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7年1月11日在舒城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秀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和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舒城绿色发展,奋力崛起的重要时期。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抢抓全国政协机关、省政协机关扶贫联系舒城等重大机遇,按照“大目标、大提升、大项目、大转变”的总体思路,“金三角”和“绿三角”的发展布局,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113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72亿元,年均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35亿元增加到52亿元,年均增长13%;财政收入从8亿元增加到16.6亿元,年均增长15.6%;固定资产投资从53亿元增加到157亿元,年均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2亿元增加到79亿元,年均增长15.1%;进出口总额从0.7亿美元增加到1.2亿美元,年均增长10.5 %;存款余额从152.5亿元增加到341.7亿元,年均增长17.5%;贷款余额从90.8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年均增长13.9%。2016年1-11月,我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7项指标的增幅,位于全市第一,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9.9亿元,增长122.5%(高于全市112.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2.7亿元,增长63.3%(高于全市56个百分点),经济社会稳定健康较快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坚持绿色发展总取向,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次产业结构由22.1:44.8:33.1调整为19:44.4:36.6。加快两新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提升,成功引进了华夏幸福、沃特玛新能源、胜利精密、快乐蜂食品、必斐艾食品等一批境内外大项目,成功创建省级出口童车质量安全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05家增加到15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由40家增加到75家。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87个。舒城小兰花茶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连续4届获得北京国际茶展金奖。粮食储备能力由1.8万吨提高到4.8万吨。袁隆平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连续3年刷新“低海拔地区水稻单产新记录”,桃溪现代农业示范区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万佛湖滨湖公园、游客接待中心、龙河口水库纪念馆、万佛山晓小路升级改造等重大项目建成使用,万佛湖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万佛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加快发展,“互联网+”快速兴起,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5亿元,成功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电商消贫十佳县”。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176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谋划实施了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013年启动实施的16项重点工程,经过三年多的持续推进,已经累计完成政府性投资158亿元。全长127公里的三条国省干道全面升级改造,建成全长31.28公里的县城外环,形成“一环五射”的交通大格局。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657.8公里,实现了乡乡通三级公路、村村通水泥路。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加快,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5.2平方公里。突出规划引领,中心城区控规实现全覆盖,乡镇总体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开展县城建设三年提升行动,实施了市政路网、地下管网、环境治理、防空地下室、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27.4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超过20万。出台加快小集镇建设意见,实施“六个一”工程,建成标准居住小区91.8万平方米,完成集镇建筑立面改造29.8万平方米,新增休闲广场31万平方米,万佛湖、杭埠入选新一轮全国重点镇。全面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扎实推进,茶谷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取缔非法废旧塑料加工户184户,淘汰改造燃煤小锅炉129台,完成10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退出、万佛湖7603只网箱拆除等艰巨任务,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验收。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县乡两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全面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至165项,精简比例为41.5%。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精准下放权力助推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等职责整合、体制调整顺利完成,公车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累计招商到位内资323.3亿元、外资3.8亿美元。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累计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8130多户。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确权面积94.2万亩,登记颁证23.9万户。加强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流转土地34.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5.3%。创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机制,首创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社会化物业养护试点。深化财税金融改革,设立了1亿元中小企业过桥资金,农合行成功改制农商行,财政全资的金龙担保公司、金龙小贷公司组建运营,建筑、房地产、金融、生活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取得重要突破,二中、三中、实小、三小等160多所学校(含教学点)完成整合任务,基础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县职业教育集团、县职业学校成功组建。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年均增长9.9%。民生工程不断提标扩面,财政大类民生支出从20.2亿元增加到36.1亿元。投资近亿元,每年财政补贴2800万元,推行“财政兜底、一元普惠、城乡一体”的民生公交模式,获交通部肯定和推广。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成功注册“周瑜故里”商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建设全部完成,“两馆一站”全部免费开放。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大病和应急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7826套,棚户区改造7873户,农村危房改造14010户。解决了62.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成功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核,总投资4.7亿元、1000张床位的县医院新区投入使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看病难、看病贵”得到缓解。脱贫攻坚力度不断加大,扶贫对象识别、政策体系和帮扶措施更加精准,9.1万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 社会建设开创新局面。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经受住了“6.30”特大洪灾、“11.08”爆炸事故的重大考验。切实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深入推进信访制度改革,按照“三个不欠”(不欠经济帐、不欠政策帐、不欠法律帐)的原则,着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积极推进110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治安监控点640个,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全面加强社区矫正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关工、老龄、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统计调查、防震减灾、科普、档案、供销、地方志工作进一步提升。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不断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建设取得新进展,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不断巩固。 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活动,深入抓好巡视、审计反馈意见整改落实。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共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392件,政协委员提案455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规范执法行为,畅通行政复议和行政调解渠道,全面完成“六五”普法工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大力实施“三查三单”制度,推行政务中心县领导带班和部门领导坐班制,建立盘点销号、跟踪督查、绩效评价一整套机制。加强政府权力运行监管,深化政务公开,强化行政监察,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严格财政资金、公共资源交易和国有资产监管,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机关作风明显好转,政风行风深得民心。 各位代表,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一年来,面对特大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我们沉着应对,团结拼搏,砥砺奋进,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十三五”开局良好。一是抓工业兴实体。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抓好“去降补”五大任务,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投资60亿元,增长20%以上。以胜利精密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以沃特玛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以三乐童车为龙头的儿童用品,以快乐蜂为龙头的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竞争力增强。进一步健全完善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7.6亿元。列入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46个,在建招商项目81个,实际到位资金61亿元。畅通金融渠道,扎实推进“4321”银政担合作,开展税融通业务,全年新增贷款20.7亿元,实现直接融资16亿元。城投公司15亿元企业债获批发行。二是抓农业夯基础。积极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全年粮食总产40万吨,蔬菜产量45.8万吨。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92家(其中省级22家、市级80家),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5家、市级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19家,家庭农场306家,带动农户15万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三是抓城乡促协调。大力推进征迁工作,征用和收回各类土地10412亩,征收房屋5689户101.4万平方米。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开工建设新自来水厂,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新建污水主支管网20.9公里,建设市政路网55.2公里,改造老旧小区28.1万平方米,竣工棚改及安置房35.6万平方米,结建防空地下室3万平方米。集形象宣传、成果展示、学术交流于一体的规划展览馆完成布展,成功对公众开放。统筹推进茶谷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完成国省县道沿线村组以及美丽乡村示范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建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8.5%。四是抓转型调结构。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努力发展生态旅游,全年接待游客4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1.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48.2%,顺利通过省级森林城市验收,完成节能减排年度控制目标。五是抓扶贫建机制。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构建了“1+20+N”的政策体系,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1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17%。建设村级光伏电站32个、户用光伏电站3085个,装机容量1.3万千瓦。完成6772名水库移民避险解困工作,发放购房补助1.3亿元。六是抓民生促和谐。大力实施35项民生工程,投入20.2亿元,其中县财政配套2.4亿元。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提高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78件,城镇新增就业7644人,新开通镇村新能源公交11条,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