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广西)2016年灵川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灵川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572 发布时间:2016-02-19 13:52:49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18日在灵川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县长 周春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18日在灵川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县长 周春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按照“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活第三产业,开发甘棠江,建设大县城,打造新灵川”的既定思路,坚持桂林北新城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全面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政策措施,加强经济运行管理,落实改革创新举措,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推动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着力在扩投资、抓产业、强基础、优服务、解难题上下功夫,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全面落实稳增长48条政策措施,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初步统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8%;财政收入增长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2%。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立健全运行机制,狠抓项目规划、用地、融资、管理等关键环节,继续保持项目投资强劲增长势头。148项1000万元以上支撑项目全面提速,完成年度投资102.8亿元,其中50项区、市层面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9.91亿元。甘棠公园、新区建设、旧城提升工程稳步推进;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灵川段)建设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果,“神‘骑’灵川·动感大圩”骑行活动品牌初步打响;桂林西站东路及站前广场、桂黄公路改造一期工程顺利建成;桂林西客站开通运营;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小溶江水库下闸蓄水;希宇文化、广陆数控等产业项目顺利推进。
  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持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本级政府设定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和取消工作。扎实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1],全面落实“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2],有效激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036户,增长48.68%。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体制,通过加强政银企合作,拓展投融资平台,有效破解资金难题。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共引进市外境内新建或增资项目48个,协议投资总额达195.73亿元,实际到位内资60亿元,外资2453万美元。积极参与高铁经济带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西园)[3]核心区落户灵川。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切实加大民生投入,全县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类支出21.2亿元,增长30.4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5.76%。大力扩宽就业渠道,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9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4%。安居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建成保障性住房502套,完成分配入住926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00户。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协助桂林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继续抓好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实现3657人脱贫。持续开展“两违”清理整治行动,拆除违法建筑15.12万平方米。江头村、熊村、长岗岭村等1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顺利实施。教育、卫生计生、体育、科技、民族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过去的一年,我县多项工作进入全区全市先进行列,全国水污染防治专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及2015年度实施方案技术指导会、自治区社会救助体系现场会、桂林市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工作现场交流推进会、桂林市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工作会相继在我县召开。
  各位代表,总结去年,我们深感欣慰和自豪;回顾“十二五”,我们更觉得不平凡、不寻常。五年来,我县分别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示范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国家妇幼健康优质示范县、全区诚信计生工作示范县、自治区科技进步示范县、自治区级药品安全示范县、广西人口和计划生育模范县、全区双拥模范县、全区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先进县、全区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县、全区职教攻坚先进县、全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县、全区科学发展进步县、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等称号。可以说,“十二五”是灵川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重大项目建设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一)过去的五年,是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我们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坚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多项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市前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双双突破百亿大关。地区生产总值达127.3亿元,是2010年的1.75倍,年均增长1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89.8亿元,是2010年的2.3倍,年均增长26.2%;财政收入达15.2亿元,是2010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3.9亿元,是2010年的1.75倍,年均增长14.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265.7亿元,是2010年的2.13倍,年均增长1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442元,是2010年的1.64倍,年均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11045元,是2010年的1.95倍,年均增长14.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25.27:46.54:28.19,工业主导地位更加凸显。
  (二)过去的五年,是项目攻坚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我们坚持围绕项目抓发展,举全县之力,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大会战”,努力破解项目建设难题,一大批国家、自治区、桂林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湘桂铁路扩能改造、贵广高铁相继开通,灵川迈入高铁时代,全面融入粤桂黔湘四省会3小时经济圈[4],区域性交通枢纽位置更加凸显。桂兴高速、兴阳公路灵川段等项目竣工通车,灵川对外交通的衔接能力显著增强。西二环路灵川段、福利路灵川段、滨江北路灵川段、绕城一级路陆续竣工,彻底改变县城至桂林市南北一条通道的局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已基本完成四期建设,在校师生超3万人,有效带动了周边区域发展。桂黄公路沿线总投资154.9亿元的义乌国际商贸城、鑫凯·万象五金机电商贸城等八大产业项目顺利推进,县城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十二五”时期,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35.25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年均增长26.2%,项目大建设带动了灵川大发展。
  (三)过去的五年,是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五年。我们坚持工业强县战略,紧紧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协调服务,推动了传统产业巩固提升,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园区经济迈上新台阶。“十二五”时期,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05.5亿元,是2010年的2.8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2.1亿元,是2010年的2.53倍;工业对GDP贡献率达53.1%。坚持“一园多区”差异化、集聚化发展思路,逐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园区承载能力。华信制药、金山化工、方兴机械等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大新建材、合兴塑业、兆圆水泥粉磨生产线建成投产;天湖水利、广陆数控等项目陆续开工;希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加快建设。2015年八里街工业园工业总产值达80亿元,是2010年的6.89倍。
