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2月7日在南涧彝族自治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长 王绍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届政府工作回顾 2013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县十一届人民政府在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全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我们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主动作为,综合施策,持续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6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92044万元,是2012年的1.46倍,年均增长9.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143万元,是2012年的1.1倍,年均增长2.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0002万元,是2012年的1.62倍,年均增长12.82%;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95647万元,是2012年的3.99倍,年均增长41.2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432万元,是2012年的1.63倍,年均增长13.01%;实现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493260万元和426483万元,分别是2012年的1.84倍和1.51倍,年均分别增长16.41%和10.78%。 (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根本,财政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达47.56亿元,投入民生领域的资金比例达到82.43%,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预计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01元,是2012年的1.89倍,年均增长17.22%。预计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13元,是2012年的1.51倍,年均增长10.8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4.4:1缩小为3.5:1,贫困人口减少28772人。城镇新增就业558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8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全县累计供应商品房6000余套,实施易地安置建房1535户,完成危房改造1.65万户、棚户区改造6385户、1368户居民入住保障性住房。全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累计投入教育事业资金13.94亿元,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61个,新建、扩建、加固校舍18.83万平方米。义务教育巩固率从91.1%提高到92.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建成“山村幼儿园”56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由41.28%提高到75.46%。在全州率先免除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普通高中阶段学杂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76.8%提高到85.4%。职业教育特色化办学成效明显。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扎实开展,建成科普示范基地10个、科普示范村8个。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累计投入医疗卫生计生事业资金6.94亿元,建成宝华、拥翠、乐秋卫生院业务用房及无量保平等37个村卫生室。城镇医保参保率达100%,新农合参合率达99.3%。“全面两孩”政策得到落实。清华大学、上海宝山区对口帮扶支援工作成效显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获得免费治疗。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39%。3.79万名城乡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累计发放低保金2.5亿元。兑付各类救灾救助资金4725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7万余人次。建成6个中心敬老院、6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5个农村幸福家院、73个老年活动室,全县养老床位达593个,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高龄健康等补贴2191万元,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三)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坚持把项目带动和投资拉动作为工作重点,累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4.4亿元,先后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项目。县城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新建和改建县城环城路、金龙路、振兴路等市政道路32.87公里。涧南公园、涧北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综合档案馆等一批市政配套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68平方公里,新增绿地49万平方米,城镇化率从30.78%增加到36.7%、绿地率由27%提高到35%,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县城。乡集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公郎和宝华中心集镇建设全面完成,沧东和居、宝华商贸城等新区开发顺利推进,公郎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集镇、省农业型特色小镇。新农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02亿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35个、整村推进项目98个、“一事一议”项目206个,重点村、中心村、示范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项目34个。累计安装乡村路灯6145盏。庚元平掌、灵宝山等移民集中安置点建成入住。南涧镇向阳村等5个村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公郎回营成功申报省历史文化名村。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实施了农村公路建设“三年攻坚战”,出台村组扶贫公路提级改造“345”奖补政策①,累计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800公里,全县通车总里程达3371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93.75%。县城二级客运站主体工程完工,81个农村客运招呼站建成投入使用。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48亿元,乐秋河水库、汉江河水库完成大坝封顶,荨麻箐水库建设和小水井等3个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新建安全饮水和“五小”水利工程1万余件,全县水利化程度达57%。能源、信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建成10千伏线路134公里、35千伏变电站1座,行政村全面通宽带。 (四)产业培育发展趋于合理。我们坚持把结构优化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和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从28:38:34调整为26:31:43。高原特色农业巩固提升,粮食产量从11.11万吨增加到12.29万吨、年均增长2.6%,农业总产值从16.84亿元增加到23.9亿元、年均增长9.1%。“一片烟、一杯茶、一个核桃、一头牛、一只鸡、一棵药”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累计实现烟农收入9.37亿元、“两烟”税收3.15亿元。茶园面积稳定在11万亩,荣获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和重点产茶县。泡核桃面积发展到80万亩。无量山乌骨鸡养殖规模达380万只,肉牛养殖规模达11.74万头。种植灯盏花、三七、重楼、红花等中药材2.6万亩,通过“云药之乡”认定。吉兴、云宏等2户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社,凤凰沱茶、红云核桃等4户企业被评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3亿元、年均增长10.11%,非电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从1.79亿元增加到4.06亿元、年均增长22.81%。完成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建成标准厂房7万平方米,灯盏花精深加工、无量山乌骨鸡加工等项目先后建成投产,园区入驻企业达28户。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7户,红云核桃、凤凰沱茶等5户企业产值突破亿元。“土林牌”茶叶成功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强化招商项目推介和落地,州外到位资金46.48亿元,是2012年的3.1倍,年均增长32.5%。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旅游文化为主的服务设施项目完成投资3.6亿元,建成旅游栈道步道17公里、旅游公路85公里,跳菜村—土林—无量塔景区基本建成,阳光酒店投入运营。无量山樱花谷成功创建为3A级景区、被评为全国茶乡之旅特色路线,宝华虎街等9个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②,无量德安入选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全县旅游业总收入达9.48亿元,是2012年的2倍,年均增长18.7%。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行业健康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0.89亿元,是2012年的1.84倍,年均增长16.4%。 (五)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有效。我们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长期战略,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实施柴改煤电气、杨善洲纪念林、万棵树苗进农家等生态工程。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节柴灶和太阳能热水器6952个。栽植各类树苗80万株,完成造林、育林、森林抚育、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7.6万亩。实施森林管护182万亩、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95万亩。森林防火工作保持平稳发展。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3%。“三清洁”取得阶段性成效,累计建成垃圾池和焚烧池1757个、公厕207座,累计清理河道、公路7700多公里,创建了21个州级“三清洁”示范村。成功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6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③,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