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田运栋
现在,我代表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县战胜多重困难和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扣主基调、主战略,大力推进“四化同步、一业振兴”,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全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县地方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21.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9.6亿元,年均增长15.4%;人均GDP从6632元增加到19547元,年均增长17%;财政总收入从1.59亿元增加到6.26亿元,年均增长3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14亿元增加到3.05亿元,年均增长21.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3.28亿元,年均增长30.5%;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2.85亿元、53.32亿元,年均增长22.2%、2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796元增加到21760元,年均增长1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223元增加到6834元,年均增长16.2%。全县从省市靠后位置上升到全省47个非经济强县第26位、全市第4位。
——五年来,全县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完成县城第四轮和17个乡镇第三轮总体规划修编;完成汤山、中坝、河坝行政区划调整;《石阡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复。建成福天领秀城、温泉大道、中坝旅游快速通道、河滨健康主题公园等重点项目。本庄列为省级示范小城镇,白沙、聚凤列为市级示范小城镇。建成坪洋寨、坪望等美丽乡村。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增加到17.94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39%。抢抓全省交通“三年大会战”,完成交通投资134亿元。安江、思剑高速建成通车,石阡至大龙高速开工建设,石湄高速启动规划设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09.4公里,石阡进入“高速时代”。建成县级综合一级客运站、5个乡镇客运站。开工建设西外环、城北快速通道、聚凤连接高速互通等城镇快速干道。加快推进国省县乡道建设,全县公路里程达3293公里。抢抓全省水利“三大会战”,完成水利投资11亿元。建成花山水库;完成县城二期、本庄、龙塘污水处理工程;完成中坝河西、花桥冷水坝等8条中小河流治理和大坝水库、沙塘水库等6座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完成山洪沟治理21条;完成石固、本庄、白沙等集镇和228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8.5万人饮水安全。成功争取到小流域治理专项县和坡耕地治理重点县项目。木瓜溪、獐子沟、杀牛冲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快速推进,基本农田保护不断加强。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6个,解除1.2万人地质灾害威胁。完成农网改造、城区电力双回路建设;建成大顶山风力发电项目。集镇4G网络、邮政所、农村广播电视等实现全覆盖。
——五年来,全县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现代农业稳步提升。完成全县农业园区、精准扶贫特色产业规划编制,建成5个省级、10个市级、10个县级农业园区;五德精品水果示范园、龙塘苔茶示范园获五星级园区。培育壮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4个、市级40个、县级56个,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37个,和记食品获全省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称号。茶园面积稳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石阡苔茶获“中国驰名商标”,建成全省首家苔茶研发基地;成功引进中粮集团落户我县。完成烤烟收购47万担,实现税收1.2亿元。工业产业提质增效。立足石材、矿泉水、茶叶、特色食品、中药材五大优势资源,大力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开创“飞地经济”新路,县内县外园区入驻企业达58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47亿元;全县规模以上企业39家,工业总产值从5.42亿元增加到27.16亿元,年均增长20%。大关酒业、武陵矿业、恒源矿业、越佳工贸、新华机械等重点企业建成投产。获“中国石材(石阡)产业基地”称号。第三产业异军突起。成功申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成石阡电子商务产业园、贵州电商云石阡特色馆、邮政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135个电商服务站点。组建10家国有投融资公司。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63个。第三产业增加值从8.92亿元增加到29.38亿元,年均增长21%。
——五年来,全县文化旅游增创新优势。依托温泉、佛顶山、鸳鸯湖、楼上古寨等独具特色、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和民族文化,投入资金110亿元,成功打造夜郎古温泉和佛顶山2个4A级旅游景区、武陵桃园3A级旅游景区、中坝温泉小镇、白沙邱石冥文化公园等景区景点。成功承办铜仁市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成功申报中国香果树之乡、小龙河省级湿地公园、五峰山省级城市森林公园;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通过验收,佛顶山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营造林9万亩,石漠化治理35.6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245平方公里,荣获“贵州省绿化模范县”称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1.49%,居全市第二。开通“微石阡”“石阡旅游吧”等新媒体平台,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车站码头等人群聚集地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石阡,极大地提升了石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夏可养生、冬可避寒、四季休闲”的慢生活体验区初步成型,旅游业井喷式增长,实现旅游收入78.74亿元。
——五年来,全县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4+2”突破工程,投入教育发展资金12.89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2所,山村幼儿园实现全覆盖;新建成第三高中和第二初中,整体搬迁民中、职中等5所学校,石中、民中成功创建省级二类示范普通高中和省级科普特色示范学校。新增教师1062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87.78 %,“新两基”目标提前实现。卫计事业全面提升。完成县医院综合大楼等项目建设;启动县级公立医院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县直公立医院远程会诊全覆盖。县医院和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妇计中心获“全国优秀计生机构”称号。全面落实两孩生育政策,累计兑现计生利益导向资金2119万元。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完成万寿宫古建筑群、府文庙、楼上古建筑群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保护、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复原和红军长征石阡陈列馆建设;建成全省第一个县级综合性非遗博物馆、国标体育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02个“农家书屋”、92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和一批农村文化体育设施。石阡仡佬木偶戏、毛龙、说春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仡佬情歌、茶灯、敬雀节等9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名录。成功举办贵州石阡毛龙节暨全国舞龙大赛、中国乒协会员(石阡站)年赛、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等赛事活动。
——五年来,全县民生保障得到新改善。紧扣“大扶贫”战略行动,围绕“33668”“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出台1+10配套文件,以“六项小康行动”为抓手,开展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统筹做好扶贫规划,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九大工程”,减少贫困人口10.0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4.39%下降到16.52%,完成整县及14个乡镇“减贫摘帽”。创新探索“精扶贷”和“先建后补”扶贫新模式,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托管、入股分红等模式,让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发展,真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社会保障全面落实。全县财政民生支出86.1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6.2%。发放各类救灾救助资金8153万元、救灾救济粮4690吨,城市、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年5808元、3060元,新农合参合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落实医疗救助26.36万人,发放医疗救助金8100万元。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7.8万人,发放农村养老保险金1.92亿元。完成保障性住房7505套、农村集中建房2100户、农村危房改造40749户、生态移民搬迁2903户、易地扶贫搬迁2233户,城镇新增就业1.9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6%。完成公共资源交易55.5亿元,节约财政资金6.6亿元。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扶持小微企业484户。贵州银行、贵阳银行等入驻石阡,助农取款“村村通”网点实现全覆盖。 ——五年来,全县信访维稳取得新成效。全面深化信访体制改革,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创新信访“五步工作法”,着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722批5501人次,受理集体访194批2352人次,办理县长热线、电子信箱435件,办理中央、省、市交办件483件。深入推进平安石阡建设,完善治安防控网络,全力推进“天网”工程,积极防范和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共立案侦破刑事案件2660起,打掉犯罪团伙52个,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591人,破获命案15起,命案侦破率100%。大力开展“无毒害”创建和反邪防邪工作,连续14年保持全省“无毒害”创建工作先进县,连续10年保持“无邪教县”,被中央610办、人社部联合授予“全国防范和处理邪教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今年10月1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上指出:“石阡通过开展无邪教创建活动,形成以精准扶贫为统领,以治愚反邪为抓手的工作模式,已连续五年无新增邪教人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事故频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测评位居全省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