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广西)2015年来宾市兴宾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来宾市兴宾区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421 发布时间:2016-11-28 07:52:03
摘要:2016年2月18日在兴宾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来宾市兴宾区人民政府区长 莫若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来宾市兴宾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
——2016年2月18日在兴宾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来宾市兴宾区人民政府区长    莫若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来宾市兴宾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建市设区以来最为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来宾市稳增长工作意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和解决稳增长过程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着力扭转经济下滑态势,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随着2015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我区“十二五”胜利收官。“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帮助和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工业强区、农业稳区、商贸旺区、科技兴区”战略,走调整型、追赶型、特色型和绿色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抢抓机遇,团结奋斗,克难攻坚,开创了经济向好、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为“十三五”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0:49.6:30.4调整为2015年的23.1:36.3:40.6。初步核算,“十二五”期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246.34亿元,约占全市的44.2%,年均增长5.8%,比2010年增长1.22倍。人均GDP达28137元,比2010年增长1.32倍。全区工业总产值233.78亿元(含市属),年均增长0.5%。农业总产值达93.03亿元,年均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3.56亿元,年均增长12.5%,比2010年增长1.83倍。财政收入8.28亿元,比2010年增长15.32%。五年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1318.2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倍。连续五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市第一,2011年被列为广西首批创建经济强县工作重点县。
——工业强区地位明显提升,项目招商取得新成效。区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14.85%。工业投资年均增长31.76%,更新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83%,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31.61%。大力实施“存量企业突破”和“抓大壮小扶微”工程,狠抓企业上规培育,出台优惠政策,促进规模以上企业从4家增加到12家,亿元工业企业达6家,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工业园区面积不断扩大,“一区四园”发展规划获来宾市政府批准实施。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建成16.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7.43万平方米公租房,兴宾区工业集中区已获认定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实施区四家班子领导服务联系企业(项目)制度,积极破解项目落地“瓶颈”。五年累计投资139.78亿元实施853个重点项目(其中中央投资项目585个,市级重点项目103个,区本级重点项目165个);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04个,实际到位资金407.34亿元(其中外资1.23亿美元),引进外资项目3个,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农业基础地位不断稳固。按照“稳粮、保蔗、增桑、强林果、兴养殖”的发展思路,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粮食生产稳中有增,播种面积保持在100万亩左右,是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基地县,2015年末粮食总产量达31.1万吨,比2010年增产4.11万吨,增长15.22%。传统甘蔗产业不断巩固,完成了5.9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2014/2015榨季进厂原料蔗573.26万吨,比2010年增加38.84万吨,甘蔗产量连续13年居全国县(区)首位。特色规模养殖业不断壮大,重点打造了6家大型畜牧养殖基地,引进总投资6亿元的中澳合作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生态循环肉牛产业园等项目。实现生猪传统规模养殖向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养殖平稳过渡,连续九年蝉联“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2015年我区被列为全国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迅速提升,大力实施“两区一带”规划建设,引领辐射带动全区逐步形成“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2011年以来,积极推进投资22.5亿元总规模7.69万公顷的72个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建设水利渠道3000多公里,建设村屯道路4000多公里,惠及1000多个村屯。累计投资约7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水库除险加固、红水河电灌总站更新改造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五年累计落实国家补贴资金8819.81万元,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8.33%。
——振兴旅游、商贸物流新业态,第三产业不断壮大。2015年底,全区三产总产值达100.02亿元,比2010年增加38.51亿元,年均增长7.7%。生态旅游产业实现新突破,成功打造了10家星级农家乐及凤凰长福旅游度假村、桥巩六村、蒙村镇幸福里庄园、蓬莱洲休闲度假旅游景区、鳌山布伢文化景区、盘古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等生态乡村旅游景点。引进了广西博途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7亿元打造来宾市奇石博物馆、来宾市奇石花鸟市场及凤凰山森林生态景区。五年来,实现旅游收入约85.66亿元。商贸物流业蓬勃发展,初步建成城南区商贸金融服务中心;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一批农家店及乡(镇)连锁超市;启动韦丰日用品配送中心和金民食品有限公司肉类加工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河西、城东、良江、良塘、平阳等乡(镇)、街道集贸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宽乡(镇)、街道商贸平台;大湾大成物流园项目已纳入西江经济带推进建设。
