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甘肃省)2016年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431 发布时间:2016-12-29 07:33:05
摘要:2016年11月30日在兰州市七里河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区长 赵同庆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五年来的工作回顾 区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在市...
BHk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016年11月30日在兰州市七里河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区长    赵同庆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五年来的工作回顾
 
区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按照区委“123356”总体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宜居现代中心区”的总目标,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
 
——五年来,我们聚焦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提高增长质量,综合实力实现重大跨越。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采取补短板、寻突破、扩规模、增后劲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经济发展呈现出总量有效扩充、增幅明显加大、实力显著增强的良好态势。预计2016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5亿元,是2011年的1.78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5亿元,达到15.8亿元,是2011年的3倍,创历史最好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054元和15874元,较2011年翻了一番;全区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指标在全省、全市位居前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聚焦夯实发展基础,着力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现重大飞跃。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放松,累计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4.2亿元,引进项目55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0个,到位资金1093.96亿元,分别是上个五年的2.6倍、6倍和8.5倍。全力实施“3341”项目工程,重点加快兰石豪布斯卡、兰州中心等210个重大项目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2.8亿元,年均增长18.3%,是项目建设数量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时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8%,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五年来,我们聚焦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厚植产业优势,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坚持做特一产,先后建成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9个省级蔬菜标准园,百合荣获“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优质特产奖”,为兰州市赢得“中国百合之都”称号,我区成功获批“全国百合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坚持做优二产,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兰石、兰驼等36家工业企业出城入园和搬迁改造,甘肃建投装备制造和兰州卷烟精品生产线建成投产。全力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275亿元,是2011年的近3倍。坚持做大三产,先后实施金茂广场、万辉国际广场、万寿宫黄金珠宝城等20个商贸服务产业项目和兰州老街、石佛沟景区、海德堡极地海洋馆等9个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8.3%,占据全区经济的“半壁江山”。
 
——五年来,我们聚焦培育发展引擎,着力拓展城市空间,园区开发实现重大转变。坚持扩城增容,城区面积由2011年的26平方公里扩大到2016年的56平方公里,全区发展潜力和空间得到更大释放与拓展。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T218#等14条主次干道竣工通车,S185#等7条主次干道正在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110千伏变电站和都市文化休闲公园加紧建设,马滩地下综合管廊顺利实施,水、气、热等管网同步推进,园区框架基本形成。坚持项目向园区集中布局、产业向园区聚集发展,共引进具有支撑带动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58个,苏宁物流基地等22个项目建成投产,联通甘肃总部等18个项目基本完工,黄河楼等18个项目有序推进。园区经济总量达到140.38亿元,占全区GDP的32.3%。园区开发建设由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向全面推进项目建设转变。
 
——五年来,我们聚焦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加快减贫脱贫,扶贫攻坚实现重大胜利。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行动,紧紧围绕区域扶贫开发重点难点问题,制定实施“1+21”精准脱贫方案,落实26项精准扶贫惠民政策,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5%。累计投资7.57亿元,改造农村危房1402户,建成乡村道路76条204公里,硬化村组道路86公里,实施水利项目51个,新增造林面积5800亩。实施黄峪整乡推进移民搬迁项目,安置小区一期已入住,二期主体建设已完工。建成省级美丽乡村3个、市级美丽乡村3个。全面完成21个市级贫困村和18个区级涉贫村脱贫工作,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4987人,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
 
——五年来,我们聚焦优化人居环境,着力破解瓶颈制约,城市建管实现重大变化。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累计投入各类资金64.7亿元,改造棚户区1.75万套,建成经济适用房9780套,新建改建城区道路35条60公里,改造小街巷55条、“三不管”楼院25个。全力配合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完成南山路、西客站、宝兰客专、轨道交通、兰新二线等重大项目征拆工作,南山路、兰新高铁建成通车,西客站投入运营。全面开展城市管理攻坚行动,投资近2亿元,强化环卫及城管人员力量,新增环卫作业车辆165台,环卫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5%以上。投资近4亿元,实施南出口、铁路沿线、西园地区等8个区域综合整治工程,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连续两年全市排名第一。采取“重拳出击、疏堵结合、综合施治、一楼一策”措施,妥善处置存量违法建设12处,强力拆除新生违法建设82.54万平方米。坚持源头治理、科学管控,合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累计投资 5275万元,改造燃煤锅炉252台2014蒸吨,拆除燃煤茶浴炉111台,为“兰州蓝”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来,我们聚焦增进民生福祉,着力健全保障体系,民计民生实现重大改善。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累计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的投入达到37.6亿元。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标准逐年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实现应保尽保。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完成104所学校排危改造和15所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区域内中小学校实现100%标准化,被国家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改造提升6个乡镇卫生院,新建17个村卫生所。人口计生工作不断加强。基层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平安七里河”建设深入推进,信访维稳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情流水线工程”与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有机整合,“两个共同”示范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们聚焦转变工作作风,着力加强自身建设,政府效能实现重大提升。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全面执行人大决议,充分吸纳政协意见,累计办结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79件、政协提案305件。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规定,认真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传导压力,有效整改“四风”和“不严不实”问题,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完成办公用房清理、公务用车改革和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启动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全面完成“三单一网”编制工作。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全市首家县区诉前调解室,荣获“全省六五普法先进区”称号。加强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和公务人员教育管理,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等慵懒问题,政府部门及干部队伍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五年来,统计、地震、区志、双拥、人民武装、妇女儿童、残疾及慈善事业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的成绩,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在战胜挑战中砥砺了克难奋进的意志,在加快发展中打开了思想解放的空间,在奋力赶超中增强了勇于争先的信心,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积蓄了蓬勃力量、开拓了广阔前景,七里河的对外形象和美誉度明显提高,这是我们最值得珍视的源头动力。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源自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统揽全局,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大力支持,归功于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苦干实干,来自于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多方配合,更是历届班子团结拼搏、接力坚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驻区单位、驻区部队、武警官兵、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及所有关心、支持七里河改革发展稳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回顾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困难。一是二元结构仍然明显。农村基础条件薄弱,后山地区发展环境仍需改善,富民产业仍需提升,新型城镇化推进缓慢,小康建设任务还很艰巨,二元结构调整还处在胶着期。二是产业转型接续迟缓。随着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大型物流企业陆续外迁,传统产业已渐失优势,新的接续产业尚未成型,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三是城市功能亟需完善。老城区承载能力达到极限,管理成本不断加大,公共服务设施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任务艰巨,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短板”和“瓶颈”。四是社会管理难度加大。随着市场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民生诉求快速增长,群众期望不断提高,民生改善任务艰巨,社会管理工作面临新的考验。五是干部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干部思想观念、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工作状态与新形势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