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川省)2016年兴文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兴文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742 发布时间:2016-02-18 08:17:44
摘要:兴文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12月24日在兴文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兴文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健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在市委、市...
兴文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12月24日在兴文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兴文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健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围绕“创新工作年”的工作主题和“改革开放,项目引领,转型升级,创新实干”的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沉着应对、逆势作为,实现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81亿元、增长10.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亿元、增长2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7亿元、增长1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71亿元、增长12.6%;服务业增加值27.28亿元、增长11.0%;民营经济增加值56.48亿元,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06元、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95元、增长10.1%。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稳增长、促改革,发展后劲进一步夯实
一年来,我们围绕稳定经济增长,坚定不移实施项目投资、深化改革开放,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
一是重大项目推进有力。统筹推进186个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新坝水库即将围堰截流,芭茅沟水库正式开工建设;成贵高铁(兴文段)全线开工建设,完成投资约17.59亿元;宜叙高速(兴文段)实现单幅通车,完成投资10.74亿元;纳黔高速连接线一期工程全线完工,光明新城应急避难场所等25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或投入使用。宜叙高速(兴文段)互通连接线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二是外引上争务实见效。全县履约市外项目49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48.52亿元。积极参加中国西部(四川)进口展暨国际投资大会、科博会、旅博会等招商活动,成功新签约山东新凤祥乌骨鸡产业化开发等项目22个,拟投资总额达48.5亿元。对上争取实现新突破,共争取到132个项目8.8亿元无偿资金,比去年增加2.34亿元;争取到芭茅沟水库、县文体中心等国家专项建设基金0.54亿元。
三是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全面落实县委31个重点改革课题。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三证合一”,新发展私营企业287户,新增注册资金6.73亿元。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5个PPP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投资金额15亿元;争取地方政府债券6.13亿元;出资1000万元与银行、保险公司建立“政银保”合作机制,缓解农业主体融资难问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确权登记工作完成全县总量的80%,农房产权确权工作完成全县总量的4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已完成航测和底图制作工作。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有力推进,办理小城镇落户514人。
二、调结构、促转型,产业支撑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我们围绕提升发展质量,毫不动摇推动三产融合、加快四化同步,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升。
一是工业转型不断提速。创建四川·兴文苗族工业园区,大力推进新型民族工业发展,园区新引进企业10个,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1亿元,荣获“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称号。页岩气开发加快推进,开工建设4个钻井平台25口井,完成投资5亿元,将于春节前试产气。集约发展煤硫、建材等传统产业,政策性关闭小煤矿1个,组建了11个煤炭企业集团。全面规范涉企收费,累计减收税费约2150万元支持企业发展。深化银政企合作,帮助16家县内企业实现融资14.46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完成工业投资29.5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
二是旅游产业不断做强。完成《兴文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启动编制《兴文县乡村旅游规划》。石海景区成功创建四川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启动僰王山创建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加快旅游景区资源开发和国有旅游企业改革,积极推动石海旅游公司新三板上市工作;太安石林、石菊古地等一批旅游项目招商落地;苗家新寨、僰王山沙湾旅游综合服务区开发项目初具雏形;共乐镇、大坝苗族乡等乡镇的一批乡村旅游项目蓬勃发展。创新旅游营销,依托华西报业集团强大宣传平台,成功举办星空帐篷节和爱情接力跑等“爱之旅”系列活动。投入1.70亿元全面完善石海景区、旅游交通和县城旅游设施,建成四川苗族·中国僰人博物馆,高标准推出苗家长桌宴、乌鸡全席两大菜系,“2015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兴文分会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全年接待游客326.4万人次,同比增长10.3%;实现旅游总收入48.56亿元,同比增长19.8%。
