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月11日在金乡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郑士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金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金乡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应对挑战、经受考验的五年,也是奋发有为、高质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围绕“打造中国江北水乡、建设美丽富裕幸福金乡”目标定位,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顺利完成了“十三五”各项任务目标。预计202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8.7亿元,年均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6.4亿元,年均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0亿元,年均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973元、18669元,年均分别增长7.1%、8.2%。五年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群众满意度、综合考核始终位居全市前列,重点项目现场观摩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坚定不移优园区、攻项目、强集群,支撑发展的产业基础持续壮大。五年接力打响园区建设攻坚战、项目落地突破战、产业升级大会战,独具特色的“3+1+1”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园区平台不断优化。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为统领,聚力构建“一区四园”发展格局,新材料产业园连续七年跻身全国同类园区20强,食品产业园被评为中国特色食品产业聚集区,高端装备产业园入选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试点,商贸物流园被评为中国物流实验基地。项目支撑不断增强。聚力突破招商引资,精准对接国内外500强、行业领军企业,五年累计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54个,完成总投资430亿元,其中500强项目7个;亿盛实业、宏大食品等企业对外合资合作,逐步实现挂大联强、抱团发展。七洲新材料、衡兴新材料、聚优环保、万兴食品等项目加快建设,汇能科技、稻香村、北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在2020年两次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评比中,分别取得第四、第三的历史最好成绩。产业发展不断升级。工业经济强劲攀升,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58个,完成技改投资366亿元,凯赛生物、键邦化工、硅科新材料等一批企业实现扩大产能。五年新增销售过亿元工业企业24家,纳税过亿元、过千万元工业企业分别达到4家、1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5.2%、5%。特色农业乘势而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全省第一、全国第三的成绩通过首批认定,金乡大蒜世界霸主地位持续巩固,“金乡有机大蒜”连续九年荣获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国际蒜都中心成为乡村振兴新地标。辣椒、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稳步壮大,累计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家、“三品一标”认证企业108家、家庭农场360家、专业合作社1597家,创成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建成贵和、银座等一批商贸综合体,3处市场获评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加速培植网络经济,运营蒜通天下、数字农展中心等平台,电商经营主体突破4000家,累计实现交易额680亿元,创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全省跨境电商集聚区。丰富拓展文化旅游空间,金龙湾文旅小镇纳入省级服务业特色小镇培育名单,王杰精神传承红色研学基地、羊山红色旅游区成功纳入省红色旅游大项目,3A级景区达到6处,2020年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96.4亿元、增长5.6%。五年夯实基础,五年育强产业,集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足。 坚定不移塑品质、提功能、美生态,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更具魅力。紧扣“中国江北水乡”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以“双城同创”为牵动,聚力突破城市“一体两翼”,强势拉开老城区、莱河新区、沙河新区建设布局,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3.2%。加速老城区提升,完成39个片区改造,启用45个精品小区,建成王杰广场,投入运营天兴广场;加快莱河新区提标,建成莱河十里风光带一期、社会养老中心,启用长宁湖市民中心、水云台商业综合体;推动沙河新区扩容,加快沙河两岸风光带建设,建成金沙湖水利风景区,蒜都小镇初具规模。新建城市公厕13座、垃圾中转站10处,新增换热站88个、供热面积493万平方米,完成雨污管网136公里,被纳入省I型优先发展小城市试点,获评首批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持续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治理老旧小区63个、背街小巷27条,在全市率先完成“三小车辆”治理,创成国家卫生县城,入围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乡村振兴全面起势。成功入选省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鱼山乡村振兴示范区以全市第一名成绩入选首批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深入实施镇街驻地“十个一”、农村“七改”工程,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集中改暖5.4万余户、改厕11万余户,饮水管道提升改造820公里,“村村亮”安装路灯1.7万余盏,311个村生活污水实现有效治理,重点水利项目投资达6.96亿元,建成14个省级、36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大力倡树文明乡风,构建县镇村三级新时代实践体系,文明达标村创建实现全覆盖,获评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交通体系加快构建。聚焦打造“五纵、四横、一环、八射、多联”综合交通路网,建成通车济徐高速、枣菏高速、G105改建段等大动脉,改造提升金珠路、文化路等17条城市干道,金帆桥、金城桥、王杰大桥等竣工通车,提升改造县乡干道89公里,新建“四好农村路”539公里,实施养护大中修394公里,新开通公交线路21条,投放新能源公交车184辆,建成公交站亭419处,顺利通过省级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县验收。生态底色越来越靓。大力开展“清河行动”,持续实施“九湖五河十八湾”生态治理工程,整治东沟、苏河等河道57公里,新增城市绿地96公顷,建成国家湿地公园1处、国家水利风景区2处,创成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九湖五河”生态治理被评为省人居环境范例项目。扎实推进“四减四增”,产业、能源、运输、农业结构更加优化,丹佳危废处置、东城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运营,PM2.5、PM10浓度分别较“十二五”末下降40.2%、28.6%,优良天数增加97天。五年倾心打造,五年精细管理,生态宜居的水乡品牌越来越响。 坚定不移抓改革、扩开放、争创新,驱动发展的动能活力充分释放。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发展始终,着力提升服务效能,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累计承接国家和省级试点任务90余项,典型经验获省级以上领导批示和发文推广30余项。创新推行“一区四园”运行模式,完成管委会瘦身强体、全员聘任制、薪酬制度等改革任务,2020年经济开发区在全省153家开发区考核中位居第52名、居全市第6。深化“一次办好”改革,1143项审批及服务事项集中办理,“3330”压缩至“1125”,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进入“1天时代”,推行“金天办”“承诺制+容缺办”等服务模式,实现“不见面”简办、“标准化”通办、“一张网”智办、“星级店小二”帮办,营商环境评价稳居省市前列。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连续四年承办全国新材料会议,成功举办全国高校“十四五”新发展理念研讨会、国际大蒜产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开通运行济宁内陆港,建成全国首个服务县域经济国检贸易便利化服务中心,全国首条全集装箱出口冷链班列—“金乡大蒜号”驶入国际轨道,累计新增186家备案企业,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分别完成220亿元、7634万美元,被评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成大蒜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产业创新平台,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平台18个、市级48个。硅科新材料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15家企业被评为省专精特新企业,6家企业入选省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5.27%,被评为省技术转移先进县。成立招才引智工作站3个,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1处、“人才飞地”3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20余名,获批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高效配置资源要素。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累计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599.5亩,盘活闲置用地1308亩;组织召开政金企社对接会62次,发放贷款138.54亿元;向上争取各类资金167.7亿元,6个PPP项目纳入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75家企业完成规范化改制,21家企业在股权交易中心挂牌,12家企业进入全市上市后备企业名单。五年深化改革,五年守正创新,为省市乃至全国贡献了更多的“金乡智慧”“金乡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