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陕西省)2016年黄龙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黄龙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2594 发布时间:2016-02-25 08:58:22
摘要:黄龙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17日在黄龙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黄龙县人民政府县长 任高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已提交大会的《黄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
 
  这五年是干部作风群众观念大转变的五年。五年来,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陈旧观念在创新发展中日渐消弭;制度的完善和机制的建立,使按规划谋事,按规则议事,按规矩办事日益成为我们成功创业的准则;行政效能在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中,创造了更多的民生福祉,凝聚了更多的合力;各项工作的扎实快速推进历练了同志们艰苦奋斗、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立说立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产业的多元发展使群众勤劳致富的方式更加多样、信心更加坚定、创业热情更加饱满;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使人民生活方式更加生态、现代、文明;自身建设的全面加强和民生事业的稳步发展,使人民群众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群众的信任、支持和参与成为我们更强大的动力和更坚强的后盾。
 
  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和衷共济、艰苦创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黄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政法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十三五”蓝图展望
 
  “十二五”的坚实奠基和政策、市场的导向,必将使黄龙社会经济在未来五年中迎来全面喷礴的发展局面,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强大生命力,将得到更深层次和更广维度的激发和释放,城乡建设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将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和跨越。
 
  我县于2014年12月全面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了重大课题调研,并邀请省发改委决策咨询中心指导我县规划编制工作,研究确定了“十三五”发展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十三五”规划纲要》形成后,分别召开了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征求意见会,充分吸取了各方面意见,作了多次修改,并经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审定。依托“十三五”规划,我们将逐步制定《生态农业规划》、《生态工业规划》、《生态旅游规划》,完善《城乡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
 
  围绕“十三五”规划,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遵循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带动、统筹城乡、全面小康”发展战略,以生态旅游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型发展为主线,将生态旅游作为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结构转型和群众增收的关键点,将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改变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的切入点,将社会事业和托底保障作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支撑点,将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县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发展活力、提高发展质量的着力点,全力实施“全域旅游、城乡统筹、生态农林、民生保障、绿色能源、脱贫攻坚”六大工程,加快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县、绿色能源示范县、绿色农产品基地县、休闲度假旅游示范区,真正让“十三五”的“攻坚克难转型期”转化为“创新发展机遇期”,到2020年实现以下目标: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1亿元,年均增长8.5%以上;全县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30比15比55,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达到4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达到30%;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亿元,年均增长17%;财政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000万元,年均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500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元,年均增长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十三五”末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达到2010年的三倍,2020年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十三五”规划纲要是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根据中省市“十三五”规划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的,凝聚着全县人民的智慧,经过本次人代会审议通过后,我们将逐年分解实施,逐年报告执行情况。
 
  三、2016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6年,我们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专项转移支付和财政投资项目大幅削减,“依靠财政搞建设”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黄龙有限的财力仅能维持保民生、保运转,争资引项和招商引资成为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唯一选择;经济结构转型出现的新旧产业递接不畅,使经济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愈加凸显,经济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创新发展的势头和生态产业的发展使黄龙逐渐成为全市的关注点和聚焦点,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
 
  机遇是全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的提出,为进一步整合全县各类资源、优化组合、降低发展成本、补充发展短板,提高发展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导向;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支持旅游产业、服务行业发展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黄龙进一步挖掘生态潜力、发展生态经济、提升生态效益提供了更多争取支持和创新发展的空间;“十二五”的圆满收官更是为“十三五”和年度目标任务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以上因素,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带动、统筹城乡、全面小康”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歼灭战,全力以赴优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主要经济预期指标是:生产总值达到14.3亿元,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15.53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5320万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60元,增长9%;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22元,增长11%。
 
  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全身心投入黄龙建设,创新发展理念,整合发展资源,以“创新”突破制约、以“整合”补充短板、以“实干”凸显效能,使黄龙干部作风和工作水平在“过苦日子、过难日子”中得到新的锤炼和升华,促进黄龙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难中快进、稳中跨越”。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一)围绕提质增效,推进农业多元化、集约化和品牌化
 
  以多元化实现优势互补。新建标准化核桃园5000亩、示范园5000亩,改造低产园1.5万亩。围绕省级苹果基地县建设,实施现代果业建设项目,完成标准化建园3000亩,建设防雹网1500亩,生草覆盖5500亩。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稳定粮食种植15万亩,新增中蜂1.5万箱,建成8万箱中蜂产业养殖基地。建成50头以上肉牛家庭牧场15个,新增舍饲养羊5500只。养殖野鸡100万只,大闸蟹352亩,试点大闸蟹与小龙虾混养模式46亩,试养冷水鱼700平方米。
 
  以集约化促使经营方式转变。巩固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成果,在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的前提下,以生态旅游引导土地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完成土地流转1.2万亩,累计7.66万亩,土地集约率达到28.2%。培育家庭农场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实施三岔苹果长廊带和柏峪休闲农业2个现代示范园建设项目。鼓励群众依托生态旅游,以村组为单位,发展林下经济、沟壑经济、种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
 
