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川省)2016年泸定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泸定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845 发布时间:2016-11-03 13:54:24
摘要: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同志提出意见。 2015年及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系列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部署,始终坚持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同志提出意见。
2015年及“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系列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部署,始终坚持向执行落实要进度,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向依法行政要保障,出台了重点工作推进“三方案一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倒排任务时间,倒逼工作推进,年度政府重点工作启动和完成150项,基础设施加力提升,法治环境渐入良序,生态保护成为共识,自身建设持续深化。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亿元,同比(下同)增1.4%,差目标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38亿元,增41.2%,超目标3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9亿元,增27.8%,超目标21.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830万元,增5.34%,超目标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83元,增9.94%,超目标0.9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97.5元,增14%,足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聚力开展精准扶贫。围绕“三年全面脱贫,五年率先小康”目标,启动编制了“1 10”精准扶贫规划。落实“六个精准”要求,精准识别全县44个贫困村、2804户贫困户、9399名贫困群众;启动了“五大扶贫工程”和“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全年脱贫2290人。持续推进高半山扶贫攻坚,整合涉农资金4.12亿元,开展13个重点新村、4个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完成25个新村聚居点打造;统筹推动“三大特色产业”发展,带动高半山农民人均增收1340元,实现易地扶贫搬迁500人。继续做好两资、以工代赈和东西扶贫协作项目,在广东省江门市建立泸定特色农产品展示区、集散输送基地。
整合力量加速推进移民安置。泸定电站移民安置房主体建设全面进入收尾阶段;各安置点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生产安置人口界定工作有序推进。大岗山电站得妥、繁荣集镇安置点完成97.8%的房建任务。硬梁包电站“先移民、后建设”安置规划已启动。
灾后重建年度目标顺利完成。“4.20”灾后重建综合补助类项目完工率、投资完成率分别达99%、81%;全面完成15900户城乡居民住房维修加固、2475户农村居民住房重建;12个新村聚居点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有机结合、整合推进。“11.22”灾后重建项目开工建设40个,完成6246户城乡居民住房维修加固,县城区主干道改造、牛背山大桥等项目顺利推进。
绿色农业稳步发展。着力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新发展高产核桃11000亩、优质魔芋1000亩、特色水果4000亩。巩固提升蔬菜基地30000亩,发展食用菌500亩;年末牲畜存栏9.4万头(只、匹),出栏8.3万头(只、匹),出栏率89%;“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面积4870公顷;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4个,全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
工业经济克难前行。整合推进泸定桥水泥、山盛水泥并购重组,增强综合竞争力。启动50万吨超精细石膏深加工二期项目。积极培育新能源产业,风能开发测速启动前期。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9亿元,降8.4%,完成目标任务的82.2%。
旅游产业稳中向好。“三馆”建设如期完成,成功举办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80周年暨川藏公路开工建设65周年纪念活动。挂牌成立2个旅游服务中心;建成旅游综合服务站1座、公厕3所。牛背山景区开发招商引资成功签约;泸定桥景区创AAAA工作有序推进。全年累计接待旅客7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8.66%和85.71%。
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深化农村公路三年攻坚行动,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公路、90%行政村通水泥硬化路的目标,全州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泸召开。实施“水电惠民两年专项行动”、“广电惠民工程”,2.15万人安全饮水得到保障,7590人用电不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城区用电线路升级改造顺利完成,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达到98%。进一步解决新城建设难题,依法终止与“三一”公司合同,加快清算,清除新城建设障碍。整合资金1.3亿元,有序实施“旧城提档升级工程”,加力推进城市主干道“黑化”工程。完成年度829户棚改任务;建成城市规划展览馆。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启动二郎山寄宿制学校等23个教育类项目,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顺利通过省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继续实施“卫生十年行动计划”,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建成,县民族医院主体完工,冷碛镇中心卫生院完成整体搬迁,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全面完成了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大事、藏区六大民生工程年度任务。启动因国家建设被征地农民超龄人员养老保险工作,尽力消除保障盲区。在全州率先成立建设领域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流动仲裁庭;社会慈善、关心下一代、档案、气象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类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全面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成立冷碛专职消防队,全力确保社会安宁和谐。
各位代表!对照年度工作目标,地区生产总值、泸定电站移民安置、泸定桥景区创AAAA、城区农贸市场改建没有达到预期。分析原因,客观上受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因素影响,投资方向和消费需求变化,支撑不足。主观上是年初对工作研判不精,形势判断不准,工作过程中主动思谋、积极应对不够,发展环境、组织协调保障不到位所致。对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作出检讨并郑重道歉。这些问题,我们绝不允许再拖下去,必须切实加以解决,以新形象迎接“十三五”。
各位代表!回顾“十二五”,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自加压力,力克时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这五年,是泸定县发展进程中基础设施变化最大、城乡差距缩小最明、民生改善实惠最多、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专注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做到换挡不失速、调速不减势,先后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十强县等殊荣。
