。坚持“一企一策”,启动大河面业、暖煌电暖、河南一家亲等14家首批脱困企业帮扶,重点从政策、资金、市场上予以倾斜,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增加助保金贷款额度和铺底资金,鼓励企业重组整合和转型升级,确保首批脱困企业稳健发展。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和服务性制造,新增相关领域试点示范2个以上。  0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是做大做亮服务业。加快壮大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两大主导产业。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打造“一山一水一精神”品牌,实施旅游精品创建、乡村旅游倍增、旅游服务提升、文化产业园建设等工程,推动王屋山—济水源争创国家5A级景区、小浪底北岸新区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引导乡村旅游规范发展,加快融入“万里茶道”旅游线路,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增长10%、15%以上。规划建设南部综合物流园、北部保税物流园、东部物流园,完善交通物流平台,积极拓展农村物流市场。改造提升商贸流通、房地产两大传统产业。新建改造商品交易市场、新型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推进有色金属现货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发展主题酒店、客栈民宿、快餐团餐等新型业态,注重打造特色街区。优化商品住房供给结构,推进存量房转安置房和棚改货币化安置,引导房地产企业从开发销售向租售并举模式转变,探索发展租赁型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等跨界地产。培育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健康养老、居民和家庭服务四大新兴产业。壮大金融主体,强化金融集聚,增强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实施“互联网+实体经济”行动、电子商务推进计划,加快虎岭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积极融入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试点城市,力争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亿元。统筹推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养老服务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建设规模化、连锁化养老机构。以家政服务、社区照料、家庭配送等为重点,建设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  0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是做精做特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优化提升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扩大优质小麦、优质奶牛、优质果蔬、十字花科蔬菜制种等产业规模,提升农产品“品质、品相、品牌”,推动农产品供给端向差异化、绿色原生态化、旅游商品化转变。大力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加快推进4.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产量,确保主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应。持续壮大8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力争年销售收入突破250亿元,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家以上。争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蔬菜种子质量安全示范区、省农业保险创新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把“一园三带十农庄”作为农旅融合发展的重点,突出观光体验休闲功能,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扶持发展富硒农业、有机农业,提高农业的多样性、观赏性、体验性。规划发展沿路、沿河、沿山观光农业,念好“山水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建设“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促农、农旅融合”的农业主题观光园。强化市场化运作,以槐花节、菜花节、樱花节等美丽乡村文化旅游节为载体,全方位、多角度推介我市农旅品牌。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重点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连接国内外市场、覆盖生产和消费的信息网络。  0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是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方面,完成120万吨煤炭产能退出任务,全面取缔“小散乱污”企业,防止已化解过剩产能死灰复燃;积极做好资产债务处置,妥善安置分流职工,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去库存方面,通过调控土地供应、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扩大公积金受益覆盖面等手段,增强住房消费吸引力,完成商品住房销售50万平方米以上。去杠杆方面,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实施兼并重组、债务重组、重整重组,优化负债结构,逐步降低杠杆率。降成本方面,通过企业先租后让、只租不让等方式使用土地,继续扩大企业直供电范围,降低要素成本。清理中介服务事项,降低中介服务收费,降低交易成本。创造条件鼓励企业更多采用铁路运输,降低运输成本。清理涉企收费,简化项目审批,降低管理成本。补短板方面,重点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短板。  0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突出产城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发展。以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强城乡统筹协调均衡发展,确保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更高起点彰显城乡一体化发展特色、更高质量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0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是全面启动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政策举措,统筹要素资源,强力推动各项改革建设任务。创新产业集聚区运营体制机制,理顺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赋予集聚区更多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快科技研发、集成配送、仓储加工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积极承接龙头企业和全产业链转移,力争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1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100亿元;鼓励产业集聚区争创“省字号”“国字号”。编制空间发展布局规划,提升产城融合发展核心区综合承载和人口集聚能力,打造沿南太行生态旅游发展带、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发展带,谋划推进济水文化小镇、王屋山福源小镇、连地康养小镇、那些年·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探索创新中小城市空间规划管控、新型城市综合发展、行政区与功能区管理套合等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产城融合内生动力活力,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