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安徽省)2015年无为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无为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642 发布时间:2016-02-03 14:33:08
摘要:2015年县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7日在无为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县长 袁发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发展回顾 2015年,面对复杂严峻...
 
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强化创新发展,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落实“调转促”行动计划,着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电线电缆产业产值确保80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羽毛羽绒产业突破1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400亿元,其中新材料、新能源分别突破200亿元和100亿元。建筑业在转型中加速壮大,产值突破200亿元,实现建筑大县向建筑强县跨越。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龙头企业超过200家,加工产值突破300亿元。服务业规模继续扩张,限上服务业企业发展到300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以上,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家,开发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100项以上。
 
(二)强化协调发展,构建城乡统筹新格局。按照组团式发展的思路,加快无城、高沟的人口和产业集聚,到2020年城市人口达45万人。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成北沿江高速、芜湖长江二桥连接线,争取北沿江高速西延、岳武高速东延工程开工建设,形成对外高速公路大通道;推进军二路、巢无路城区段改扩建,加快无城环线和高速出入口连接道路建设,形成“一环四射”的快速路网格局;结合国道347、省道208改建,谋划启动通江大道华龙到铜陵、巢无路石涧到高沟的国省道改扩建工程,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加快500千伏福渡变和2个220千伏、5个110千伏变电站及配网建设,完成农村979个低压台区改造任务,全面建成电气化县。在基本完成11个万亩以上大圩达标的基础上,启动实施13个5000亩以上万亩以下圩口堤防达标工程,切实增强防洪保安能力。持续推进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巩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和全国双拥模范县。
 
(三)强化绿色发展,彰显生态文明新优势。坚持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优先,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守生态红线,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继续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力争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2%,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园林县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现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严格控制高能耗产业增长。推进城乡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到2020年,无城和建制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100%和80%。完善城乡垃圾处理体系,建成垃圾填埋场和生物质发电厂,到2020年,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护好蓝天、青山、绿水。
 
(四)强化开放发展,激发竞争合作新活力。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合作战略,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依托特色产业基础和黄金水道优势,推动对外开放与对内合作相互促进,构建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充分利用无为人脉资源和域外资本,抓住高铁开通后带来的“同城效应”,积极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沿江上下游城市在临港制造、航运物流等方面的合作与联动发展,主动承接省内外产业转移。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到2020年累计利用省外资金突破1500亿元,利用外资突破10亿美元。举全县之力加快无为、高沟两大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到2020年,无为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300亿元,高沟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确保800亿元、力争1000亿元。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扩大出口规模,到2020年进出口总额突破8亿美元。
 
(五)强化共享发展,实现人民福祉新提升。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建好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巩固全省教育强县创建成果,支持无为中学创建“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名校,支持无为一中建成省内一流的示范高中,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巩固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成果,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大力发展医联体、医共体,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同步提升。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2016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攻坚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全省、全市经济和城市工作会议以及县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大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财政收入增长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增强工业经济实力
 
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努力实现工业总量提升、结构优化、实力增强。
 
推动首位产业提质增效。瞄准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加快推进电线电缆产业转型升级,力争电缆产业产值突破550亿元。坚持扶优扶强,选择20家左右主业突出、技术领先的重点骨干企业,与央企、知名民企、上市公司实行并购重组、强强联合,着力打造2-3家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领军企业。支持电缆企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推动电缆产品向高端延伸,力争在航空航天、军工、高铁、海洋工程、核电、新能源等领域取得突破,抢占国内高端市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巩固全国特种电缆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成果,培育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美誉度好的知名品牌,力争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3件以上,新认定省级以上标准10项以上。推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与电缆产业深度融合,开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试点,培育2-3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鼓励企业“走出去”,扩大电缆产品出口份额,力争电缆出口额增长10%以上。充分发挥电缆检测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作用,设立安徽计量研究院无为分院,推动“政产学研用”合作,在新型电缆领域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开展电缆市场经营秩序专项整治,依法帮助企业清收应收账款,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促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等产业发展,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20亿元。把新材料产业作为未来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重点发展非金属、新型化工、智能传导新材料和国内领先的石墨烯新材料,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打造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依托天龙光电线缆院士工作站,加快推进智能光缆研发攻关和产业化。启动石涧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重点推进华塑氧化钙超细粉、宏远纳米碳酸钙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主体工程完工。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华电风力发电三期、信义80兆瓦渔光互补发电、丰原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投产见效。强化地下废弃矿洞资源开发利用,力争引进2个空气压缩储能项目。加快上下游产业集聚,引进3家终端应用和产业链核心环节企业,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引进3家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加工等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速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和新商业模式,推动羽毛羽绒、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支持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之路,鼓励现有企业通过技改增效、品牌培育、外引内联,力争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以上。发挥“中国羽毛羽绒之乡”招牌效应,推进羽毛羽绒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征地1000亩、拆迁3万平方米,引进5家龙头企业。加快东隆羽绒高档面料生产线、鹏翔体育用品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羽毛羽绒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启动食品工业园道路、给排水、供电等基础配套建设,依托本地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主食工业化特色,引进食品加工龙头企业5家。加快建筑业总部基地建设,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培育引进2家建筑业一级资质企业,集聚发展一批二级以上资质企业,力争建筑业产值、税收增长20%以上。
 