——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加快城南区建设,投入30.13亿元,建成了城南区企业总部写字楼、奇石商贸城、奇石文化广场、奇石博物馆、兴宾区人民医院、市公安局兴宾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兴宾区法院审判综合楼、兴宾区检察院办案技术综合楼等项目,启动城南区二期路网等项目建设,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积极配合来宾市实施旧城改造,统筹推进区政府大院片区、区教育局、区文体局等旧城区改造,累计完成投资9.2亿元,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加快小城镇建设,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1~2个积极性较高的乡镇开展城镇化建设,2015年末,全区乡(镇)总体规划率达100%,完成大湾、寺山、蒙村、城厢、桥巩等5个乡的撤乡设镇工作。累计实施移民搬迁4891户35256人,改造农村危房26631户,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163套,建成18个新建型新村和188个改建型新村,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抓好征地搬迁安置工作,完成桂中治旱一期主干渠、磨东变电站、来马高速公路、桂中水城、内环28公里等项目的征地任务,累计完成征地45772.77亩,迁坟7411座,搬迁4466户;审核拆迁安置对象9875人,分配安置房1732套,永久住房安置7382人;按时足额发放失地农民过渡生活、住房补助费及其他资金18.77亿元;规划建设10个安置小区,已启动建设5个;古三、长梅、古昔村“三产”安置工作取得突破;实现了和谐搬迁、阳光搬迁,为全市重大项目落户、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生保障扎实推进,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科教事业实现新跨越。全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获首批广西现代农业科技重点示范区、广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广西农业科技园区、广西知识产权试点县(市、区)认定建设,获国家专利授权304件(其中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0件),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高。全区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从2011年的4.9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8.27亿元。公办幼儿园由2所增至130所,创建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44所,在全市率先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整合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撤并34个教学点,新(改)建城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进一步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规范教师管理,乡村教师调入城区执行“逢调必考”制度。落实资助资金3亿多元,资助困难学生21.2万人次。强化普法教育,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荣誉称号。关爱留守儿童,是广西首个成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区。在广西率先实现区、乡、村、屯“四级” 少年宫全覆盖。
文体广电事业统筹推进。深入开展“两个创建”活动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实现村级公共文化综合楼、灯光球场、文艺舞台等文体设施基本覆盖。文化体育活动实现常态化,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艺创作、文体赛事多次荣获自治区、来宾市奖励。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扫黄打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成立了兴宾区文化体育旅游广电管理局,文化体育旅游广电事业稳步推进。
卫生计生服务明显提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新农合参合率达99.02%,创历史新高。全面实行新农合资金总额预付制,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设立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服务更加高效便民。逐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壮瑶医科能力建设,实行新农合一般诊疗费补偿、“一元钱看病”服务,有效缓解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推进卫生机构改革,合并成立了兴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区卫生监督所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筹措3.6亿元建成兴宾区人民医院并顺利开业就诊。落实国家“单独二孩”计划生育政策,全区人口保持低生育率,年人口出生率保持在12‰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9.5‰以内。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2013年挂牌成立兴宾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构建了区、乡、村、屯食品药品“四级”监管网络体系,制订完善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法规,加大行政执法和监管力度,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五年累计投入107.39亿元实施206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107个行政村97条 “村村通”道路建设,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51亿元完成村屯巷道硬化900多公里,全区行政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沥青)路;配合实施5条二级路建设,来马高速顺利建成通车。推进桥梁建设、危桥改造,完善农村汽车客运站建设,乡镇班车通达率100%。全区内河港口新增通过能力以及改善内河航道里程保持增长态势,水上安全和救助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
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十二五”期末,全区参保人数25.6万多人,按时足额发放年满60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养老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推进。新建了49个五保村、75个农村幸福院,基本实现老有所养。累计增加就业岗位5万多个,群众就业基本稳定。             
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五年来,加大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沼气入户率达57%,比“十一五”期末提高6.5个百分点。积极配合推进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区内各项指标排放较2010年全线下降。深入开展“美丽兴宾”乡村建设活动,投入3543.1万元深入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各村屯基本形成长效保洁机制,整合2.61亿元开展“生态乡村”建设,乡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扶贫攻坚成效突出。累计投入扶贫资金6593万元,全方位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全区32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3272元增加到2015年的5100元,增长55.87%,增长幅度高于广西平均水平。全力抓好精准识别工作,全区农村贫困户数由2011年的4.01万户14.52万人下降到2015年的1.52万户6万多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占全区农村总人口的15.79%下降到2015年的6.43%。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创建“平安兴宾”为载体,坚持一手抓专项打击整治,一手抓源头治理,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首创和推进农村地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网格“七大员”“社区第一书记”“一村一警”全部到点开展工作。坚持领导干部公开接访、下访、包案化解积案,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调解成功率达95.4%。2015年增加投入2000万元,推进治安防控“天网工程”建设,构建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整治“百日风暴”和“神剑1号”等专项行动,对31个治安混乱村屯和137个重点部位进行了全面整治。创建了“社区微警务”平台,建立“特殊监区”,设立“特殊病房”,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第四季度在全广西综合排名比2014年同期提升了60位,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同时,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 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军政、军民鱼水关系更加密切融合。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