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山东省)2016年利津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利津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757 发布时间:2016-01-27 08:16:28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14日在利津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利津县县长 燕振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是利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16年1月14日在利津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利津县县长  燕振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是利津从打基础向谋跨越迈进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全县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抢抓黄蓝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市支持利津科学发展等重大机遇,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经受住了复杂宏观环境的考验,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五年来,我们始终致力抓投入、上项目,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1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6亿元,年均增长12.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5亿元,年均增长21.7%,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平稳较快增长,分别达到170亿元、32.9亿元、4.2亿美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2.9∶52∶35.1。“工业强县”战略深入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4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6亿元,是2010年的2.8倍,利华益集团获得进口原油使用资质、跃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76位,三阳纺织公司成为“中国纯棉高支漂白纱线精品基地”。五年新上投资过亿元项目115个,主导产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石化产业被认定为第四批省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从小到大,产品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大力实施产学研结合“五个一”工程,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到52家。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与6家农业科研院校开展深层次合作,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268处、特色种植园区66处、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区2处,新增“三品一标”认证41个,我县成为全国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土地流转规模达到21万亩,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50家、规范化农民合作社62家,备案家庭农场192家,培育专业大户402家。服务业规模迅速膨胀。新上化工产品储运项目10个,建成中储棉指定代储库4处,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发展到11家。稳步推进沿黄旅游开发,创建3A级旅游景区1处,省级旅游强乡镇、特色村和示范点8个。鲁百集团、银座商城等大型零售企业相继入驻,“放心粮油”、“放心快餐”便民工程深入实施,商贸餐饮业提档升级。电子商务新业态快速成长,中国政品网上线运营,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进驻我县,成立了全省首家乐村淘电子商务管理中心,签约标准化体验店700余家。
——五年来,我们始终致力打基础、谋长远,发展支撑日趋坚实,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新平台,收回整合存量建设用地、未利用地10.1万亩,新设立了利津滨海新区、利津中小企业创业园,大力推进开发区、陈庄工业园扩区升级,“两区两园”建成区面积达到48.3平方公里,开发区有机化工产业园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陈庄工业园通过省级“城市矿产”示范园区评审,利津滨海新区入选中国化工最具发展潜力十强园区。加快构建交通区位新优势,5条国省道进行了大中修改造,荣乌高速至县城连接线、桩埕路(滨海新区疏港公路)、宋王路(德大铁路货运站至国道220连接线)、河埕路相继竣工通车,德大铁路建成运营,济东高速、黄大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省道316改线工程进展顺利,我县内联外接的大通道初步形成。加快构建要素保障新体系,五年新建变电站8座,架设改造输配电线路1100公里,县域供电能力翻了两番多。建设了总库容980万立方米的陈北水库,实施节水改造工程11处,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引进设立各类金融机构32家,贷款余额连续三年超过存款、达到152亿元。中阳碳素公司在“新三板”上市,19家企业在场外交易市场挂牌,直接融资工作实现新突破。全面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引进培养创新创业、专业技术人才2900余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五年来,我们始终致力拉框架、搞配套,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突出规划引领管控作用,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主城区控规、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重点乡镇详规覆盖率达到88.5%,全县城镇化率提高了8.4个百分点。县城开发建设步伐加快,五年实施重点城建项目33个,建成区面积扩展到27平方公里。南部生态新区实现了从规划论证、推进实施到框架形成的跨越,“三纵两横”骨干路网建设按期完成,23.6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工程顺利推进,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启动了12个老旧片区改造,完成房屋征收31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楼房140万平方米,1173户居民顺利回迁、搬入新房。实施了县城第二热源、污水处理厂二期、重要节点绿化等市政工程,新建改造供排水、污水收集管网184公里,供气能力扩大1.8倍,集中供热面积增加75万平方米,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7个百分点,绿化覆盖率达到36.1%。支持乡镇街道开展“两区同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2处,小城镇基础设施年均投入保持在5亿元以上,陈庄镇、盐窝镇入选全国重点镇、全市试点强镇。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起了市场化的长效保洁机制,成为全省首批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县、第二批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五年实施生态绿化工程46项、节能示范工程27项、环境改善工程44项,建设了王庄沙区林场,新增造林面积11.3万亩,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削减14.5%、13%。
  ——五年来,我们始终致力惠民生、促和谐,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81.2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7倍。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得到巩固,五年累计投入4.8亿元,新建改造校舍13.7万平方米,配备教学仪器设备13.5万件,改造运动场地390片,教育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药品“零差价”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效落实,“先诊疗后结算”等15项惠民措施顺利实施,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的“医联体”签约启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五年投入1.1亿元,建设改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处,中心医院综合病房楼工程完成主体施工。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15-20分钟”城乡文化服务圈加速形成,群众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城乡居民素质不断提升,我县被评为省级文明县、“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县。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062公里、农村电网973公里,治理易涝耕地8.4万亩,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1.6倍、2.4倍、2.7倍。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实现一体化运行。5次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5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连续11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扩大老年人、残疾人救助范围,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5亿元,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571套,增加机构养老床位1820张。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谐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单独二孩”政策平稳实施,计生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统计、物价、史志、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其他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
