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云南省)2015年元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元阳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458 发布时间:2016-09-06 13:48:12
摘要:2016年1月7日在元阳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和爱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奋发有为,成绩显著 十 二五期间,是我县经济...
——2016年1月7日在元阳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7Bj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7Bj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县人民政府县长  和爱红7Bj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7Bj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各位代表:7Bj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7Bj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过去五年,奋发有为,成绩显著7Bj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十 二五”期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 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在困境中乘风破浪,在挑战中励精图治,在发展中奋发有为,“十二五”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已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奠定了坚实基础。7Bj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攻坚克难保增长,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十二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66亿元(预计,下同),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年均增长12.9%,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2.56亿元、13亿元、16.1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3.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68倍,年均增长10.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1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倍,年均增长14.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51倍,年均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02倍,年均增长15.1%。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0.78亿元、23.7亿元,比“十一五”末分别增加26.76亿元、14.9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4497元、6611元,比“十一五”末分别增加12412元、4163元。城镇登记失业率2.51%,人口自然增长率6.98‰。7Bj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凝心聚力谋发展,产业结构得到新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十一五”末的33.1:24.6:42.3调整为30.2:31.2:38.6。一是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山区综合开发,编制《元阳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累计兑现惠农资金2.24亿元,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5.87万亩,创建粮食作物高产示范9万亩,发展红米优质稻8万亩,粮食总产量17.71万吨。农业基础不断夯实,累计投入1.34亿元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和土地整治7.14万亩,新建和修复农田灌溉水渠241条893公里。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实现经济作物16.5万亩、商品林26.5万亩、水果12.2万亩、蔬菜4.8万亩、生物产业2.96万亩。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17家,组建专业合作组织194个,成功打造了大皮甲循环农业、小新街重楼基地等一批示范样板。梯田红米被认定为云南六大名米之一,元阳县被授予“中国红米之乡”称号。建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63个,成功列入省级生猪调出大县,实现肥猪出栏71.06万头、大牲畜出栏6.05万头,畜牧业总产值9.58亿元。“十二五”末,实现农业总产值19.47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3.01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04倍、2.92倍。二是工业产业优化升级。编制《元阳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园区列入州级工业园区,入驻企业10家。投资30亿元建成中小型水电站10座,总装机容量达31.82万千瓦。完成国家糖料生产基地2万亩,英茂公司改扩建、红泰公司酒精技改等项目建成投产,实现糖酒产值5.11亿元,带动1.26万户蔗农增收。成功引进申红新能源、云泰木业等企业51家,资源开发利用率持续提高。矿产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实现矿业总产值12.88亿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扶持发展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达8305家。“十二五”末,实现工业总产值11.4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68倍。三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哈尼梯田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批筹建“全国哈尼梯田文化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成功承办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节、首届哈尼梯田国际摄影双年展等活动,哈尼梯田影响力不断提升。投资5.1亿元的哈尼小镇、15个传统村落改造工程已竣工,箐口、阿者科、垭口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投资30亿元的金湾梯田大酒店、红叶温泉度假酒店等项目即将完工;景区旅游环线提质改造工程启动实施;哈尼梯田旅游服务标准化和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快速推进。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壮大,打造特色旅游村11个,发展乡村客栈、农家乐190家。“十二五”末,接待游客15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88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11倍、2.97倍。7Bj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全力以赴抓项目,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累计实施1000万元以上项目398个,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96.71亿元,是“十一五”的3.7倍,年均增长31.58%。一是综合交通建设成绩斐然。投资5.7亿元,建成逢蛮、安赛等公路77条865公里,全县通车里程达1935公里,自然村通路率达99%,公路路面硬化率达46.4%。投资22.3亿元的哈尼梯田机场选址报告已批复。投资53.72亿元建成元绿、红南二级公路和新街过境公路,初步形成了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交通网络。