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9日在大竹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大竹县人民政府县长 李志超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及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市委“12335”总体部署〔1〕、市政府“八个年”活动〔2〕安排和县委“1256”战略布局〔3〕,扎实推进各项事业加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坚持扩量提质,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坚持促增量、优存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量质同升,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6.3:38.6:45.1,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9亿元、同比(下同)增长8%,综合实力排名提升到中国西部百强县第49位。入列全省重点开发区县,经开区创建为省级开发区,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跻身全省100个重大项目,商贸物流园跻身全省服务业“三百工程”〔4〕,全省首个县级体育产业园落户大竹,全市三条电子信息产品物流专线在大竹设站。工业经济加速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户,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1户、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户。开工建设工业项目29个、竣工投产15个,新增利税1.4亿元、就业1867人。经开区企业营业收入达312.3亿元,9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3.9亿元、增长20.8%。三产经济持续繁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3%,外贸进出口总额2711万美元、增长106.3%。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3%,全社会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25%、12.34%,存贷比提高0.88个百分点。新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9户、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11户、外贸进出口获权企业2户。接待游客4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1亿元。农业经济稳健运行。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粮食总产量60.81万吨。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企业5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25家,创建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6家,认证“三品一标”3个、“四川扶贫”产品16个。设立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四大特色产业发展,完成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建成中国西部首家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获全市农业专项行动综合奖。大竹香椿被评为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蔬菜地标品牌,糯稻基地获评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东柳醪糟获“2019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乌木镇被命名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月华镇九银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庙坝镇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投资驱动持续发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121个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3.82亿元,30个攻坚作战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3.44亿元。争取中央省预算内项目39个、资金6.26亿元。申报专项债券项目9个、拟争取资金40.64亿元,已到位3.5亿元。土地滩水库争取地方专项债券资金到位1.85亿元。财税工作切实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深入减税降费,大力提升财税质量,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4.69亿元、同口径增长10.61%,减免税费4.27亿元。有保有压强效益,财政“八项支出”36.03亿元,各部门(单位)一般性支出压缩10%以上。 一年来,我们坚持对标补短,“三大攻坚”扎实有效。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拔寨,加速补齐全面小康短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年度脱贫2372人,累计减贫90802人、退出贫困村70个,顺利摘除“省定贫困县”帽子,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深入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特殊困难户“回头看”排查整改工作,脱贫成效得到巩固提升。成功承办全市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省就业扶贫现场会。污染防治全面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五严”措施〔5〕扎实有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12天、达324天,达标率提高3.3个百分点、达88.8%。河(库)长制全面落实,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15个,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5%。城市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建成投运,新建乡镇垃圾中转站17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等工作有力有序。整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0个,新(改)建农村公厕42座、户厕8887户。“绿化大竹”行动扎实有效,全县森林覆盖率41.93%、绿化覆盖率44%,被评为全省竹林风景线建设先进单位。风险防范有力有效。政府债务保持在可控范围,地方法人银行风险管控切实加强,互联网金融输入性风险、涉众型非法集资、地方准金融机构等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扎实推进,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切实加强。 一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兼顾,城乡建设协调推进。建管并重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县域基础条件和城乡面貌显著提升。立足长远打基础,西渝高铁过境大竹并设站通过预可研评审,城宣渝、大垫高速公路规划获省政府批准,绕城快速通道项目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完成采购社会资本方资格预审,大竹至达州百节机场快速通道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引水入竹”工程纳入市级第二饮用水源总体规划。交通条件不断完善。“四向”战略深入实施,观音—梁平七星镇、张家—垫江县城等“十大出县通乡联网路”全部通车。完成县道竹周路、竹石路、观周路、石安路改造升级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468公里。村组道路养护纳入本级财政补助。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明显。“3+6”水利工程〔6〕加速推进,土地滩水库供水隧洞掘进3000米,导流隧洞全线贯通,枢纽工程达到截流条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巩固提升,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整治加快推进,村镇全域供水项目正式启动;治理水土流失12.14平方公里,恢复改善灌面6.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6.1万亩。获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赛农业“甘露杯”。城乡面貌持续改观。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至27.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65万人,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9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6.49%。“双创”工作成效显著,以全省第二名成绩提名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通过国家爱卫委公示。“宜居县城”试点任务全面完成,“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有序推进,东湖公园项目争创“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完成申报工作,完成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25公里。竹凤大道、育新路、振兴路等市政道路加快推进,建设路、公园路、幸福路、翠竹路全面完工。“百镇建设行动”省级试点镇及扩面增量对象培育工作扎实推进。建成公共租赁住房2759套,改造农村危旧房1310户、农村土坯房1501户。命名“美丽大竹·宜居乡村”示范村96个。 一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动能持续释放。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推动各类改革367项。完成县级部门机构改革,设置政府工作部门27个。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设置乡镇(街道)31个、减少20个。“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划转行政审批权力事项209项、行政执法权力事项1254项。分类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新设立兴竹城市建设公司、盛源水务公司、云海智慧城市公司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加快公司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试点工作;完成县属国有企业公车改革。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新增市场主体4200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实施核心工业园区水电气要素降价政策,降低企业成本1000万元;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节约用户成本2500万元。农村承包地及集体产权登记工作全面完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等农业农村改革有序推进,获全市农村改革专项行动奖。完善招商政策、夯实招商平台,制定“1+1+4”产业集群延链招商政策,园区新建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道路5公里,新增土地储备700亩。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4.37亿元,签约“三类500强”〔7〕项目3个、制造业项目35个,华为智慧城市、OPPO检测检验中心等项目落户大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