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河南省)2016年漯河市源汇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漯河市源汇区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947 发布时间:2016-10-22 06:31:31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7日在源汇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源汇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王凯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十二五规划的...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7日在源汇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源汇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王凯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持续实施“商贸立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兴农富民、外向带动”五大战略,克难攻坚,开拓奋进,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十 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着力稳增长、保态势,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始终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主动出击,综合施策,强化要素保障,加强运行监测,全区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运行。预计(下同)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4.7亿元,同比(下同)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132.5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64.6亿元,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8亿元,增长14.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2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30元,均增长10%。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7.26亿元,增长14.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5亿元,增长16%。 
  (二)着力调结构、壮实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服务业持续繁荣。引导各商业主体实施错位经营和品牌发展战略,大商新玛特、新天地步行街、丹尼斯等经营良好,全区市场商品交易额突破127亿元,河上街民俗文化街、昌建外滩商业街被命名为河南省2015年第一批示范特色商业街区,源汇区商业核心区的优势更加凸显。107国道现代服务业产业带集聚和辐射力逐步增强,美的物流家电商务中心和分销划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盛鑫五金装饰材料城、瑞通汽配建材城基本建成。汽贸物流城已建成运营56家汽车4S店,成为豫中南地区最大的一站式汽车消费中心。工业经济稳健发展。曙光健士集团投资9000万元进行了生产设备自动化提升改造,汇知康生物科技公司在新三板成功上市,西盟•健客乳品工业园一期投产。源德福联想科技工业园与松下电器、广达等行业巨头达成合作,填补了全省电脑机构件全线生产的空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申报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纳入全市“工业1351工程”的24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2.1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3亿元,增长12%。积极服务扶持企业发展,荣获“全省企业服务先进区”。现代农业发展提速。粮食总产达到14.3万吨,实现“十二连增”。围绕打造沿漯舞路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1万亩,新发展烟叶种植4000亩、造林面积1600亩,培育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6个,各类农民专业组织136个,发展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个。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农业专项资金6612万元,农民得到更多政策实惠。 
  (三)着力上项目、促转型,发展活力日趋增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持续给力。围绕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等领域开展招商,新引进恒大欧陆风情商业街等亿元以上项目57个,其中,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投资超亿元项目4个。21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93亿元,永程高分子医疗器械等8个项目建成投产。企业转型步伐加快。积极引导企业实施“互联网+”战略,曙光健士集团与东方器械网等网站合作开展线上线下电子商务,三剑客公司开通阿里巴巴批发及微信在线商城运营,三莎文体用品电商产业园建成投运,吉顺电子工业园转型为电子商务产业园,被阿里巴巴总部授予全国首批试点电商产业园。两区发展创出形象。沙澧产业集聚区晋升全省一星产业集聚区,西扩区域总长12公里的“五路两桥”工程和王屋山路、鹤云山路北延工程完工,福民•桂花苑、福祥生活服务中心、泰华公租房小区、鼎润商业步行街基本建成,消防大队基地投入使用。特色商业区规划面积由1.31平方公里调整至2.62平方公里,新开工了丝绸之路淘宝街、中影国际影城等15个项目,入驻各类服务业企业150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亿元。去年4月份,沙澧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代表漯河市迎接了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荣获特色商业区小组第一名、产业集聚区小组第二名。 
  (四)着力抓建设、重管理,城乡面貌持续改善。“两改”工作卓有成效。立足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依法依规进行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完成了三里桥村一期、挂刀营村一期、东吴村一期、马庄村、锦华国际广场一期房屋征收,新启动唐人街世贸中心区域改造项目,安置房建设同步全面加快。依托“两改”,开工了长江国际广场、长申玉滨河风情特色商业街等一批高端商业和城建项目,既改善了旧城区和城中村破旧的面貌和人居环境,又提升了城市形象,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和居民群众的拥护。“两城同创”深入开展。着眼于便民、利民、惠民,大力开展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组织实施城区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大力整治规范市容环境、文明交通、马路市场、社区物业管理等重点领域问题。对五一路、桂江路进行了整体改造,对受降路、公安街等17条道路进行了整修,拆除违法建筑2万多平方米,整治规范3200多家“七小”门店。同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养成教育,人民群众文明素质明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问十乡中心社区278套、小村铺社区1642套住宅基本完工,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功能逐步完善。投入资金3400多万元,实施干河陈乡小村铺村、大刘镇镇区两个美丽乡村项目,新启动空冢郭镇镇区美丽乡村项目,以点带面,纵深推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健全村收集、乡中转、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五)着力办实事、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圆满完成省、市、区定民生工程,财政用于民生事业支出达9.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全区新增城镇就业1125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33人,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00万元,带动创业620人、就业3300人。