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山东省)2021年济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济宁市政府网 作者:县情资料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1-06-02 07:52:49
摘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94.3亿元,年均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11.8亿元、年均增长3.7%,税收占比达到73.3%。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1.7:39.2:49.1。存贷款余额分别新增2468.3亿元、2034.1亿元。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6%、8.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比2015年提高7.3个百分点。以全省第1、全国第5名的好成绩迈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双拥模范城实现“八连冠”。...
  (一)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aG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创新是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必须作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启动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建设高能级平台、企业和人才团队,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aG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持续强化高新区创新谷带动作用。出台加快推进创新谷建设实施方案,组建专业化团队,高标准建设运营中心,持续放大市产研院、中科先进院、省激光研究所等高端平台效应,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联盟设立创新谷分中心,引进高端人才团队10个以上,合作建设研发机构20家,落地产业化项目30个以上。充分发挥创新谷引领作用,紧密对接“231”产业集群和县市区特色产业需求,逐个产业组建专家服务团队,精准开展产学研对接、项目招引,向每个县市区导入2个以上科技创新成果或产业项目,为全市企业创新、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aG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持续强化县市区创新能力。围绕主导产业需求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深入推进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加快益大针状焦研究院、济宁(金乡)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落地建设,全市新型研发机构达到50家以上。持续深化“一区一业一所”建设,全面提升研究所技术咨询、科技中介、项目孵化等综合性创新服务功能。支持企业建设自主研发平台,加快通佳塑胶工业研究院、华力智能发电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重点平台建设,规上企业研发平台建有率达到13%以上,每个县市区争创3家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强化市直部门科技创新责任,立足行业引进大院大所和高端人才团队,形成市县一体联动创新大格局。aG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企业“雁阵工程”,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42%以上。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立创新联盟,承担国家和省重大专项,建成创新创业共同体30家,实现重点产业链全覆盖。集聚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要素,对研发投入强度大、增速快的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增长15%以上。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年内攻克关键技术50项以上,取得重大产业创新成果20项以上。加大对企业发明专利和PCT国际专利申请的奖励力度,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0%以上,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40件以上。aG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持续强化产学研融合联动。绘制全市企业研发需求、全国重点技术分布“两张图谱”,发挥专利导航在推动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作用,建设综合性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对接“中字头”“国字号”大院大所和高端人才团队,每个县市区至少新增合作院所3家以上,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人才2人以上。市级层面举办济宁与长三角技术转移大会、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产学研对接活动20场以上,开展合作项目10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0%以上。2月份开始,对全市科创平台、人才团队进行绩效评价,实效突出的予以表扬奖励。aG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各位代表,良好的环境是创新的力量源泉。我们将聚焦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进一步调整完善科技支持政策,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保障,调动平台和人才团队服务产业发展积极性,让创新创造活力在济宁大地竞相迸发。aG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突出产业主导理念,全力构建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aG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产业转型升级,根本措施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必须扎实推进“231”产业集群培育、现代物流和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aG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制造业是我市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必须把发展制造业摆在战略位置,强力攻坚突破。做大做强“231”产业集群。全面推行“群长+链长”制、“九个一”推进机制,打造30个核心产业链,确保6大产业集群规上企业达到1100家、营收突破1900亿元。高端装备产业,聚焦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矿山装备等7大方向,重点推进山推、永生重工、重汽商用车等202个项目,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高端化工产业,聚焦煤化工、精细化工等4大方向,做强做优7家化工园区,重点推进荣信、鲁泰、阳光颜料等62个项目,提高产业门槛,大幅提升化工产业高端、绿色、安全发展水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焦电子信息、第三代半导体、工业机器人等5大方向,重点推进盈和电子、芯诺电子、顶峰航空等32个项目,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新能源产业,聚焦新能源储能装备、氢能等4大方向,重点推进馨联动力、中材大力、中晶新能源等20个项目,建设具有济宁特色的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新材料产业,聚焦稀土新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碳纤维等6大方向,重点推进钢研稀土、益大新材料、瑞城宇航等67个项目,打造全国知名碳基新材料基地。医药产业,聚焦化学医药、生物医药等4大方向,重点推进辰欣、鲁抗、艾美科健等43个项目,打造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高地。aG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在市县一体合力抓好“231”产业集群基础上,各县市区要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积极做大做强优势传统产业。煤炭产业,全面深化与山能合作,支持济宁能源、鲁泰控股等企业“走出去”整合资源,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发展。橡胶制品和造纸产业,以华勤集团、太阳纸业为核心,支持企业全球整合资源,打造全球知名橡胶、造纸产业基地。食品产业,依托益海嘉里、利丰食品等龙头企业,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价值提升,建设全国特色食品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以如意集团、爱丝制衣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纺织新材料、创意设计等4大方向,培育自主品牌,打造全国知名时尚纺织制造基地。新型建筑产业,以泰山玻纤、德丰重工等企业为带动,培育壮大玻璃纤维、装配式建筑等行业,新增2家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培育1家施工综合资质企业。aG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围绕建设“制造业强市”,聚力实施四大工程。实施企业攀登工程,逐个产业集群按照规模明确龙头企业、领军企业、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逐企确定攀登目标、制定攀登计划,“一企一策”帮扶,大张旗鼓支持想发展、敢争先、勇攀登的企业,新增50亿元企业3家。大力培育省、市级“瞪羚”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年内新增20家以上。实施“十百千”技改工程,加大技改投资奖励力度,全年重点实施1000个技改项目、助推1000家企业转型,完成技改投资700亿元以上。发挥技改投资基金杠杆作用,重点支持100个亿元以上技改项目,评选技改十佳项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100家企业上云,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企业上市工程,对100家重点上市挂牌后备企业精准辅导、专班帮扶,对在境内成功上市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确保新风光电子、晶导微电子成功上市,鸿润食品、中稀天马、海富电子进入上市程序。实施要素保障工程,做实产业推进专班,强化资金、土地、能耗等市级统筹,全面推行“标准地”模式和“亩产效益”评价,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让好的项目享受最优质的资源。aGU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把现代物流产业作为重中之重,以兖州国际陆港、京杭运河“一点一线”为牵动,依托新机场、高铁、铁路、高速等综合交通优势,加快传化物流、苏宁易购等项目建设,打造国际公铁航空物流区、临空临港产业园。完成京杭运河“三改二”、湖西航道改造等工程,加快构建“一干双线十二支”内河航道网络。推进港口码头整合提升,重点支持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港口发展,加快建设集装箱港口,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建设运河物流产业带,把济宁打造成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医养健康产业,深化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建设,重点培育邹城利民康养、微山湖老年疗养等10个项目,打造全省医养健康高地。现代金融业,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组织30家以上,加快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