(二)持续推进产业提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努力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借力“互联网+”,助推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322”发展规划,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 “三品一标” 10个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40亿元。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重点抓好2个绿色增产示范片、2个绿色增产示范村创建,打造全省粮食绿色增产先行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个、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各5家,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面积超过50%。推进开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千亩设施高效农业精品示范园,引进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加快泉塘市级现代渔业示范区1000亩核心区建设,确保上半年基本建成,争创全省一流的现代渔业示范区。推动“互联网+智慧农业”发展,在开城、陡沟、昆山等乡镇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试点,促进农业产销向精准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推进畜禽养殖示范基地建设,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5%。加快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
 
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完成万亩以上圩口防洪达标,启动5000亩以上圩口堤防加固工程,推进中小河流治理、裕溪河治理二期、小农水重点县等水利项目建设,建成沙湾站、泥汊南站,完成花渡闸迁建,改造中小灌区5万亩,扩挖塘坝1750口,疏浚沟渠260条。推进交通畅通工程建设,建成无六路,完成通江大道改造主体工程,新改建县乡村公路100公里以上,升级改造渡口50道,启动无城至高沟快速通道和无城南外环前期工作。大力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加快福渡变、河坝变、洪巷变及配网建设,启动220千伏云龙变建设,改造农村低压台区550个以上。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10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进行整治提升,突出治脏治乱和农贸市场、文体广场等基础配套建设,同步完成5个中心村整治建设任务。继续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新增造林2.7万亩,新建森林长廊49.5公里。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开工建设10万吨中储粮芜湖直属库无为分库项目,缓解粮食仓容不足的矛盾。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就业技能培训3000人以上,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万人。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稳步推进水产、茶叶等特色保险,积极开展农业保险提标试点工作。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速推进农村产权交易进平台,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搭建县级农业融资担保平台,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破解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激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
 
(三)持续推进三产发展,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
 
坚持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推进,顺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全面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提升商贸物流业。编制县域商业网点规划,优化专业市场、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菜市场布局,促进商贸流通业有序发展。积极引进现代经营业态和新型商业模式,推动消费方式多样化发展,促进城乡商贸业提档升级。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市场,加快推进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国际汽车城、中农批高端农产品市场等重点项目,启动高铁站前广场商业圈规划建设,完善县域商贸业态。推进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新建乡镇商贸中心5家,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经营主体采取电商模式拓展市场渠道,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引进2家全国知名电商企业落户,孵化培育3家本土限上电商企业,力争电子商务交易额超5亿元。完善农村电商配送及服务网络,实现快递到镇、配送到村,建立覆盖全县的物流配送体系。依托黄金水道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业,推进中农批国际物流港、高沟滨江新城物流中心和无城综合物流园建设。
 
加快发展金融业。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全年新增贷款30亿元以上。引进域外银行分支机构2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10家,不断丰富县域金融主体。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并完善风险投资基金、风险补偿资金及其管理办法,更多运用市场手段支持优势企业发展。加强与省担保集团、市民强担保公司合作,新增担保额度9.5亿元,扩充县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增强融资担保能力。积极扩大订单贷、税融通和仓单质押等金融新产品规模,解决企业贷款增量担保问题。支持城投融资平台做大做强,力争融资45亿元,其中发行城投债15亿元。加快企业直接融资步伐,支持太平洋电缆IPO首发报会,力争4-5家企业登陆新三板。加强金融业监管,加大对恶意逃废债和非法集资行为的打击力度,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旅游业。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力争引进3家旅游企业落户。加快推进万年台、三公山、竹丝湖、泊山洞、西九华、天井山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依托红庙万亩苗木花卉基地、襄安千亩樱花林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游。推动新四军七师师部纪念馆争创4A景区,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旅游度假村2个,创建3星级以上农家乐5家,新增市级以上旅游商品生产示范企业2家。创新旅游促销手段,将山水人文景点、美丽乡村示范村串点成线,打造2-3条精品旅游线路,精心策划、系统宣传、形成品牌,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
 
(四)持续推进城市建设,加快提升城市品质
 
按照“一尊重、五统筹”的城市发展理念,科学规划,综合布局,大力开展“城市建设攻坚年”活动,努力提升城市环境和品质。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