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福建省)2015年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泉州市洛江区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251 发布时间:2016-10-12 07:15:55
摘要: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洛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区政府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工作部署,积极应对错综复杂发展形势...
五年来,发展方式加速转变,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始终坚持扩量提质,产业内涵持续提升,三次产业均培育出一批新增长点和新亮点。至2015年,规上工业产值是2010年的2.3倍,产值超亿元企业达75家,轻纺鞋服产业产值超百亿元,机械装备产业加快向百亿集群迈进;引进大润发、居然之家等大型商贸项目和一批汽车4S店,形成沿万虹路两侧的汽车销售服务业走廊雏形;仙公山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成一批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全区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77.91%。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培育省、市农业龙头企业21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定2件,被列为省林下经济发展重点县(区)。
五年来,发展基础更为扎实,城乡统筹呈现新气象。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和泉州环湾城市发展大局,深化提升发展战略规划,城区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区“三纵八横”路网逐步成形,完成万虹市政道路拓改、仙游园庄交战公路及田边220千伏变电站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动工建设洛江区西环路;污水管网、电力、通讯、供气等功能配套不断完善。持续推进片区改造,新建住宅小区230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0.77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1.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4%。持续推进城镇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化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乡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五年来,发展活力充分彰显,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完成两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扎实推进“金改”、“综改”,金融业加速拓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取得良好成效。户籍制度改革及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扎实开展。支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国家火炬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新增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0家,设立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共有5家企业到场内场外上市挂牌。
五年来,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至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49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677元,年均分别增长11%、9.2%。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创新全面加强,成功创建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生态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文化事业持续繁荣,“陈三五娘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荣获国家级法治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省知识产权强区称号,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六连冠、省级双拥模范城三连冠。
各位代表,“十二五”期间,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良好成效,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努力奋斗和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省市驻洛单位、驻洛部队、武警官兵,企业界人士、来洛创业务工人员,向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3项指标未实现预期目标。产业层次较低、创新能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任重道远;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人才、资源等要素保障能力不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城市功能和品位有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卫生事业欠账较多,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依然繁重,社会管理压力加大。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创业激情、担当意识、办事效率、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的对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未来五年,是洛江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赶超进位的重要机遇期。展望“十三五”,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迈进,总体态势良好。中央大力支持福建和泉州加快发展,我市全力推进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五个泉州”建设,将为我区趁势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我们将面对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双重考验,必须有效应对风险与挑战,抢抓机遇,奋力拼搏,齐心协力打造洛江更加美好的明天。
根据区委《关于制定泉州市洛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区政府编制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我区“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紧扣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转型升级两大主题,开展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城市提升、绿色发展和民生优先五个行动,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泉州城市新区。
“十三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是: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20年达到2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10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要实施创新驱动行动。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机制创新、企业创新、业态创新再上新水平。加快创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综合创新服务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队伍,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更有吸引力的区域创新体系。鼓励引导企业实施全方位创新,推动技术、产品、营销、管理等创新的全面升级。利用高新技术、信息化手段,推动行业跨界融合,培育互联网经济,促进商业地产转型,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拉长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二要实施产业转型行动。瞄准高端化,走差异化、规模化、生态型发展之路,实现洛江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重点主攻机械装备产业,改造提升传统轻工产业,力促制造业实现以“传统轻工起家”到“机械装备当家”的转变;积极培育城市商圈、专业市场集聚区,建设一批众创空间、电子商务、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等特色主题楼宇群,提升生态旅游业档次,打造形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电商和创业基地、泉州市区主要休闲旅游地。三要实施城市提升行动。围绕“构建富有活力的南北城市发展轴”这一导向,坚持“南北梯次”和“轴向联动”,科学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形成“南接北优”的发展格局。