二是水利设施建设成果丰硕。累计完成水利投资14.5亿元,是“十一五”的4.8倍。纸厂水库即将竣工投入使用,丫多河水库坝顶工程已完工,东观音山水库开工建设。完成者那河防洪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04.8平方公里。投资4.3亿元的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完成,“五小水利”重点县项目快速推进。投资1.1亿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71件,解决了14.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市政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累计投入市政建设资金8.42亿元,是“十一五”的5倍。建成福地路、学府路等7条市政道路,新增道路面积3万平方米;滨河公园、南沙市政休闲广场、入城口市民广场建成使用;县城供水改扩建、污水管网工程快速推进。累计投资21亿元,开发元宝小区、水岸郦城等房地产项目10个,建筑面积达29万平方米。新街旅游小镇、牛角寨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及上新城、黄草岭等重点集镇建设扎实推进。四是电力通讯建设步伐加快。累计投入8300万元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和变电站建设项目,电力供输能力持续增强。加快信息化工程建设,建成通信基站488座,宽带网络、3G和4G网络城镇覆盖率达100%;互联网普及率达44%,行政村通宽带率达38%,信息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四)坚持不懈惠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累计投入民生资金66.8亿元,是“十一五”的3.2倍。一是教育事业发展有新进步。累计投入3.26亿元实施校安工程、标准化学校、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233个,消除BCD级危房16.7万平方米。累计兑现教育惠民资金9.48亿元,寄宿制贫困学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农村户口高中学生免学费实现全覆盖。成立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县特殊教育学校建成招生,新增民办幼儿园6所。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初中三年完学率达78.1%,高中毛入学率达38.83%。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初高考成绩保持南部六县前列,6名教师获“红烟园丁奖”、9名学生获“红烟桃李奖”。二是健康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累计投入5022万元,完成县人民医院改扩建、急救中心及标准化卫生院、卫生室等项目23个,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开工建设。县人民医院评定为二甲综合医院,发展民营医院5家。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公立医院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落实医疗惠民政策,新农合参合率达98.94%,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79%。实施爱心助行行动和光明工程,受益群众3400余人。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实现人口均衡发展。高度重视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面实施民族文化体育行动计划,“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文化下乡470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7600场。累计投入文化体育资金1648万元,实施文体惠民工程90个,箐口民俗文化陈列馆、县综合体育训练馆投入使用,县综合档案馆已完工。启动实施文化建设六大工程〔1〕,投资8230万元的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展示中心开工建设,《哈尼古歌》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成功驻演。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项、传承人21人,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77处。实施“户户通”、“村村响”工程,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7.5%,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四是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累计发放社会保障资金9.89亿元,“五险”〔2〕参保人数达31.34万人。投资8.93亿元完成保障性住房3157套、棚户区改造2656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11351户。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发放创业贷款2.13亿元,新增城镇就业3248人。加大社会保障设施建设,建成县中心敬老院和4个乡镇敬老院,县殡仪馆主体工程已完工。五是扶贫攻坚成效明显。累计投入资金6.04亿元,实施整乡整村推进、易地扶贫、“一事一议”、中信及上海帮扶等项目810个,解决了13.4万人口的温饱和增收问题。启动脱贫攻坚行动,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3〕活动,全面推进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整合资金5.78亿元,带动农户投入5.6亿元,做特民居7450户、做美村庄43个、做优集镇2个。六是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实施科技项目21项,获得专利授权10件,认证有机产品1个、原产地商标1个、无公害农产品8个、绿色食品2个,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英茂公司白砂糖荣获国家产品质量优秀奖,信达公司“梯田及图”商标荣获全省著名商标,“红河州特色名优茶开发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7Bj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审计、移民、地方志、供销、人武、外事、侨务、机关事务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红十字会、残疾人事业持续推进;人民防空、气象服务、防震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7Bj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不遗余力破难题,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成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实现省、州、县三级网络行政审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0项,非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取消。“三证合一”〔4〕、不动产登记制度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三权三证”〔5〕确权登记颁证3.54万户,有序流转土地5.14万亩;户籍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完成“农转城”1.96万人。财税金融、投融资改革深入推进,组建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城乡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展小额信贷公司2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顺利完成,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稳步推进,县级以下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有序实施。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中丹公司、云泰木业、中节能等企业112家,累计签约项目116个,协议总投资130.39亿元,省外到位资金97.38亿元,分别是“十一五”的3倍、4倍、2.9倍,实际利用外资597万美元,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