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迎战2021年,我们要沉心静气,夯基垒台,奋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各位代表!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做好政府工作至关重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2%,外贸出口增长8%,直接利用外资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主要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聚力乡村振兴。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农村繁荣发展。一是夯实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稳步发展特色产业,新建改造茶园1万亩,稳定烟叶3.6万亩。建设19个茶叶初制加工厂,完成保茶集团名优茶加工、寺坪核桃深加工、龙坪蔬菜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创建“六有”合作社60家,发展家庭农场40个。加快推进大龙潭灌区、岩头溪水源工程建设,启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二是打造宜居环境。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224公里,新建美丽乡村路135公里;新建改造盘龙小河口、格栏坪肖家沟、沮河重阳村等农村桥梁。狠抓农村污水治理,完成20个村污水管网和人工湿地建设。加强小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完成白蜡河流域、黄龙洞山洪沟、南河寺坪段等治理项目。有序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打造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强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权分置”改革成果运用,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引进市场主体,盘活乡村闲置校舍、厂房等资产,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实施小农户提升行动,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等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网商银行普惠金融项目,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四是创新基层治理。加强自治组织建设,规范集中安置点社区化管理。完善人才回流机制,选派85名科技特派员助农增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落实“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警”,建设平安乡村、法治乡村。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带动群众移风易俗。 (二)纵深推进全域旅游。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打造精品旅游项目,推进全产业融合,建设沿麻竹生态旅游带黄金驿站。一是加快建设精致县城。加快推进蜡梅公园、官山旅游综合体、清溪南路棚户区改造、城区雨污管网分流、壹佳园农贸市场等项目,完成城区“一路三桥”、老酒厂片区开发和23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展河西环境综合整治,完成紫薇桥至二桥沿河游步道建设。实施城区绿化、亮化提升工程,加强市政维护、环境卫生等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二是延伸开发核心景区。加快推进尧治河矿洞旅游、南顶草原、千家坪云锦杜鹃等重点旅游项目,完成蜡梅谷项目整体建设。开展森林康养资源普查,系统谋划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横冲、九路寨、尧治河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鼓励A级景区创建研学旅行基地,支持横冲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三是多元发展乡村旅游。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加快重点镇村建设,着力打造城关黄堡线、马良歇马线、后坪龙坪线、店垭两峪线、过渡湾寺坪线、马桥线等示范线路。推进农旅深度融合,积极开发亲子采摘、农业公园、休闲农庄、精品民宿等乡村旅游新模式。四是统筹提升服务能力。启动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集镇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推进马桥三里坪、寺坪天子湖渡运码头项目,加快实施468省道寺坪至马桥段改建、241国道枫桥至蜡梅谷大修等工程,完成南顶草原旅游公路、尧治河旅游公路、简槽至九路寨公路建设。深入开展旅游营销活动,加强与周边景区合作互动,不断拓展客源市场。 (三)提质发展工业经济。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着力实施四大工程,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一是矿业经济振兴工程。保持政策延续,支持企业扩产扩销,力争全年运销磷矿石550万吨。优化矿产资源配置,推动矿化产业集群发展。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支持企业建设选矿项目,提升矿业经济质效。二是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给予贷款贴息、税收返还、融资担保等政策支持,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支持神力车桥、晨峰壁纸、攀源防水材料等企业嫁接重组。三是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依托余家湖保康工业园,发展医药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力争每个行业引进1—2家优质企业,着力构建新兴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华磷高强板、特艺轻型墙体材料等项目建设。四是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立企业成长后备库,锁定一批重点培育对象。深化“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及时掌握企业困难和诉求,该支持的坚决支持,能办的尽快办好,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新增规模企业5家以上。 (四)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抢抓国内大循环战略机遇,精准抓好招商引资,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打造“十四五”经济发展新引擎。一是推进精准招商。围绕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林业及森林康养、现代服务业和大健康等重点产业,突出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强化专业招商、主题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建立项目引荐人奖励制度,推进荆山玉文旅康养、过渡湾蓝莓小镇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力争全年引进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分别增长8%。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做实领导包保、秘书服务等工作机制,高标准开展“三集中”和项目拉练活动,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审批服务,全力抓好247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货运铁路、5G基站宽带网络等项目如期开工,汉江亿成精细化工、广捷节能环保材料等30个项目竣工投产。三是全力争取资金。紧盯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围绕民生保障、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争取更多项目布局保康,力争全年到位政策项目资金增长5%。 (五)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巩固和拓展绿色发展比较优势。一是深化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巩固禁鞭和秸秆禁烧成果,深化扬尘污染治理,在县城规划区全面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确保空气优良率稳定在90%以上。狠抓农村污水治理,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建立休耕轮作制度,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二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严格落实生态红线管控。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学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完成城区餐厨垃圾处理厂、庙坪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建设,启动塔儿坡垃圾填埋场无害化治理。研究制定碳排放达峰方案,大力发展新能源。三是实施“绿满保康”再提升行动。坚持因地制宜,见缝插绿,提升国土绿化质量,完成人工造林7080亩、经济林果提质增效3300亩、长江防护林工程造林2.6万亩、实施义务植树50万株,创建绿色村庄41个。 (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向更高标准看齐,向最难环节动刀,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一是着力打造高效政务。紧盯“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快完善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全面消除“信息孤岛”“数据壁垒”。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落实用气“310”、办电用水“321”服务,更大力度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深化“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完成“市民之家”建设。二是着力建设公平市场。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全流程电子招投标。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健全“双随机一公开”机制,依法查处垄断经营行为,严厉打击传销、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加强信用监管,推动部门联合惩戒,让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三是着力推进更优服务。深入贯彻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严格落实中央、省市疫后重振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引导金融资金“精准滴灌”,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新增贷款10亿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