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加快集聚城乡发展动力。统筹安排一批交通、能源、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交、供水、排污等市政设施建设,持续强化城市功能配套。加快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四要实施绿色发展行动。落实各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6”方案,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更高起点上做好生态恢复和修复工作,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下更大力气治理水、大气、土壤污染,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加大洛阳江西岸湿地保护力度,力争建成区绿化率达4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9%以上,完成国家级森林城市和模范城区创建。发展绿色产业、循环产业、低碳产业,加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五要实施民生优先行动。优先保障民生支出,抓紧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加大“三农”支持力度,农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4%以内。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设法治洛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三、2016年政府主要工作安排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工业增加值增长9.8%;农业总产值与2015年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实际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出口商品总值与2015年持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重点要推进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接融入“智造泉州”发展大局,围绕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目标,大力开展招商选资,引导企业加快创新转型,延伸做大数控加工中心,实施“机器换工”,使智能制造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壮大产业规模。实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划,跟踪嘉泰数控产业园二期扩建工程、铁拓机械、培新机械智能化车间等龙头企业扩建项目建设,力促3C钻工加工中心、柏同机器人等项目投建投产,带动一批国内外智能装备企业、中下游关联企业和科研院所入驻,完善数控行业产业链,打造机械装备产业集群。围绕机械机电、轻纺鞋服等优势行业,培育一批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重点推进14家市级行业龙头企业增资扩容、发展壮大。加强与华中科大、海西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推进机器人数控技术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引领创新要素加快集聚。促进示范应用。对接融入“泉州制造2025”,抓好15个市级“数控一代”示范项目实施和应用推广,推动传统轻工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以“机器换工”为核心的智能化装备改造。鼓励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实施省市重点技改项目10个、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65个,新增市级以上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2家。引导传统产业、企业融入“互联网+”,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元素,创新发展模式、商业模式。力促纺织鞋服、工艺制品等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值提升。完善园区配套。加快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园区,全力推进河市西片区“三通一平”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盘活利用闲置厂房,加大招商力度,争取更多优质项目集聚。力促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与国家级工程中心建设,建设泉州智能装备培训中心,强化人才技术支撑。支持与机械装备行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教育培训、研发设计等行业发展,推动机电产业园、华大科技创业园及周边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持续改善产业发展环境。
(二)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持续深化“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利用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拓展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和水平,培育新的产业支撑。做大商贸物流与电商产业。顺应“体验消费”趋势,加快构建城市现代商圈,支持大润发等商贸项目做大做强。推动丰海路大型商业综合体招商建设,带动商业模式创新与总量提升。力促宇麟商厦等项目完成建设并招商运营。推动双阳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实施江南电器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依托闲置厂房、安置小区商业部分房屋等载体进行招商,吸引品牌电商企业和相关服务商入驻。对接市网商(虚拟)产业园,建设我区网商(虚拟)产业园分园区。壮大汽车服务业。落实鼓励汽车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措施,在企业用地、融资担保、奖励补贴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招商实效,引进更多知名汽车专营店及相关配套企业,打造较有影响力的汽车服务集聚地。做好已入驻汽车服务业企业的跟踪服务,力促平安汽车城等意向项目落地建设。提升生态旅游业。推进仙公山4A级景区拓展和配套完善,力促泉州野生动物世界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抓住实施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工程机遇,提升沿线生态环境,综合规划建设市政设施。推动乡韵农场、绿野生态山庄等项目加快建设,配合泉州植物园项目实施,促进河市北片生态旅游区连线成片。推动岩山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推动万安中心区商业楼、大华总部等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在我区设立总部机构。继续引进、设立各类金融和准金融机构,引导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整合、扩容楼宇资源和闲置厂房等空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壮大特色楼宇经济。
(三)持续打造城市新区。立足环泉州湾中心城市新区定位,坚持“南接北优”,轴向发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高品质城区。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洛江区西环路、沈海高速公路复线罗溪收费站连接线工程建设,配合做好联十一线、联三线、兴泉铁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提升万荣街、万兴街等中心城区市政道路,打通阳新街西拓及纬一路、支一路等断头路,开展朋虹街东拓、西环路延伸至朋虹街路段、滨江路提升工程前期工作。推进小总部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朝阳片区配套设施,建设自来水及临时排污工程。扎实推进河市西片区污水提升泵站及塘西垃圾转运站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升级,提升无线宽带接入能力和覆盖范围,全面建设4G网络。推动扩容提质。组织实施“环湾规划建设年”项目30个,年度计划投资22.13亿元。加快万安片区“三旧”改造和“优二进三”,引导发展工业设计、众创空间等业态。推进双阳新南片区、阳江片区、塘西片区城市化改造,完成万虹拆迁安置小区建设。推进马甲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同步加快河市、罗溪、虹山镇区扩容提升。改善人居环境。贯彻落实各级政府稳定房地产市场政策,引导开发商建设绿色精品住宅小区,争取新开工房地产30万平方米、竣工45万平方米。着力打通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转换通道,加快棚户区改造,解决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推进石结构房屋改造,完成年度改造任务。有序实施万里安全生态水系河市示范段工程,全力推进洛阳江流域洛江区河市段综合整治,加快洛阳江流域西埭桥至洛阳桥闸段综合整治和景观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加强城区管理。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城区常态化机制,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整合应用数字洛江技术,加强“数字城管”建设,提高城市智能化、网格化管理水平。继续开展“两违”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保持制违高压态势。强化市容市貌、近海水域海漂垃圾整治等综合考评,持续推进市政管网建设与改造提升,完善城市道路、市政设施、卫生保洁、园林绿化等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营造整洁、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