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广东省)2016年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江门市新会区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785 发布时间:2016-11-10 08:01:30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27日在新会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新会区区长 文 彦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是新会经济社会加...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27日在新会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新会区区长  文 彦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是新会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五年。五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落实“东提西进,同城共融”战略,狠抓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民生建设,稳定社会大局,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和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转型升级有效推进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面实施经济强区战略,不断做大经济总量。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52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下同)9.77%;财税总收入126.3亿元,年均增长1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超10%。全国百强区排名第55位,比2012年首届排名上升16位。着力培育大企业(集团),产值超亿元企业126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95家,李锦记集团产值266亿元,纳税34.5亿元。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狠抓大平台建设,银洲湖成为广东大广海湾经济区先导区,“5+6”工业园区(1)建立统一开发管理机制。轨道产业园引入铁科院与西门子联合体、克诺尔等8家配套企业,广东南车获CRH6A型动车组制造许可证;银洲湖纸业基地总产能247万吨,比2010年翻两番;崖门环保电镀基地投(试)产企业78家,汽车零部件和钟表珠宝园区全面启动;6个扩展园区确定规划红线,装备产业园司前和大泽园区启动建设。狠抓装备制造业,“三中”(2)及富华重工等先进装备项目壮大发展,2015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3亿元,增长36%。狠抓招商引资,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5年引入63个总投资467亿元大项目,投资230亿元的生物医药装备项目签约。狠抓重点项目建设,5年完成投入超300亿元,新会电厂、亚太二期、维达增资、星辉造纸等12个投资超10亿元大项目动工或投产。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不断优化商业环境,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3.05%。星汇广场开业,美吉特城市综合体主体工程即将完工,万达广场、综合交通枢纽TOD、崖门文化旅游等高端三产大项目落户。加快发展旅游业,圭峰山、梁启超故居免收门票,新会陈皮、古典家具、小冈香等传统产业建成旅游展销综合平台,举办三届陈皮文化节和首届新会古典家具文化博览会,陈皮村获评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接待游客突破1300万人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出台购房补贴措施,培育镇级房地产市场,5年累计新开工面积近500万平方米。增强金融支撑作用,新会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新增银行机构7家,存贷比保持50%以上。新增“新三板”企业1家,启动IPO(3)上市1家。5年融资92亿元,有效保障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资源利用集约高效。开展“清土地”等存量资源升级工程,获评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称号。5年盘活存量土地超3万亩,单层厂房升级改造项目土地使用率提高3.5倍,“三旧”改造项目面积近1300亩,城乡增减挂钩试点项目获批3个。基本完成八大行业减排和优化升级整治,搬迁、关停、淘汰落后企业32家。
 
创新发展步伐加快。力促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转变,搭建冈州创客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动工建设中科创新广场,举办全市首个县(区)级创新创业大赛,初步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2015年技改投入超30亿元,增长超200%;R&D占GDP比重2.1%;5年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加快推进质量强区和标准化战略,新会柑、新会陈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通过验收,5年累计参与制定各类标准62个,新增名品名标11个。
 
二、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交通大会战全面打响。倾全区之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5年交通投入超50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70%,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增加至97.56公里。江门综合交通枢纽完成初步规划定位,广珠铁路、大鳌特大桥、李文达大桥、睦洲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建成,深茂铁路、江门大道、新中一级公路、江罗高速等项目动工建设。新建万吨级码头泊位4个,天马港二期码头泊位临时对外开放。推动城乡公交一体,94%行政村开通公交。
 
城乡建设加快推进。按照“珠西枢纽,美丽湖湾”角色定位,启动枢纽新城、会城“一轴三心”(4)、新会城河等系列规划研究。保护发展“学宫文心”,人民会堂广场周边升级改造完成,盆趣园、艇仔湖公园升级改造,人民运动场地下停车场工程动工。完善城区路网,5年投入14亿元,建成新峰路二期等16条城区道路。实施小城镇扩容提质,累计投入超120亿元,新增建筑面积436万平方米,双水、司前镇成为全国重点镇。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开展“75321”五年生态建设工程,建成绿护桃源、启超公园、石涧公园、荔枝山公园等城市公园,累计新(改)建村(居)公园528个,建设“潮人径”171公里,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4平方米,列入首届中国候鸟旅居县口碑榜。加强环境治理,新增3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全部镇建成1个以上垃圾转运站,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三、镇村实力持续增强
 