  (四)过去的五年,是“三农”工作亮点纷呈的五年。我们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行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了新突破,农村面貌实现了新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实现了新提高。全县农业总产值达55.2亿元,是2010年的1.81倍;农业增加值达25.2亿元,是2010年的1.34倍,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27:1缩小至2.76:1。优势产业明显提升。形成了柑桔、提子、葡萄、桃子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创建了大圩提子、海洋桃子、潭下柑桔等优势水果品牌,策划注册了优质农产品商标“江头一品”。水果种植面积达28.7万亩,年产量28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33.3%、98.7%。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获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潭下镇黄柏村柑桔协会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专业技术协会。粮食、生猪、水果、蔬菜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粮食、蔬菜产量稳步提升,被自治区农业厅确定为稻谷和蔬菜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大圩古镇提香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通过桂林市验收并挂牌,海洋天桃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基本建成。规模养殖场达1052个,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入1.72亿元完成七个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投入4.6亿元实施506个水利项目建设,投入资金是“十一五”期间的两倍。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26座。解决了12.1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32.53%提高到50.24%。建设“普惠制”新村193个,为259个自然村安装4506盏太阳能路灯,完成新农村试点示范村建设100个,铁坑村、江头村、上力脚村先后获得桂林市“十佳魅力新农村”。抓好503个自然村屯内道路硬化,全县20户以上自然村屯内道路硬化率达95.8%。不断完善提升农村路网,通自然村道路硬化率由32.5%提高到75%,通行政村道路硬化率由86.8%提高到99%,通达率居全市前列。休闲农业走在全国前列。江头村被评为2015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灵川银杏景观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田园”。大圩毛洲岛荣获国家乡村旅游模范村,桃花岛等9家农家乐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称号。2015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255.7万人次,年收入超8亿元。
  (五)过去的五年,是商贸物流和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五年。我们主动融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充分发挥桂林北大门的区位优势,加快商贸物流业、旅游业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2.74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商贸物流业集聚发展。已基本形成以桂黄公路为中轴的商贸物流核心示范区,东盟白马国际商贸城、中豪国际等一批重大商贸物流项目快速推进。大西南汽车城已成为桂林汽车销售的龙头阵地,汽车4S店由2010年的12家增加至30家,累计纳税达1.9亿元。旅游业发展迅猛。编制了《灵川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灵川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初步形成了“东、中、西”三线并进旅游发展新格局。大圩古东瀑布、逍遥湖景区等现有景区品质大幅提升,桂林山水里、漓水人家等项目有序推进,逍遥湖景区成功创建为4A级景区。全县现有5A级景区一家、4A级景区两家、3A级景区两家,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升,游客接待人数逐年增加,2015年达353.9万人次,是2010年的2.46倍;实现旅游收入21.06亿元,是2010年的5.39倍。
  (六)过去的五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阔步迈进的五年。我们按照“北改、南兴、东拓、西延”的建设思路,紧紧围绕“依托城市,服务城市,主动融入城市”的发展要求, 全面加快“桂林北新城”建设,与桂林同城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修编完善灵川县县城总体规划。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至12.34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达26平方公里,较2010年扩大2.5倍,县城(含八里街)常住人口超过15万人,城镇化率达43.5%。市政道路通达性大幅提升,五进七出高速公路互通[5]等项目竣工通车,与高铁、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出口的衔接日益加强。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以甘棠公园建设为引擎,以新区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县城城区改造提升,加强八里街重点区域整治,扎实推进道路亮化、道路净化、道路硬化、划行归市、网格化管理、街面见警六大工程,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建成11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高端居住小区,19层以上高层建筑达72栋。甘棠公园北岸园林绿化、景观建筑、灯光工程及风雨桥建设已完成并向市民开放。着力加快东、北至甘棠江,南至桂林绕城高速,西至湘桂铁路范围的12平方公里县城新区开发,“五纵三横三环”路网框架基本形成,百花东路实现通车。市容市貌明显改善。组建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大队,实现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常态化。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城镇市容管理不断加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扎实推进,建成污水管网26千米,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9.5%,比2010年提升26.5个百分点。分别荣获自治区第八届、第九届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优秀奖和特等奖。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推进。成功申报自治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三街镇获得自治区城镇建设百镇示范试点镇。投入1.2亿元实施大圩镇城镇化示范乡镇“书记工程”并荣获一等奖;总投资2.45亿元的灵田镇城镇化示范乡镇“书记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已完成投资2亿元;“一街一村”示范点建设有序有效实施。
  (七)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卓有成效的五年。我们坚持从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着眼,通过理顺关系、解决难题、释放活力,各项改革顺利推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坚持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改扩建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乡镇、村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抓好行政审批事项“接、放、管”,清理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60项,承接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6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74项,调整行政审批事项5项;狠抓审批事项办理提速,前置审批事项削减至18项,“马上办结”、“窗口办结”审批事项达70.5%,办理提速81.5%,满意率达99.58%。县农机局窗口被评为2014年全国农机安全监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县计生局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机构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出台《灵川县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加大机构整合力度,积极稳妥地探索推进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组建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体育局、工商行政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县中小企业局整合到工业和信息化商贸局,设立不动产登记局。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开展乡镇“四所合一”改革试点工作。财政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全力推进各项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乡财县管制度,不断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及公务卡结算制度。农村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积极引导和鼓励林权流转,流转林地16万亩。完成三街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大圩镇、海洋乡试点工作稳步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改革深入推进,流转土地6.7万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加快县级公立医院综合管理体制、补充机制、医保支付制度等改革,成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试点。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潭下镇卫生院被国家卫计委评为“2014年—2015年度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实施“招大引强”战略。《灵川县加快招商引资工作试行办法》经验在区、市重点推广。共引进市外境内新建或增资项目400多个,实际到位资金324.3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5倍。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