  以品牌提升质量效益。抓好各类农产品管理、包装、营销等环节,促进产业由扩大规模向提质增效、延长产业链转变。围绕“绿色”品牌,逐步限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推进传统农产品向无公害、无污染的有机农产品转变。依托中蜂产业园区和生态食品加工园区,整合全县及周边县区的资源,通过旅游商品带动农林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出台扶持政策,加快孵化电商企业,让黄龙的特色产品上网店、进超市、进星级酒店、进入航空食品领域,开拓高端消费市场、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二)围绕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规划、同步建设、精细管理
 
  完善规划引领城乡建设。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和旅游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县城总体规划》和各类市政设施、城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做到事事有规划依据、处处有规划约束。严格按照规划中的限制要求设计、申报、实施和监管项目,坚决杜绝违规、违章、重复建设。
 
  完善功能夯实城乡基础。继续按照“生态旅游的田园县城”建设目标,将县城和石堡市级重点镇同步推进,实施引水进城项目,实现水景进公园、进社区、进小区。两年内实现电力、通讯线路全部下地,力争率先在全市打造主城区无高空电缆县城。配置城区太阳能果皮箱,安装路灯广告灯箱,统一街面门头牌匾,改建屋顶立面。完成第二垃圾场续建和新片区污水管网、天然气管网延伸。完成2015年600套保障房建设,将易地移民搬迁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消纳保障房存量,提高入住率。加强与市铁塔公司合作,整合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资源,消灭通讯盲点、盲区,实现主要县乡公路沿线和景点景区通讯全覆盖。石堡市级重点镇计划投资4.98亿元,实施项目13个。白马滩县级重点镇计划投资3161万元,实施项目11个。总结和提升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按照“清洁、美丽、便捷、富裕”的思路,结合多彩黄龙项目,实施第三、四批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一乡一政策、一村一特色、一户一产业”的美丽乡村全覆盖。
 
  完善机制强化城乡管理。建立健全县城、乡镇、村组三级管理服务机制,将城市管理服务模式向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农村逐步延伸和覆盖。整合公安、旅游、森林防火等管理平台,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城管信息指挥调度平台。深入推进“3+1”创建,持续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建筑工地等专项整治。加强小区管理,规范物业管理服务市场。强化供气保障和安全监管,保障群众便捷、充足、安全的使用天然气。
 
  (三)围绕深度旅游,推进生态旅游全域化、四季化、全业化、全民化
 
  重点打造旅游板块。将龙湖、无量山、穆柯寨、民俗文化村等景点“串点成线”,将县城及其周边打造成集“山光水色”和“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业园,形成城区核心板块,辐射全县旅游发展。依靠延安文化环境和旅游市场,将黄龙的生态旅游与周边的红色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黄土风情文化有机融合,实现“红、黄、绿”旅游一体化发展。依托即将开通的黄龙至渭南高速公路,将黄龙生态旅游的核心市场和最终市场锁定为西安,真正成为继秦岭之后新的“西安后花园”。以“树顶漫步”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和神龙湾旅游项目为主体,将瓦子街、圪台与宜川壶口瀑布旅游市场有效衔接,形成“游在壶口、吃住玩在黄龙”的北部旅游板块。围绕神道岭景区、神峪川景区和石门峡漂流,加强与韩城区域合作,形成“文化在韩城,休闲在黄龙”的东部旅游板块,实现黄韩旅游一体化。
 
  全面建成“多彩黄龙”。将群众参与和企业实施相结合,将产业收入和差价补贴相补充,最终实现旅游产业和群众增收的结合。按照“宜花则花、宜林则林、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原则,实施“1351”工程,打造“一城三川五廊十景观”。全面实施城区公园、机关院落、居民小区、街道两侧等区域绿化、美化。以县城为中心,向白马滩、瓦子街、界头庙三个方向川道辐射,沿五条过境公路两侧,根据乡镇产业实际、地形地貌和景区景点布局,大规模栽植彩叶树种、景观花卉和彩叶经济作物。在入境口、重点地段、景区等节点打造十余处园艺景观。形成“山上有树、树下有花、四季有景、全域能游”的黄龙生态旅游新格局。
 
  围绕营销扩大宣传。依托春夏赏花、秋赏红叶、冬玩冰雪和夏季避暑、冬季避霾的生态旅游特色,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商家主办、全民参与的常态化、市场化旅游节目策划机制,进一步挖掘黄龙文化内涵,吸引游客,丰富市场。持续做好全民培训,深层次激发黄龙干部群众对黄龙旅游的认知感、自豪感和参与热情。以宣传的多样化支撑产业的多元化,以宣传的铺天盖地回应产业的百花齐放。                                                                                                                                                                                                  
 
  激发市场促进增收。不断加强旅投、城投的撬动作用,吸引更多的招商引资企业和个体工商企业参与生态旅游产业。加快“花千谷”、龙湾生态园、龙湖漂流中心等旅游项目建设,催生KTV、啤酒屋、咖啡屋等旅游服务,以不同层次的娱乐性、参与性旅游项目适应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开发地标、农林、工艺等特色化、品牌化的旅游产品。发挥市场倒逼作用,以消费拉动市场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带动投资方式转变和劳动力转移,引导更多生产要素向旅游产业的生产、营销、宣传、服务等各个环节集聚,提升服务能力和承载力的同时,让群众在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四)围绕补充短板,推进新能源、四上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