三是特色农业不断增效。烤烟、蚕桑、马铃薯等传统农业产业稳步发展,方竹、富硒水稻、猕猴桃、生态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逐步壮大。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全年出栏生猪43.9万头,山地乌骨鸡220万只。新增家庭农林牧场88家,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41家、专业大户达947户,全年劳务输出14.6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8.95亿元。龙凤竹业合作社、石海薯制品合作社获评国家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积极推进“兴文石海”、“石海源”、“食在石海”等品牌建设和“石海十珍”评选活动,启动方竹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石海牌粉丝”荣获第十一届四川名牌。成功举办全省2015年现代桑蚕产业基地建设现场会。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47亿元、增长4.5%。
四是服务产业不断发展。“宽带乡村”试点工程覆盖195个行政村,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建立电商专项扶持资金,全县电商增至72家。商贸物流业持续壮大,累计完成货运量1199.7万吨,货运周转量10.24亿吨公里。持续加强金融服务,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71.17亿元,比年初增长14.0%;贷款余额为47.71亿元,比年初增长16.9%。32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措施效果明显,房地产市场稳步回暖,全年完成投资8.51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4.87万平方米。养老产业不断发展,餐饮、娱乐、邮政、通讯、保险、盐业等服务业稳定发展。
三、兴城镇、促统筹,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
一年来,我们围绕建设美丽兴文,持之以恒实施城乡统筹战略,有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生态发展环境。
一是城乡品质更为提升。统筹推进“四创联动”,投入7800余万元,绿化美化城区景观节点,创建了5个省级园林式单位。创新智慧城市平台,组建智慧城市顾问团,成立智慧城乡研究会。光明新城形象不断提升,一号安置点、九丝路南段等9个项目竣工使用,法院审判庭、移动公司业务楼、花山公园等建设项目即将竣工,富丽四星级酒店、僰王大道等项目开工建设。旧城功能不断完善,城区交通秩序、“三场建设”、夜市摊点和违法违规乱建等专项治理成效明显,中山街等10条街道实现黑化、美化、亮化,古宋河城区段景观溢流坝及景观栈道工程、果蔬批发市场初见成效。太平镇、九丝城镇、玉屏镇等集镇开发项目有序推进。全县新增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2.2个百分点。
二是城乡基础更为完善。坚持交通先行,投资1.3亿元建设乡镇联网公路96.7公里,博玉路、久陈路、新毓路、四石路即将竣工,两仙路、大光路、柳文路、周双路、叙兴路完成总工程量的70%。完成通村通畅工程142.9公里,全县实现县乡道硬化率100%、建制村通畅率100%。坚持以水润农,投资8154万元在36个村实施“小农水”工程,全面完成13处集中供水工程、61处分散供水工程,有效解决4.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麒麟苗族乡、九丝城镇、毓秀苗族乡等乡镇中小河流域防洪治理工程有序推进。加快电网建设,争取2.37亿元资金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基站建设439个,网络覆盖率达90%。
三是城乡环境更为优美。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区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审验收。加快推进省级生态县创建和37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大河苗族乡、共乐镇、五星镇、毓秀苗族乡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代表四川省接受国家复查验收并通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完成毓秀苗族乡、共乐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官上水库饮用水源地环境治理工程。淘汰黄标车515辆,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家,全面完成2015年减排总量任务,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3.7%,同比提高5.8%。投资1.16亿元实施8个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0.72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8.22万亩。巩固退耕还林14.1万亩,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5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8.03%,省级现代林业重点县通过省、市考核验收。
四、聚合力、促攻坚,扶贫开发进一步加快
一年来,我们围绕实现全面小康,坚持不懈落实精准扶贫要求、细化脱贫措施,大大加快了全县脱贫致富奔康的步伐。
一是脱贫路径更加精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凝心聚力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完成“五个一批”和“六个保障”数据核实,全部精准到户到人,分解到年度。科学规划扶贫开发,完成乌蒙山片区(兴文)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十三五”规划项目上报;在全市率先对57个精准扶贫村实施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围绕中央确定的十个重点方面和省委十个扶贫专项方案,编制完成10个扶贫专项规划方案,规划项目1570个,总投资达562.7亿元。
二是帮扶措施更加有效。集中全县各类资源优势,精准施策,做到基础设施、产业扶持、危房改造、扶贫移民、教育培训、结对帮扶到村到户。2300余名各级干部全面落实“四三二”帮扶工作职责。多方筹措资金推进扶贫攻坚,争取到位省市专项扶贫资金3733万元,筹集社会扶贫资金1827.51万元,县级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260万元。加快推进16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成功实现10462名贫困人口脱贫,完成省市目标任务的120%。
三是工作保障更加有力。整合各类资金6326万元投入扶贫开发攻坚。全面落实57个重点贫困村项目帮扶资金、产业发展资金,全县驻村工作组落实帮扶资金2619.67万元。实施“特困兜底行动”,加大对残疾人、重大疾病人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特困扶贫对象的帮扶力度。出资500万元设立扶贫帮扶贷款风险基金,着力解决建卡贫困户贷款问题,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加强扶贫资金审计,确保各项扶贫资金落到实处、用到刀刃上。
五、惠民生、促和谐,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围绕增进群众福祉,始终不渝实施各项普惠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民生工程落实有力。全年投入民生资金13.8亿元,同比增长25.5%,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0%。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88套,续建完工1187套。城镇新增就业44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县“五险”参保人数62.71万人次,累计支出各项社保资金3.43亿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分别提高到390元/月、2640元/年,惠及2万余名城乡困难群众。创新“三方协议养老”模式,抓好老龄事业,成功创建“省级敬老模范县”。营养改善计划惠及6万余名农村学生,减免和发放各类教育助学资金1377万元。为1.6万名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