农综改革成效初显。成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推进。“五改六有七提高”幸福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近10亿元,全部行政村完成改造任务。6个“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规划基本完成,茶坑村获评“2015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进程加快,5年新增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77家。
 
镇村经济不断壮大。引导发展镇级特色经济,大泽获评“中国木材与古典家具专业镇”,古井成为江门市船舶专业镇,镇(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7%和15.6%。扶持发展村级物业,全部村集体收入超30万元。规范农村“三资”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务纳入财务监管平台。村(居)“两委”干部每人每月总收入在全市率先达到2500元以上。
 
农业发展转型加快。推进农业“互联网+”,京东商城新会馆上线运营。创新惠农金融服务,农业政银保、葵乡惠农贷等产品有效推广,全国首家“陈皮银行”(5)成立。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5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19家、产品33个。促进农业机械化,水稻机插率提高至37%。崖门国家一级渔港建成,首家海洋捕捞专业合作社成立。
 
四、民生事业和谐共进
 
发展成果惠及群众。5年民生支出123.3亿元,是“十一五”的3.2倍,占财政支出比重提高至69.6%。5年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登记失业率低于3.2%控制目标,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获评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示范县(区)。区养老中心动工建设,新增养老院8家、家庭病床超4500张。实施百岁以上老人免费医疗,建成长者食堂7间。保障性住房一、二期工程竣工,906户廉租户入住。扎实推进精准扶贫,重点帮扶对象实现“一户一策”建档立卡,完成对口帮扶翁源和恩平贫困村任务。5年发放慈善款2.9亿元,资助困难群众7.8万人次。未达标江堤、内河堤防和重要排洪渠整治基本完成,城区优质供水工程银洲湖顶管全线贯通。
 
社会管理创新完善。建成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员群众服务街,5年新增社会组织370个,安排5345万元向社会购买服务。城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实现城区禽类“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2137家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平安新会建设深入推进,“平安细胞”创建覆盖率95%,治安形势总体平稳。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5年教育投入超6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本科上线人数连续9年居全市首位。打响“十个一”文化品牌,林氏家庙、官冲窑址、北门窑址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成林缉光艺术博物馆,荣获中国楹联文化之乡、全省首个传统龙舟特色区称号。5年医疗卫生事业投入近20亿元,在全省县级率先设立心脏外科和心血管中心,新会人民医院和古井医院实现区镇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9个镇建成全民健身广场,所有行政村建成运动场所。第六次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全部镇(街、区)设立气象信息服务站。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全面铺开。统计、对台、外侨、宗教、档案、地方志、新闻出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五、执政能力全面提升
 
政府服务不断完善。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布两批改革目录,行政审批事项压减40%;实施“1+3”清单,厘清政府权责。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整合农业与林业等10多个部门职能,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会城与圭峰合署办公,崖门与银湖湾合并调整。启动“邑门式”行政服务(6)改革,升级改造镇(街)公共服务中心,所有村(居)建成公共服务站。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发出首张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营业执照,四大工商业务“同城通办”,市场经济主体超5万户。
 
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成功创建省法治区,深化“法律六进”活动,所有村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构建“大调解”体系,全部镇(街)建立人民调解中心。强化网络问政,开通“新会发布”微博微信,整治、清理一批“睡眠网站”。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5年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427件、政协提案642件。
 
廉政建设不断深化。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决整治“四风”,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三公”经费压减28%。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基层违纪违法问题集中查办专项行动,强化重点领域廉政监察和重大民生工程效能监察,建成村级廉政文化广场19个,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是各方通力合作、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和参与新会经济社会建设的广大市民、各界朋友和海内外乡亲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区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发展速度有所放缓,面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严峻形势;创新驱动能力不强,资源利用水平偏低,转型升级任务仍然艰巨;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产城融合进程有待加快;社会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还未完全解决,服务型政府建设任重道远。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