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七年六月九日在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漯河市人民政府市长 蒿慧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6年及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去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持续深化六项重大攻坚,“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 ——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三项重要指标突破千亿元大关。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分别达到1077.9亿元、1060.4亿元和1043.2亿元,漯河经济社会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我们的家底更加厚实。 ——多数经济指标增速保持或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6.7%、12.4%和8.1%,均居全省第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居全省第4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3%和27.1%,居全省第1位;我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综合排序中名列第8位,比上年前移2位。 ——环保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下降,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90天,比上年增加40天,比全省平均水平多增加26天,7条省控河流断面水质全部实现稳定达标。 ——脱贫攻坚年度目标圆满完成。贫困人口识别精准率和群众满意率均在95%以上,全年有2.6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54个村退出贫困村,我市在全省脱贫工作成效考核中居第2位。 尤为振奋的是,我市在国务院开展的贯彻中央重大政策措施第三次大督查中再次受到表扬,成为全省唯一受到表扬、全国唯一连续两年受到表扬的城市,漯河在全国的影响力持续提高。 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稳增长、保态势,发展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加强经济运行过程管理,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出台支持工业经济健康发展30条政策措施及10个配套方案,深入实施“工业1351工程”,持续深化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3%,居全省第2位。扩大有效投资,155个市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我市在全省重点项目建设综合考评中居第2位。大力推进开放招商,成功举办第十四届食博会等招商活动,引进了一批支撑当前增长的大项目、引领未来发展的好项目、有望形成新产业的龙头项目、带动出口的外向型项目,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漯河查验区业务量居全国内陆肉类口岸首位。 (二)调结构、强供给,发展的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切实抓好“去降补”,全市共清理“僵尸企业”1578家;商品房销售320万平方米,增长105.1%,商品房去化周期由24个月减少到12个月,比全省平均水平少3.9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库存连续9个月下降;降低企业各项费用近3000万元,为小微企业减免税收6509万元;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0.1%,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积极推进产业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1%,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千亿食品产业集群成为全省重点产业集群,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保持全省“十强”地位;快递业务量增长近1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电商交易额增长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稳中调优,新建高标准粮田10.1万亩,玉米种植面积调减14.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76.9万吨,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生态农业和生态畜牧业发展、生态林业建设、农业机械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培育了一批创新企业,建设了一批创新平台,实施了一批创新项目,新创中国驰名商标、河南省著名商标12件,专利申请量1471件、增长26.7%。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清理规范了市级83个执收单位的366个收费项目,新登记企业5219户、增长31.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大头落地;国有企业、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文化体制、户籍制度、供销社等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三)补短板、促统筹,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县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2所,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河南工业大学漯河工学院成立,结束了我市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城市展示馆主体工程完工,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建设稳步推进,新建改扩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16个,成功承办16项省级以上体育赛事;市中心医院西城区分院、市二院新门诊病 房综合楼、市六院病房楼和临颍县、舞阳县中医院新门诊病房楼、召陵区疾控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13个医学重点学科通过省级评审,特色专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城市公立医院改革顺利启动,药品零差率销售顺利实施;新农合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防、气象、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工作取得新成绩;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事业得到新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23%,比上年提高1.69个百分点;城建重点项目扎实实施,龙江路改造、太白山路贯通、牡丹江路路桥建设等重点路桥工程加快推进,人民路澧河桥加固整修工程竣工,解放路沙河大桥建成通车,一批城建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居全省前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持续实施蓝天、碧水和乡村清洁工程,制定出台“1+9+12”环保攻坚政策体系,在全省率先开展环保观摩活动,省里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深入推进林业生态市建设,完成造林面积2.1万亩,市区新增绿化面积118.2公顷。 (四)惠民生、增福祉,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加大民生投入,全市财政民生支出133.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2%,省定、市定民生实事较好完成。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争取和安排扶贫资金1.5亿元,全面实施产业发展、转移就业、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扶贫措施,加大对低保户、五保户和困难群众的社保扶贫和救助扶贫力度,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万人。持续加强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水平、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全面提高。首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顺利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新建农村幸福院79个。全年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6亿元,惠及19.8万名困难群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港澳、对台、援疆等工作健康开展。军民融合深入发展,驻漯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地方发展作出了新贡献,我市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安全生产形势平稳,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加大,平安漯河建设深入推进,信访、社会综合治理、应急管理、金融风险防控继续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市人民安居乐业。 (五)讲政治、守规矩,政府治理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守政治纪律,恪守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建立市政府常务会议政治学习制度,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自觉接受各方监督,省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及748件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结;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对11个单位开展了审计;组织16个单位主要负责人接受网友在线访谈,扎实开展涉企科室评议等活动。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办理市政府行政复议案件46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公开各类政府信息1.7万余条。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市委贯彻意见,扎实开展“四项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活动,政风行风持续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