二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四大工程”。启动思源实验学校建设,兴文二中光明校区即将投入使用。高考本科(重点本科)上线人数连续十二年增长,达到1256人。城西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先进集体。申请专利110件,2项科技成果荣获宜宾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成功举办苗族花山节、四川省第二届民歌大赛等文体活动;大坝苗族乡和莲花镇文化站分别创建为省级、市级示范性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完成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县域内就诊率由78%提升到90.6%。全力推进光明新城中医医院和太平卫生院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周家镇、大坝苗族乡卫生院周转房及90个村卫生室建设。在全市率先成功创建“四川省免疫规划示范县”。全面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在5.3‰以内。积极开展妇女儿童、青少年工作和红十字会、慈善、残疾人救助等公益事业。国防动员、双拥、外事、侨务、对台、消防、保密、国安、防邪、气象、人防、档案、地方志等事业健康发展。
三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成功举办全省民委系统经济工作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兴文县被表彰为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县,仙峰苗族乡群鱼社区村被表彰为第六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积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网格化管理工作,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禁毒专项行动、打击处置非法集资等工作成效明显。深化平安和谐“三级联创”,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法律援助服务2430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11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31件。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攻坚克难工作取得实效,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等工作责任落实、措施有力有效,全县未发生重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
六、严作风、促实干,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年来,我们围绕建设人民满意政府,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弛而不息推动政府自身建设,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效能提升。
一是环境兴县战略深入实施。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互联网+环境兴县”,设立智慧监管平台中心和效能监督处置中心,深入开展“五个公开”、“三个服务”和“三大机制”建设,通报典型案件8起。在全市率先完成行政权力清理,公布县级行政权力十大类共6188项;精简行政审批事项52项,行政效率提升85%以上。在光明新城新建政务服务中心,“12345”市民服务平台投入运行。
二是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群众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100%。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积极创新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成立了兴文县第一届行政复议委员会, 依法应诉行政案件13 件。
三是廉洁政府建设有效加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切实纠正“四风”问题,从严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大公共资金监管力度,“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0%以上。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减少3.98亿元。财政评审各类政府投资项目318项,审减资金1.8亿元。加强审计监督,审计审核项目153个,审减投资1955万元;审计科级领导干部和村(社区)“两委”负责人94名,查出违规资金261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2004万元。
 “十二五”工作成效及“十三五”工作思路
 
随着2015年的胜利收官,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面完成。回顾过去五年,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面临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等特殊考验。全县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初步统计,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是2010年的1.88倍,年均增长1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2010年的3.13倍,年均增长2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2010年的3.02倍,累计完成310.62亿元,年均增长2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10年的2.0倍,年均增长1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0年的1.76倍,年均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010年的1.94倍,年均增长12.6%。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5.3∶43.2∶31.5调整为2015年的22.2∶44.0∶33.8,全县经济发展实现重大跨越,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全面改革攻坚破冰启航,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被评为“中国绿色名县”、“中国低碳生态示范县”、“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县”和“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