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黑龙江)2016年林甸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林甸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128 发布时间:2016-03-01 08:30:06
摘要:2016年2月25日 在林甸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林甸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希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我们在市委、市...
——2016年2月25日
在林甸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林甸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希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1亿元,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1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3倍和1.6倍,年均分别增长5.2%和9.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44.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实现14282元和6413元。三次产业比例达到34.5:37.8:27.7。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加快发展以温泉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建成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2个,“中国温泉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时期,累计接待涉旅游客6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8.2%和28.1%。其中,2015年接待温泉旅游游客139.2万人次,收入2.14亿元。餐饮、住宿业户发展到929家,各类商贸业户发展到6045户。2015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4.4亿元,是2010年的2.1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
工业经济负重前行。“十二五”时期,建设工业项目26个,总投资48.2亿元,陆河稻米加工、百姓玉米加工等17个项目建成投产。东明园、花园2个风电场并网发电。伊利乳业日处理鲜奶能力提高到650吨,实缴税金年均3000万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1家。招商引进项目37个,签约额74.4亿元,到位资金44.6亿元。近两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不景气,出现整体下滑局面,特别是11家规上企业仅有伊利、电业2家正常运转。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9.3亿元,比2010年下降4.9%。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十二五”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578个,带动土地流转47万亩。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10个,连续六年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5年,粮食总产达到24.7亿斤,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8亿元,是2010年的1.3倍。启动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林甸灌区)工程,完成三大涝区504公里排水渠系清淤,建设供排渠系268公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9万亩,水田发展到25.7万亩,是2010年的2.1倍。以润琦果蔬生产基地为带动,投产棚室5411栋,年产果蔬2.4万吨、产值6000万元。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加速转型,优质核心奶源基地建设巩固提升,建设3个5000头和1个万头现代奶牛示范牧场,建成中小型牧场23处,全部投入运营。其中,2015年新(改扩)建中小型牧场13处,对基地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城乡基础设施有效改善。“十二五”时期,完成棚户区改造172.8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147户;改造城区道路25.9公里,铺设供水管网63.9公里、供热管网172公里,地热集中供暖面积达149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投入运营;绿化街路81条,亮化楼体105栋。林长路、林依路建成通车,修建改造农村公路798公里,开辟城乡公交线路11条。改造农村泥草(危)房1.38万户,绿化中心村屯170个,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5个,荣获“省级生态县”称号。
民生事业长足进步。“十二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7853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医疗救助补偿额度提高到7000元。投资1.5亿元,实施教育项目40个,省级标准化学校达到17所。完成83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和县医院移址新建,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和“全国卫十一优秀项目县”称号。完成体育场、文化馆升级改造,建设农村文体广场19处、文化大院54个,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殊荣。加强科普宣传和培训,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县”。扎实推进平安林甸建设,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开展法治县创建工作,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依法依规化解一批历史遗留问题。
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编制权力清单2117项,精简行政审批事项102项;完成工商、质监、食药监,卫生、计生改革重组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环卫体制改革,实施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营。深化地热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引进中石化新星公司,开展生产性地热供暖尾水回灌试验。完成社区体制改革,将四个社区从林甸镇整体分离。启动厂办大集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改革。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行政效能、创业创新劲头和担当意识有效提升。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五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54件、政协委员提案330件。压减“三公”经费支出,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此外,统计、审计、档案、民族宗教、老龄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务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和所有关心支持林甸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主要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决胜期。总的目标就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客观审视县情,既要正视困难与挑战,又要认清机遇与优势。
(一)“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挑战。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还存在诸多困难。在经济发展方面,面临着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和外来压力的双重挑战。从自身发展动力方面看,挑战主要来自拉动地方经济的工业发展动力不足。工业基础薄弱,立县骨干企业少,经济总量小,对县域经济贡献率低。目前,仅有的11户规模以上企业,停产半停产的达9家;2015年地方工业企业实现本级税收1437万元,仅占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9%。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低靡,我国经济“三期叠加”,进入新常态,发展的内外环境愈加复杂。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我县的经济发展也将面临巨大压力,实现“十三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困难较大。在民生改善方面,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产业保障设施等建设相对滞后,在供热、供水、排水、道路、通讯等方面历史欠账较多,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差距。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在2017年实现全县34个贫困村、3.5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的任务艰巨。在深化改革方面,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一些历史遗留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有待更新,改革创新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政府执政能力、执政水平与建设现代政府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政府一些部门工作还不规范,制度意识和程序意识不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二)“十三五”时期的有利条件。我们在正视困难挑战的同时,也应看到未来五年发展面临的机遇与优势。一是有政策机遇。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脱贫支持力度,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为我们加快脱贫提供了难得机遇。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推进“龙江陆海丝路带”建设,为我们发展工业实体经济,扩大温泉旅游影响力带来了更多机遇。市委、市政府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发展的重要版块,在产业规划、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摆放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二是有发展潜力。我县处于哈大齐经济带的区位优势,便利发达的交通条件,充足的水稻、生鲜乳、果蔬等优质农产品,丰富的地热、太阳能、风能及湿地、草原、芦苇等能源和自然资源,既为我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温泉养老养生、疗养保健等高端服务业和风电、光伏发电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又为发展产业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有创新动力。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及“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改革创新将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特别是广大干部群众思上、思进,创业、创新、创造的热情和强烈的发展愿望也都将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
——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3%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三次产业实现优化升级。以温泉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到2020年,年接待涉旅人数达到300万人次,收入12亿元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工业经济拉动能力不断增强,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3%。现代农业水平显著提升,到2020年,水田开发面积发展到60万亩,实现奶牛存栏10万头,年提供商品奶30万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互促升级,比例调整到31:34:35。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重大突破。按照中央省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聚焦构建发展新体制,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有序推进水利、地热、农村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