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月16日在佛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佛山市市长 朱 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统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努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顺利完成市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49.6亿元,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1.4亿元,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4265.8亿元,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0.4亿元,增长10%;进出口总额4357.4亿元,增长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万元,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2.3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保持经济稳中向好。实施稳增长系列举措,经济运行高开稳走、稳中有进。工业生产持续加快。以稳工业促稳增长,工业生产延续2016年一季度以来持续加快走势,增幅创两年来新高,主引擎作用凸显。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4万亿元,增长8.7%;工业增加值4930.1亿元,增长8.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4.5%;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持续走高,连续15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上,12月达55%;工业用电量468.6亿千瓦时,增长8%,大工业实增容量增长32.9倍。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完成先进制造业总产值1.02万亿元,增长9.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5.8%,提高6.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1739.8亿元,增长16.3%。工业经济效益稳步向好,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4.7%,提高7.1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7.9%,提高0.14个百分点;亏损面8.8%,下降0.9个百分点。适度扩大总需求。出台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方案,多渠道促进有效投资增长。完成工业投资1690.7亿元,增长15.5%,总量超房地产开发投资236.7亿元,连续6年位居全省首位;基础设施投资829.7亿元,增长53.6%。实施扩内需促消费措施,创建省放心消费试点城市,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增长较快,汽车类零售额651.7亿元,增长13.7%;快递业务收入增长30%。外贸保持平稳增长。完成出口总额3153.6亿元,增长1.7%;进口总额1203.8亿元,增长19.6%;一般贸易出口1818.1亿元,增长11%,占出口总额比重56.8%,提高3.8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活力增强。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举措,着力维护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合法经营权和产权,完善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推动大型骨干企业跨越发展。深入开展“暖企”行动,走访调研企业1.1万家,收集意见建议并妥善解决。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1.58万亿元,增长10.2%,民营工业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81.6%;完成民间投资2984.4亿元,增长18.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0%。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企业1家,总数17家。7家企业进入“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出台“四上”企业[2]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入库企业净增超1000家,总数1.1万家。 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设立5亿元改革专项基金,聚焦提升质量和降低成本。供给体系质量稳步提升。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和扶持办法,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通过省预验收。认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154家;新增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525家,累计6642家;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93.5%,提高1.5个百分点。新增联盟标准26项,累计98项;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41项,累计1640项;新增采用国际标准认证产品89个,累计2592个。南海区成立全国首个制造业“隐形冠军”联盟。中国驰名商标159件,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新申报4个,累计创建9个。弘扬企业家精神,表彰20家“佛山·脊梁企业”和20位“佛山·大城企业家”。“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效。完成33户国有特困企业脱困出清,排查关停国有企业累计出清60户,超额完成考核目标。贯彻落实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提前超额完成三年商品房去库存任务,累计净去化371.3万平方米,总去化周期9.5个月。积极构建租购并举长效机制,成立市建鑫住房租赁有限公司,向社会推出首批518套租赁住房。实施降低企业成本“佛十条”[3]等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减负349.2亿元,其中新政策减负122.5亿元。57项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壮大农业生产主体,新增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6家,累计45家,入驻企业1199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累计40家。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三品一标一名牌”[4]认证产品累计224个,市级以上“菜篮子”基地66家。建设全省首个农业科技示范市。狠抓重点领域风险防控。规范政府举债融资和偿债机制,合理分配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额度,优化债务结构,化解存量债务,预警地区债务风险水平总体下降。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清理整顿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银行不良贷款率稳步下降,金融运行稳健,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万亿元,增长5.7%;贷款余额0.94万亿元,增长7.6%。 三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促进存量优化、增量优质,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坚持以技术改造、智能化高端化、拥抱互联网等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全产业链跃升。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771.5亿元,增长39.4%,连续4年总量位居全省首位,累计超过一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施“机器人引领”行动,新增市级“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29家、智能化技改示范企业27家、机器人应用2227台。积极引导传统产业集群资源整合,推动搭建“众塑联”平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成功举办第三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654.5亿元,增长13.5%,其中“工作母机”[5]增加值347.4亿元,增长14.8%。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圆满举办第三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2家,累计21家;新增省级19家,累计112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建设佛山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发展机器人产业,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骨干(培育)企业达28家、省机器人骨干(培育)企业达7家。以招商引资促增量优质。组建市投资促进中心、佛山(深圳)产业联络处,设立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专项资金,制定招商引资行为指引。签约投资额超亿元内资项目395个,计划投资3016.3亿元;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46个,计划投资35亿美元。引进达安创谷、新能源汽车小镇等平台项目,长江氢动力、巴斯巴、天劲等工业项目,宋城·西樵山、东方动漫等文旅项目,东丽等外资项目[6]。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企业5家,累计10家;广东工业设计城聚集设计研发人员超8000人。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加快,2家企业入选商务部年度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全年举办展会活动19场次,二期建设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