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为全区30944名60岁以上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3466万元,为13961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资金2810万元,困难群众生活得到基本保障。为2617名无固定收入的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老龄补贴314万元。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8万元提高到30万元,为城乡居民、职工报销医疗费用1.01亿元。新建设大曹村、潘庄村等11个农村幸福院,全区农村幸福院达到52所。全面落实民生实事。新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222套,启动农村危房改造625户。实施了旧城区居民安全饮水工程和老居民区排水管网疏浚改造工程,彻底实现了老城区全部通自来水。新解决1.7万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自来水。配合完成了南水北调涉及我区38公里各项建设,被评为“河南省南水北调工作先进县区”。打通了嵩山南路、汉江路、太白山路等断头路,对干西路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开工建设县乡公路18公里、通村公路16公里,县联乡畅村通目标基本实现。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人均月增资230元。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为计生家庭发放各类奖励扶助资金845万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新开工建设了漯河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改扩建了大刘镇初中和空冢郭镇中心小学宿舍和3所幼儿园,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验收。文化和体育健身惠民工程持续实施,为78个行政村文化信息共享点配备了电脑,开通了宽带互联网,全部配置了“一场两台”等体育器材,实现了乡镇级农民体育健身场地全覆盖。开工建设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日趋完善,全面加强卫生应急保障水平,荣获“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新建大刘镇白寺村等10个留守儿童之家。强力推进环境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大力开展大气和水污染整治,重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得到加强。人防、监察、司法、物价、应急、史志档案、民族宗教、老龄与残疾人工作、国防和预备役建设、机关事务管理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维护大局和谐稳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进一步完善治安防控体系,认真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六)着力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肃整治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等问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作风明显转变,政务效能不断提升。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取消行政审批项目9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对全区政府权力清单进行了清理,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密切与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联系,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32件、政协委员提案127件,办复率100%,办理质量进一步提高。落实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建成了区直单位网上支付系统,全区“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7.8%。落实“两个责任”,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力度,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支持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实施各类审计69项,各项资金管理使用进一步规范。 
  各位代表!2015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十二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实现了精彩收官。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源汇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五年,也是我们奋发有为、经受考验、夯实基础、团结奋进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经济发展实现跨越,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国民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一五”末(下同)的59.9亿元到134.7亿元,年均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由45.3亿元到132.5亿元,年均增长2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9亿元到57.3亿元,年均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9.7亿元到104.8亿元,年均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96亿元到5.65亿元,年均增长23.5%。在全省50个市辖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排序中,我区由2011年的26位跃升为第6位。 
  过去的五年,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产业层次大幅提升。大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十一五”末的11:53:36发展到6.8:45.2:48,第三产业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漯舞路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带快速发展,培育出石磨坊、美宜家等现代农业龙头企业16个,新发展蔬菜大棚3800亩,建设绿色有机蔬菜基地3.5万亩,培育出23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工业发展落后局面得到扭转,曙光健士医疗、三剑客奶业等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以源德福联想科技工业园、上海乐通通信、诚和通信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崭露头角,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十一五”末的五倍,企业上市实现零的突破。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老城区核心商圈人气旺盛,特色商业区发展欣欣向荣,沿107国道聚集了一批大型家居、建材、汽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全区第三产业总量和增幅始终位居全市首位。 
过去的五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全区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率增长8.25个百分点。启动6个城中村、3个旧城区改造项目,累计征收房屋164.7万平方米,建成和在建安置房137.8万平方米,昔日破旧的城中村和旧城区正在成为环境优美整洁、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小区和人气聚集、逐步繁荣的商业中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累计解决8.2万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4.2公里,建设户用沼气5000户,改造农村危房3837户,新建4个新型农村社区、4012套住宅,1000多户农村居民搬进新居。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