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甘肃省)2016年临夏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临夏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808 发布时间:2016-03-16 09:03:35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3月8日在临夏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郭维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与《临夏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3月8日在临夏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郭维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与《临夏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转型跨越发展的五年。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注1、“1236”扶贫攻坚行动注2和“1+17”注3方案,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发展新机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眼于转方式、调结构,强化分析研判和科学调度,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主要指标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市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26.7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1.43亿元、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由16.27亿元增加到60.87亿元、增长了3.7倍、年均增长3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7.22亿元增加到39.07亿元、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1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749元增加到10388元、增长了2.2倍、年均增长1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260元增加到16757元、增长了2.03倍、年均增长13%;大口径财政收入由3.62亿元增加到9.31亿元、增长了2.6倍、年均增长20.8%;财政总支出由11.3亿元增加到28.8亿元、增长了2.5倍、年均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从9:20:71调整为5.4:16.9:77.7,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基础更加夯实,使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全力以赴跑项目、争资金,谋划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强后劲的重点项目,有力助推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抢抓政策叠加的重大机遇,我市相继获批国家级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性社会福利服务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全省两个共同示范市、财政一事一议奖补县,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更多地得到了国家和省州的大力支持,累计争取各类资金48.13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4倍;共实施各类重点项目234个、总投资353亿元,比“十一五”增加325亿元;成功引进百益国际贸易中心、南利家居建材城、中天健广场等重大产业项目64个、累计到位资金121亿元;上亿元的项目达72个,累计竣工投入使用156个,以项目的大建设大投入持续保持了固定资产投资的高位增长,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长效化管理,全力为广大市民创造生态优美、环境整洁、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高度重视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累计投入3500多万元启动了四版城市总规修编,完成了旧城区、东城区、大夏河南岸片区控制性详规及教育、商贸、供热、消防、天然气等25个专项规划;市规委会严格规划审批,依法审议项目169个,依法拆除违法用地、违章建筑1022宗608亩,有力地维护了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围绕城市道路改造、桥梁建设、园林绿化亮化美化,全面实施了总投资80多亿元的上百个基础设施项目,庆胜东路等东区六条道路全线贯通,迎宾大道、解放路、团结路、军民街、民主东西路、环城西路、红园新村路、前河沿路、新西路等城市道路全面改造提升,城东二路大桥、物流大桥、东门、南龙十字过街天桥等桥梁全部建成使用,河州大道、牛津河大道全线建成通车,加快了临夏市县一体化同城化进程;实施了大夏河30里牡丹长廊、红园、东郊公园改造等生态园林项目,完成了52条城区道路绿化,全市建成区绿化面积从2010年的17万平方米增加到46万平方米。围绕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相适应,严格实行网格化监管、长效化管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车辆装备,狠抓队伍建设,全力整治卫生脏乱差、马路市场、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乱停乱放、随意掉头等24个城市管理突出问题,集中破解了红园广场早市、下菜市马路市场等一批城市顽疾,建成了一批便民市场、公共厕所、停车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和形象品位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统筹资金资源,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富民增收产业,极大地提振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按照中央和省州的部署要求,全面完成了全市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大数据平台建设,成立扶贫工作站,帮扶工作队长期驻村开展精准帮扶,创新开展以德扶贫,探索出了“帮助式、带动式、推动式、帮扶式、就业式”五种精准扶贫新模式注4。“十二五”期间,减少贫困人口3.54万人,贫困面由35.81%下降到1.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实现翻番,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21元,位列全省58个片区贫困县之首;累计争取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444万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5.42亿元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05亿元,落实双联惠农贷、妇小贷、互助社借款4.25亿元。全市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200户,所有村社通水泥路、通动力电,所有农户吃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大力发展现代城市农业,台湾创意农业临夏草莓示范园、折桥镇千亩城市农业基地、八坊牧业万头牛养殖基地、佳源牧业良种羊繁育基地等项目建成使用,农业发展的精细化、产业化、科技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开发各类就业岗位7000多个,开展全员免费技能培训5万人(次),输转劳务人员17.5万人(次),年均实现劳务收入3.86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2.3倍。通过实施美丽乡村、整村推进等一批基础设施和富民产业项目,农村面貌显著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源头治理、长效管理,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实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着力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南北两山”绿化、“三河”治理注5为重点,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荒山造林、南山绿化、大夏河、牛津河堤防等生态工程,淘汰取缔了河州建材厂、南龙毛纺厂等一批产能落后的“僵尸”企业。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了西北片集中供热、东区供热站扩容、北滨河中路惠盛供热站改造等项目,拆除燃煤锅炉和茶水炉281台,拆除全市所有砖瓦窑厂67家,884家餐饮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器并改造使用了清洁燃料,所有砂石料厂、搅拌站、建筑工地和政府储备土地按“八个百分百”注6要求落实了除尘抑尘措施,淘汰黄标车540辆,新建改造4个大型煤炭交易市场,统筹推进以大夏河、红水河为重点的水污染综合整治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培育优势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切入点,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了产业支撑能力。投入近1亿元资金扶持清河源、雪羚、兴强等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清真产业,与马来西亚吉兰丹州、伊朗库姆市共同举办了三届临夏国际清真食品民族用品博览会,有力促进了以清真食品、民族用品为主的清真产业发展,全市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3.23亿元增加到5.44亿元、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11%。穆斯林物流园区、大夏河南岸片区、东区商贸核心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相继实施了义乌商贸城、河州商务会展中心、天元商业广场等一批重大商贸项目,建成了西北最大的八坊虫草交易市场,成功引进北京华联大型连锁超市,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达到36个,商业网点8614个,商贸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4.34亿元增加到12.9亿元、增长了3倍、年均增长24.3%。实施了八坊十三巷民俗民居保护、临夏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园等项目,高标准建成了东区民族风情步行街、新西路民族风情商贸旅游一条街等文化特色街区,精心挖掘包装了一批文化旅游景点,旅游产业综合收入达到7.79亿元、是2010年的6倍,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是2010年的3.4倍,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提高了6.7个百分点,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1/8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