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黑龙江)2016年铁力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铁力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620 发布时间:2016-03-08 14:45:30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21日在铁力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 长 张 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极不平凡...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21日在铁力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 长  张 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经济增速换档、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我们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苦干实干,圆满完成了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生产总值实现74亿元,同比增长4%;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6.01亿元,同比增长4.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亿元,同比增长10.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7808元和11360元,同比分别增长9.5%和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6亿元,降幅较去年收窄15.2个百分点。
——项目建设持续加力。全力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玉双食品、澳骊源乳业等项目实现全生产线生产,中佳建材、鸿舜纸业等项目顺利投试产,外墙材料、木塑加工等项目成功转项,一些停工、停建项目陆续得到盘活,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认真对接上级政策,积极汇报我市的需求和困难,全年争取到位项目资金16.7亿元,同比增长11%。超常规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新出台系列政策,成立五个专项招商机构开展定向招商,继续推进以商招商、全民招商,全年引进项目8个,到位资金9亿元。
——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加快。克服不利气候条件和多重自然灾害影响,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总产达到35.6万吨,同比增长3.2%。完成了铁力大米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申报工作,新增绿色食品标识2个、绿色有机水稻5000亩、甜玉米1000亩,新建设施蔬菜大棚500栋、标准化水稻育秧大棚600栋、水稻智能浸种催芽车间2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1处,转移农村劳动力2.7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亿元。启动了美丽乡村三年计划,完成76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和6个示范村、13个达标村、8个薄弱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3个省级贫困村整村扶贫推进任务。
——三产活力明显增强。加速推进旅游、商贸物流业发展,铁力森林冰雪温泉游被列为全省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成为哈铁伊旅游圈重要节点。松涛物流中心、公路货运站正式建成投入运营,物流业发展迈入规模化、规范化轨道。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大型电商平台相继落户我市,为全面拓展“互联网+”产业搭建了平台。金融业健康发展,全年存款余额达到118.4亿元,贷款余额达到4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和2.6%。
——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顺利完成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合一”及卫生、计生“两局合一”的机构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188个事业单位分类梳理工作。商事登记实现“四证合一”,新增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2464户。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创建省级示范社4个,土地流转20万亩。
——城市魅力日益彰显。新建回迁安置房1527套,改造既有建筑34栋,改造旧小区4个,向市场采购公共租赁住房500套,成立“保障房超市”,采取农民进城、异地回迁等方式,盘活存量房产2000套。新建和改造滨河大道、向阳路等市政道路11条、12公里,公园跨呼兰河景观步行桥建成通行,改造供热、供水、天然气管网17.7公里,完成正阳大街等街路绿化升级,新增绿地2.7万平方米。加强城市管理,完成铁甲河河道和城区烟尘等专项污染治理工作,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私接乱建等城市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城市环境进一步改观。
——民生实事高效落实。全年投入民生领域资金14.2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6%,创历史新高。一年内连续两次提高工资标准和城乡低保标准,机关事业单位人均月增资1246元,城镇低保人均月保障标准由376元提高到500元,农村低保人均年保障标准由2181元提高到3500元。筹资9000万元,做实了1998年以来各年度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市民健身中心和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主体落成。在良种奶牛场建设一处7万立方米的污水回收处理池,彻底解决了污染依吉密河水源地隐患问题。年初确定的十大民生工程42件民生实事,以及根据群众意愿陆续增加的6件民生实事,除因居民不同意动迁、铁力局未完成拆迁等原因,产业新城公园、清河骊景道路建设没有实施外,其余46件全部按照时间节点落实到位,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各位代表,2015年任务的顺利完成,也为“十二五”时期的工作划上了圆满句号。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是2010年的1.6倍,年均增长6.5%;全口径财政收入是2010年的2.9倍,年均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10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8%;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分别增长11.9%和11.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28.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3倍。
过去五年,我们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成效显著。始终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项目和园区的牵动作用,三次产业实现全面优化升级。工业实现历史性突破。紧紧抓住全省两轮产业项目攻坚战契机,积极打造项目落地平台,工业园区成功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填补了伊春市的空白。累计投入4亿多元完成了一期2.79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长5.75公里的园区大通道建成通车,配套建设的“产业新城”一期3万平方米回迁楼交付使用。入驻园区项目达到26个,完成投资29亿元,20户企业陆续投试产,2014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开发区。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五年共引进项目63个,到位资金67.1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3倍。五年新增中小微企业1435户,新增亿元规上企业5户。在林业全面停伐、木字号企业增加值基本归零的情况下,通过发展新的工业项目,有效遏制了增速断崖式下滑,2015年工业增加值实现11.4亿元,是2010年的1.1倍,年均增长3.2%。农业迈上新台阶。大力实施“精粮、扩菜、促牧、兴企”工程,五年实施旱改水5.3万亩,实施农田水利项目23个,改造高标准农田13万亩,绿色有机水稻发展到41万亩,甜玉米发展到2.3万亩,新建设施蔬菜基地3处、蔬菜温室大棚900栋,食用菌发展到3000万袋,绿色特色食品生产已经成为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到14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59家。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40.5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0.4%。我市被纳入全省“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县,并进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行列。第三产业提速发展。旅游业发展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新增精品旅游线路4条、宾馆旅店55家、酒店饭店200家,2015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142万人次和10.9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和2.6倍。商贸金融业更加繁荣,大型超市、物流快递、电子商务、休闲健身、金融信贷等一批新兴服务产业蓬勃发展。201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427万美元,是2010年的1.7倍,年均增长14%;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2.2亿元,是2010年的1.5倍,年均增长5.9%。通过持续推动发展,我市首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十大优秀县行列。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