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十二五”期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实现83亿元,是“十一五”期的2.4倍,年均增幅15.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实现8.17亿元,是“十一五”期的2.1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9亿元、2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7.8%、6.5%。
发展动力得到新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5亿元,超规划目标25亿元,是“十一五”期的2.46倍。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58.6亿元,是“十一五”期的3.5倍。旅游产业蓄势待发,“十二五”期累计接待游客2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6亿元,较“十一五”期分别增长10%、99.9%。物流产业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现已有13家物流企业、6家快递公司落户泸定,产业形态日趋完善。
居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十一五”期末比增加9053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州平均水平1744.5元,与“十一五”期末比增加6100.5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7.5亿元,是“十一五”期的2.3倍。城乡危旧房改造完成1497户,藏区新居改造554户,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五年来,我们持续攻坚,城乡基础明显改善。坚持一年重点解决一项民生问题的思路,县政府连年出台1号文件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整合投入资金8.5亿元,全力保障交通、水利、电网、广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投入资金2.7亿元,实施农村公路三年攻坚行动,新(改、扩)建通村通达道路350公里、通畅道路370公里、入户硬化路360公里,87个村告别不通公路历史,“三议一承诺”模式得到省州认可并广泛推广。协调推进雅康高速公路建设,保障S217线改扩建、S434线泸定段改建工程快速推进,积极做好川藏铁路前期工作。
水利电力基础设施大步改善。累计投入资金4.8亿元,实施水利攻坚年和电力体制改革年、“水电惠民”两年专项行动等,水资源利用系数从2010年的0.3提高至0.72,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提高到69%;顺河堰水利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57%;85个村渠系管网得到改善,保障4.4万人饮水安全。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8个乡镇34个村组1.43万名群众用电难、用电不安全等问题得以解决。
信息化建设纵深推进。致力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施了广电惠民、州县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等工程,依托“宽带中国”行动,深度融合广电、移动、电信网络资源,累计解决4个乡镇、2500户群众州县节目收视难的问题;高半山、河谷地带州县广播电视信号综合覆盖率达46%。同时,电子商务兴盛蓬勃,网络消费正在成为热点。
五年来,我们注重转型,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立足县情实际,着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农业工作率先发展。整合使用涉农资金,实施高半山“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发展农业林业特色产业面积17万亩,其中,高产核桃5.5万亩、优质魔芋1.5万亩、特色水果1.9万亩,蔬菜、经济林木等8.1万亩。累计建成1个省级、6个州级“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粮食总产量达1.8万吨。培育农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197个,是“十一五”期的10倍。两次获得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一次获得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表彰,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和林业强县。
工业经济稳步前进。泸定电站、大岗山电站投产运行,水电行业实现增加值23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2%。积极争取硬梁包电站核准。建成冷碛农产品加工园区,累计完成产值2000万元,外贸创汇260万美元;建成金珠制药中藏药园区;引进大成矿业等企业,努力培育新的增长极。
旅游产业发展壮大。以全域旅游为统领,以环成都三小时旅游经济圈为远期定位,完善升级旅游基础设施,整体提升旅游品味。7家餐饮企业和个体户荣获“最康巴”特色名店称号。制定并广域宣传旅游形象LOGO,为泸定旅游烙上文化印记。新建、改建12个乡村农家乐;成功举办了5届红樱桃节,乡村旅游活力初显。
五年来,我们强化投入,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坚持项目带动、政策支撑、靶向发力,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优先均衡发展教育事业。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累计投入资金7.8亿元,实施21个校园标准化建设,新建贡嘎山寄宿制学校、9所乡镇幼儿园,完成3所学校智慧教育中心建设,教育资源城乡布局更加优化,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大力实施教育惠民、教育基础提升、教学质量提升“三大工程”,基础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超过国家标准。
健全全民共享的卫生体系。累计投入资金3200万元,完成4个乡镇卫生院、9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县疾控中心在全州率先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累计让利群众408万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91.7%,较2010年末增长27个百分点。高度重视计生工作,在全州率先全面兑现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补助金。
科技文化繁荣发展。深度挖掘泸定本土文化,编辑出版了《泸定桥300年大事记》《泸定民俗资源调查报告》等文化丛书;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建成并免费开放。持续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投入资金400万元,完成124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建设;岚安刺绣、冷碛花花等5项文化产品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科技应用推广和宣传成效明显,成功创建了全国科普示范县。
五年来,我们给力民生,基础保障有序推进。坚持民生为本,切实改善和保障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灾后重建在创新中扎实推进。创新开展政府购买农房重建技术监理服务、重建农户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农房重建贴息贷款以及政府兜底帮助受灾五保户特困户重建家园等做法,得到社会好评并在全州推广。“4.20”灾后重建工作任务基本完成。“11.22”灾后重建项目按照省州下达目标有序推进,城乡住房维修加固做法得到省州高度肯定,总投资3850万元的市政道路恢复重建等7个总承包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