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届人大四次 会议文件(23)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4月15日在舞钢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舞钢市人民政府市长 孔 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狠抓项目攻坚,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保持转型发展定力,增强爬坡过坎耐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舞钢更出彩迈出新步伐。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37.5亿元,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1%,高于年度计划7.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亿元,增长9.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亿元,增长24.7%,高于年度计划14.7个百分点,税比达到8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32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98元,增长8.8%。 (一)创先争优厚植优势。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复审。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经山独立工矿区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河南省2018年享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专项政策的两个县(市)之一。跻身全省20个乡村振兴试点县(市、区)之一,八台镇成为全省162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之一。市人民医院被国家卫健委认定为“示范卒中防治中心”。“舞钢莲藕”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审定登记,填补了舞钢市“农产品地理标志”空白。国道345、省道228纳入交通部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库,省道327纳入省交通厅项目库。 (二)发展动能集聚释放。紧紧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把好招商、投资、服务关键环节,全力稳增长,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坚持用项目带发展。实施重点项目103个,年度完成投资75.6亿元;实施平顶山市重点项目35个,年度完成投资113.8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18%;实施省重点项目3个,年度完成投资50.5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66.3%。落实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机制,集中开工项目4批、90个,总投资154.4亿元。坚持以开放增后劲。成立以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招商选资工作指挥部,下设特钢及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文化旅游、商贸服务4个招商组和投融资研究工作组,招商选资的精准度、配套性、集约化进一步增强。举办首届舞钢新材料应用发展论坛。全年新开工招商选资项目38个,合同投资总额234.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124万美元,高于平顶山既定目标任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9.2亿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2.9亿元,均位居平顶山各县(市、区)第1位。坚持向创新要动力。成功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项,实现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零突破”;完成专利申请243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增速分别达到60.1%和15.4%,创历史新高。城投公司信用评级有望晋升AA级,信誉等级、投融资能力持续增强。神州重工成为锅炉压力容器复合板国家行业标准制定者。神州永达填补了舞钢市汽车生产制造资质空白。全市保有各类经营主体2万户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21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个转企、企升规、规上市”压茬推进、梯次培养的机制逐步健全。坚持推改革激活力。机构改革和监察体制、城市综合执法体制、国企改革统筹推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开展股权融资、产权交易融资、PPP融资等多样化融资模式。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政务服务事项933项,基本实现“网上可办”“一网通办”。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优化为7.7∶45.1∶47.2。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67.7亿元,增长17.9%。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分别增长15.6%、20%、35%和12.2%,新引进企业7家,盘活企业2家,成功纳入“中国开发区公告目录库”,被评为“省产业集群商标品牌培育基地”“省最具发展战略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提优增效。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依托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规范土地流转交易行为,年交易额达到4500万元以上。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注册家庭农场46家、培育示范性家庭农场11家。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7.8万亩,总产量16.4万吨。新建生猪“千头线”23条,完成畜牧业产值8.5亿元。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编制完成《舞钢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成功举办第三届舞钢国际环湖马拉松赛。全年接待游客521.4万人次,增长10.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1亿元,增长13.9%。加快商务中心区建设,成功引入周南高速、焦桐高速、天伦燃气等企业设立法人总部,实现就地纳税;区内年度增加值、税收收入、从业人员、入区企业个数增速分别达到80%、266.7%、22.2%和87.4%,综合评价排名跻身全省前十行列,达到省定“一星级商务中心区”标准。 (四)三大攻坚扎实开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进展。开展信访矛盾化解专项行动,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信访工作综合考核全省排名第3位、平顶山第1位,荣获“全省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县(市)”称号。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雪亮工程”实现重点路段监控全覆盖。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平安建设公众安全感全省排名第7位、平顶山第1位。脱贫攻坚稳扎稳打。举全市之力,营造了干部在一线培养、资金项目向扶贫倾斜、作风在一线锤炼、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浓厚氛围。调整充实驻村工作队,深入开展服务“三夏”进万家活动,探索制定到户增收鼓励和资金统筹使用办法,持续夯基础、增热度、补短板、促增收。全年完成5个贫困村退出,实现1225户、2438人脱贫,年度考核成绩有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污染防治成效明显。积极构建大环保格局,深入开展水、气、土污染防治工作,认真办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组转办件。全年优良天数252天,PM10年均浓度99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分别位居平顶山各县(市、区)第4位、第2位和第3位。“河(湖)长制”工作全面铺开,治理河道19.6千米,累计铺设污水管网150千米,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3个,石庄桥断面水质总体达标,石漫滩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100%。 (五)城乡发展统筹推进。全年民生事业支出16.7亿元,增长22.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9%。城市建管更加精细。城乡总体规划通过省政府批准,省定33项专项规划全部修编完成。“双拆”累计拆除建筑18万平方米。购置纯电动公交车100台,新建停车场5个,打通“断头路”6条。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3个,总投资15.8亿元。对刘山公园进行提档升级。“双电源”完成区域改造,110千伏舞滨线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燕山水库双水源引水工程通过省水利厅审批,具备开工条件。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率先通过省级达标验收,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在平顶山各县(市、区)率先投入试运行。农村生活更加宜居。实施“六村工程”,开展“六改一增”,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06户、生态廊道建设1.7万亩,新创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31个、示范村15个,总体达标率超过70%。完成“大棚房”整治整改;拆旧复垦完成历史欠账。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91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部挂牌成立,工作成效得到省委宣传部肯定。全面启动星级文明村、文明户评星定级“双评”工作,191个行政村实现“一约五会”全覆盖。民生保障更加健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招聘高中教师26名、幼儿教师41名。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八台镇马庄小学、杨庄乡雷庄小学;新时代国际学校实现当年签约落地、当年开工建设、当年竣工招生。全年登记新增就业552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1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4.6万人,参保率达到98%。农村特困供养对象2639人,累计发放供养资金750.3万元。“免费福利”更加普惠。为市民免费购买平安家园保险,对室内财产、散养牲畜、粮食及经济作物等财产统一投保;落实盐业改革惠民政策,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食用盐免费配给供应;农村居民天然气免费安装3万户,完成任务总量的50%;为重点人群免费进行健康体检,先期完成3个乡镇、944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