  ——五年来,我们始终致力转职能、提效率,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持续实施政府提速工程,先后4次清理行政审批项目,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调整减少各类行政许可、备案、确认项目111项,审批要件358项,取消或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45项。扎实推进“三证合一”改革,落实“零首付”、“零收费”、“零成本”等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五年内新增市场主体5250家。设立了产业扶持、企业发展、应急转贷等多个专项资金,成立全市首家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制定出台科技创新、企业减负、转型升级等多项政策规定,全面加强对企业、项目的扶持,促进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整合民生热线服务资源,建设8000平方米的政务服务大厅,安排29个审批服务部门入驻,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聚焦“四风”和不严不实问题,驰而不息抓好整治,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风建设成效明显。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办理建议288件、提案410件。始终坚持学法、用法、守法,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不断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调整了县乡财政体制,出台了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集中采购等办法,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实现逐年压减。不断强化债务风险防控,五年化解教育、卫生等领域积欠债务3.3亿元,转化高息债务1.1亿元,财政运行活力显著增强。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得益于理清了推进跨越、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作出了推进工业强县、农业固县、民营活县、生态立县“四县建设”的战略部署,确立了“跨越发展、惠泽民生”的工作基调,规划了“两极一带”生产力布局,明确了工作重点,找准了发展定位。几年来,全县上下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开创了科学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得益于建立了以上率下、层层推进的落实机制。几年来,我们始终把狠抓落实作为第一要求,贯穿于推动发展、深化改革、维护稳定的全过程,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现场办公制、包保责任制,年初搞好筛选论证,年中组织观摩评比,年底严格考核奖惩,有效促进了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得益于营造了共担发展、同促跨越的浓厚氛围。几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大规模外出考察活动7次,举办专题辅导报告21场,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提高境界,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特别是在一些大事、难事上,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勇于奉献的情怀忘我工作,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凝聚起了推动科学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政府工作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帮助。市委、市政府对利津发展高度关注,两次在我县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支持利津加快科学发展工作;出台了18项含金量极高的政策,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市直部门、油田单位迅速行动,确定帮扶项目,出台帮扶措施,全力抓好工作落实,“十二五”成为我县“三争”工作力度最大、油地关系最为和谐的时期。市直驻利津下派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访民情帮民富,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各位代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广大企业家敢于创新、勇创大业,为全县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利津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认真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利津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工业支撑带动能力不足,跨越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不强。二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三是城乡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任务艰巨繁重,改善民生的需求十分迫切。四是部分政府部门、个别工作人员宗旨意识、效率意识、责任意识有待加强,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山东滨源化学公司爆炸事故的发生,损失惨重、令人痛心,也暴露出了我们安全生产工作中不严不实的问题,必须牢记血的教训,进行深刻检查和反思,痛下决心加以整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不回避、不掩饰、不推诿,尽最大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我县跨越突破、奋发图强的关键时期。制定并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通过的建议,县政府编制了《利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印发大会,请一并予以审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发展调速换档,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对于迫切需要快速膨胀经济总量的利津来说,跨越发展的难度更大;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发展要素供应偏紧,对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利津来说,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人民群众需求日益多元,社会事业发展仍不平衡,对于财政保障能力较弱的利津来说,持续改善民生的压力更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未来五年全县发展面临的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叠加交汇,为我们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开发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随着城镇、园区改造开发步伐的加快,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完善,土地、区位和初具规模的产业优势迅速形成,县域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三是多年的创新实践,培养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队伍,涌现出了一批创先争优、勇于担当的干部群体,全县上下盼富裕、求和谐的热情高涨,创新求变、创业图强的氛围更加浓厚。机遇当前,挑战当头,我们必须树雄心、立壮志,集中精力加快发展,靠发展破解难题,靠发展改善民生,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利津篇章。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全体政府工作人员一定要主动担当、善做敢为,更好地承担起这个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园区经济为载体,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五化”进程,全力发展生态高效经济、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构建和谐殷实民生,确保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各位代表,贯彻落实好上述要求,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在现有基础上“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一是在产业培育上再创新优势,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坚持招引培育相结合,快增快转相统一,围绕扩大总量、提升质效,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加快构建技术先进、清洁安全、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7.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7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二是在城乡建设上再创新优势,承载能力实现新跨越。树牢时间换空间、合作换资本的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滚动实施一批城镇、园区、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工程,巩固完善“两极一带”生产力布局。“十三五”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城镇承载、园区集聚、能源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三是在深化改革上再创新优势,开发开放实现新跨越。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用改革的办法激发活力,用创新的举措突破瓶颈,用开放的思维借力发展,为新一轮跨越提供持久动力。坚持从自身改起,从重点抓起,倾力打造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诚实守信的商务环境,天蓝地绿、健康宜居的生态环境,把良好的“软环境”转变为区域竞争的“硬实力”。四是在社会建设上再创新优势,民生改善实现新跨越。落实各级政府责任,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着力构建城乡统筹、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水平更高、覆盖更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责任明确、协调联动的社会治理体系,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变好,一步步奔向全面小康。到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7000元,年均增长8%左右。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