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甘肃省)2016年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460 发布时间:2016-12-30 20:41:06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5月27日在武威市凉州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长 朱星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
 
七、着力强化民生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财政支出达到52.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7%。城镇新增就业12436人、创业1475人。实施“全面改薄”项目,新建改扩建校舍4万平方米,撤并学校143所,消除D级危房15.31万平方米。和平街小学新建项目进展顺利,武威一中迁建提升工程、新城区第一小学建设有序推进,区职业中专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校评估验收。实施高中招生城乡一体化,均衡配置优质高中资源,高考综合录取率达到80.91%。分区域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级诊疗有序推进。恶性肿瘤高发区防控模式示范项目全面完成,乙肝防治示范区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健全完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人员伤残津贴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7.71%,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8%,新农合参保率达99.8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增加到人均4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达到5160元/年。建立“欠薪黑名单”制度,依法查处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省列23件、市列1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各位代表,项目工程实物实体和法定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是凉州历史上建设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的时期,也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社会治理成效最突出、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凉州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艰辛努力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民团体、驻凉部队、武警官兵、中央省属驻凉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凉州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足、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二是市场主体总量较少,缺少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能够支撑产业发展壮大的大项目、好项目和品牌产品少。企业效益不高。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经营效益还没有达到预期;部分项目虽已建成但仍未投运或运营不正常。三是城乡基础设施依然滞后,城镇化水平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相对较低。乡村路况较差,末级渠系配套不完善,电网输出配套程度低,通讯条件仍较落后。新型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不够到位,群众筹资渠道单一,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入住率较低。农村急需改造的住房存量大、任务重。四是缺水少林、生态脆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刚性约束趋紧,用水矛盾突出,节水、治沙、造林任务重,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压力大。城乡环境整治还须付出艰辛努力。五是全区尚有40个贫困村43419名贫困人口未实现脱贫,贫困片区基础设施差,贫困户无棚无林无产业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实现整体脱贫任务紧迫。六是社会事业发展总体水平低,公共服务供给主要依靠国家政策支持,自主保障能力弱。七是实现全面小康任务十分艰巨。从2014年底全面小康5大类39项指标评估情况看,小康实现程度总体不到80%,特别是人均GDP、三产比重、城镇化率、文化产业占比、科技投入、节能减排等方面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实现程度最低,仅为66%。八是一些干部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不强,苦干实干劲头不足,庸政懒政怠政、伪善伪廉伪勤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我们不会只写在报告中、留在纸面上,而要严肃认真对待,并在社会各界监督下认真加以整改。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美好新凉州的关键阶段。根据《中共凉州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广泛征求意见、集中各方智慧、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全区实际,编制了《凉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分析了“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市第三次党代会、市委三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区委三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区委经济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党建统揽全局、用发展凝聚人心,无中生有抓项目、有中生优增效益,严格标准选干部、不拘一格用人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实施开放外向、工业强区、城乡融合、生态立区战略。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强化发展基础,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质量效益上水平,壮大经济实力。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安全相协调,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同步、与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并举,着力构建适应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经济富强、人民幸福、风清气正、环境优美的新凉州,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目标:与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达到较高层次。到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年均增长9%;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91亿元,年均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3亿元,年均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14亿元,年均增长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8.5亿元,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1亿元,年均增长1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850元、18000元以上,年均均增长10%;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76个百分点以上。
 
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质量效益上水平,投资方向、结构、效益得到优化和提升。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
 
二是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多元支撑、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外向型经济协同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2016年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实现全区整体脱贫。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比2010年分别增长2.19倍、2.22倍。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健康环境进一步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
 
四是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86%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
 
五是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城乡空间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更趋优化,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64%。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推动形成产业发展城乡联动、基础设施城乡配套、公共服务城乡协调、社会保障城乡覆盖的新格局。
 
六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节水、治沙、造林、防污取得新成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果得到巩固提高,节水型社会全面建立,主体功能区布局不断优化,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造林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6%以上。循环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控制在省市下达目标内。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6.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七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区委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决策部署、政策措施,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政府职能转变成效明显,投融资体制不断创新,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80%以上,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持续营造“能赚钱、不受气、条件好”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水平显著提高。举全区之力建设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外向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8亿元以上。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