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甘肃省)2016年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460 发布时间:2016-12-30 20:41:06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5月27日在武威市凉州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长 朱星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
Gb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5月27日在武威市凉州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长  朱星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凉州奋斗目标,坚持以党建统揽全局、用发展凝聚人心,无中生有抓项目、有中生优增效益,严格标准选干部、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理念,竭力实施工业强区、城乡融合、生态立区战略,推动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富民强区,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累计实现生产总值1148.1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94倍,年均增长11.7%。生产总值在全省县区的位次由2010年的第5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4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2.01亿元,年均增长32.7%,其中规模以上1237.02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6倍,年均增长27.5%。大口径财政收入91.6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7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35倍、4.29倍,年均分别增长27.5%、3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省县区的位次由2010年的第10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4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73.8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0.5倍,年均增长91.48%。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4.67亿元,年均增长16.6%。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4.1:41.35:34.55调整为2015年的21.9:37.6:40.5,第三产业比重提高5.95个百分点。农业主体生产模式基本建成,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40.48万亩,户均2.38亩;特色林果业75.7万亩,人均1.04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六成来自主体生产模式。新型工业体系初步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7户,累计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330.16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97倍,年均增长15.2%。建成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两个市级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28.5平方公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00.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9.78倍,年均增长43.8%;累计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13.99亿元,年均增长20.3%。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236”扶贫攻坚行动、“双联富民”行动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地走“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扶贫开发新路子,五年减贫160181人,贫困人口减少至43419人,贫困面由2010年的25.39%下降到2015年的5.96%。着力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累计投入资金10.36亿元,建成荣华新村、红水河东岸、东河乡富泉村、九墩滩黄花村、河东镇荣兴村等移民安置点32个,搬迁移民2856户13634人。积极扶持贫困户发展主体生产模式,贫困片区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21.69万亩、户均2.33亩,特色林果业42.6万亩、人均1.05亩。
 
——城乡融合加快推进。形成以金色大道为中心轴的“一城两组团”格局,城区、工业集中区、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综合承载、聚集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武威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4.45平方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12.45平方公里,其中凉州主城区面积31.5平方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9平方公里。黄羊镇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有序推进,下双、清水等6个乡撤乡建镇。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75497套452.98万平方米,完成棚户区改造12684户;建成新型农村社区79个43614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2.89%提高到2015年的41.84%。
 
——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启动建设。甘肃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天马号”常态化运营,累计发运33列,货运总量4.68万吨,货运总值1.17亿美元,出口退税、进口保税等口岸功能逐步发挥。武威进境木材检验检疫集中监管区和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获批建设。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色大道凉州段、新城区主干道路、荣华大道、荣生大道、天颐大道、金荣沙漠生态公路等一批骨干道路建成通车。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617公里,累计总里程3944公里,路网密度由2010年的29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69.77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通乡道路全覆盖,95%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西营河专用输水渠等一批重点水利项目建成投用;新建改建斗渠、农渠346.37公里,解决了38.5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中低压配电线路406.58公里,动力电进村实现全覆盖。新建扩建太平滩变电站、市政变电站等110千伏变电站5个,甘电投、中节能等光伏发电项目装机规模达768兆瓦,并网发电668兆瓦。
 
——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任务全面完成,提前6年实现国家规划确定的治理目标,累计向下游调水10.9亿立方米。完成人工造林88.77万亩、封育28.3万亩,义务植树2726万株,通道绿化1848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14.62%,比“十一五”末提高3.45个百分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黄羊工业园区列为国家首批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园区。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97.56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12倍。“十二五”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0年的1.98倍、1.88倍,年均增长14.7%、13.5%。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年人均工资水平由“十一五”末的30919元提高到64072元。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1744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工作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较“十一五”末分别提高9.3、3.68个百分点,达到97.71%、99.85%;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人员伤残津贴标准由2010年的每人每月1184.18元、370元、人均每年3315元,分别提高到2015年的1813.66元、935元、6190元。农村低保、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年人均补助水平由2010年的780元、1332元、1700元,提高到2015年的1716元、3576元、4214元。新建扩建校舍38万平方米,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37所,城区新增公办初中、小学、幼儿园各1所,新增公办学位3690个;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普及率分别达到82.71%、99.97%、93.15%;完成区职业中专异地迁建工程。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乡镇卫生院实现全额财政供给,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落实,区医院住院部大楼、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五年累计建成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307个、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21个。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大力简政放权,承接落实省市下放、调整、取消的行政审批等事项190项,将3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调整为政府内部管理事项。推行“三张清单一张网”制度。商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5%。抢抓政策机遇,累计发放“妇小贷”、“双联贷”、“双业贷”和精准扶贫贷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等五项财政惠农贷款123.27亿元,农户户均9.2万元,覆盖142629户、57.05万人。兰州银行、甘肃银行、交通银行在凉州区设立分支机构,凉州区农村信用社改制为武威农商银行。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和抵押贷款工作。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推进,培育龙头企业96户。组建农民合作组织3291个,入社会员3.91万户,带动农户10.26万户。家庭示范农场发展到33个,流转土地43.58万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甘肃武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进展顺利。
 
——发展环境显著优化。牢固树立“大资源、大市场”观念,改善基础条件,提升区位优势,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和“天马号”班列已成为服务全国、连接亚欧的现代国际物流平台和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载体。着力营造“能赚钱、不受气、条件好”的投资环境,成立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开通项目“绿色通道”,建立并坚持重点项目互保共建和工业企业互为市场长效机制,为企业落地、建设、发展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无缝隙服务保障。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