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安徽省)2016年潜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潜山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460 发布时间:2016-01-21 11:28:30
摘要:(2016年1月18日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梅耐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多...
(2016年1月18日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梅耐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县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全力稳增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5亿元,同比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111.6亿元,增长16%;规上工业产值215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亿元,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3亿元,实现稳中有增。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3.6亿元,增长11%。净增规上企业16家、达181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3家企业进入省民营企业百强,卫康制药入选“中国医药工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非上市)”榜单。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6件、省工业精品2项、高新技术产品20项。梅城、源潭分别获评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和示范镇。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37.8亿元,增长8.6%。粮油棉保持稳定,特色产业质效提升。天柱剑毫品牌整合、茧丝绸一体化项目稳步推进,思迈农业成功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44个、示范家庭农场165家,“三品”认证农产品5个。成功获批省级食品加工产业化和塔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我县跻身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旅游经济持续升温。全县旅游总收入、游客接待量分别增长13%、9.9%。天柱山通过世界地质公园中期评估,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入口服务区、茶庄集镇改造等项目扎实推进。新建旅游公厕16所、标识标牌104块。天龙关景区通过4A验收。薛家岗遗址公园正式开放。七仙女周末剧场定期演出,成功举办白马潭第四届漂流泼水节。省旅游强县即将获批。8件商品入选“中国•安徽旅游必购(特色)商品”,茶庄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净增限上企业13家、达67家。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试点基本完成,“和沐生活”成功上线,全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2亿元、增长130%,我县被列为全国电商扶贫试点县。
(二)奋力抓投入,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项目建设取得实效。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项目29个、资金1.74亿元。49个省“861”项目完成投资20.6亿元,24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济广高速望东长江大桥北岸连接线建成通车,下浒山水库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利民大桥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成功争取合安九高铁在潜山设站。发展平台得到加强。县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4亿元,整理净地1012亩,拆迁156户,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个、新投产12个,实现税收2.5亿元。度假区皖山南路建成通车,双塘、太平安置区加快建设。省级源潭开发区及梅城、黄铺、余井、王河园区新增入区企业23家,实现税收1.2亿元、增长11.1%。招商引资扎实推进。组建18个联动式招商组和21个驻外招商组,新引进招商项目61个、其中亿元以上29个。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3家,实现进出口9100万美元、增长15.2%。融资工作实现突破。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10个、资本金2.22亿元,8亿元的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6.25亿元的徽银城镇化1号基金成功获批。华业香料主板上市在市属六县企业中率先完成省证监局备案。潜源担保实现过桥贷款222笔、累计金额8.3亿元,周转率居全市第二。银企对接签约资金4.2亿元,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84.89亿元、比年初增加25.63亿元,贷款余额88.51亿元、比年初增加8.53亿元。
(三)着力抓统筹,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功能日趋增强。污水处理厂二期、天柱山路污水管网工程竣工,皖山路、团结路停车场建成使用。“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动有序开展,火车站广场完成改造,硬化背街小巷14条、清淤下水道23公里,改造旱厕29所,新增绿化面积24.6万平方米。镇村面貌更加靓丽。水吼、痘姆等风情小镇创建扎实推进。16个美好乡村中心村、2个精品示范村基本建成,2镇、4村被列为全国和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官庄村获评全国第二批宜居村庄示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87个。拓改高黄路、望王路等县乡道路46.9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0座,铁路道口“平改立”5个。改造提升小型水利工程2876处,除险加固水库9座、堤防1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平方公里,解决1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城乡管理全面加强。组建城乡规划局。完成济广高速天柱山出入口整治,“三线三边”及城区违规设摊、户外广告、车辆停放等治理行动持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省级验收,环卫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省级森林城市成功创建,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扎实推进,成片造林2.1万亩、森林抚育3.8万亩。县空气自动监测站和水质检测中心投入运行。石材矿山整治持续推进,河道采砂管理进一步规范。开展黄标车、燃煤小锅炉整治,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年度减排任务。省生态县成功创建并授牌。我县被列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治理示范县。
(四)合力惠民生,社会事业取得进步。实事工程扎实推进。投入资金4.1亿元,实施8件实事工程。美好乡村建设、“两昆路”一期、潜阳大桥至四中堤坝道路、城南新区“两横一纵”骨干路网、牌楼河右岸三保圩堤防加固工程全面建成,二乔公园开工建设,253省道梅城至源潭段拓改工程如期完成主层沥青铺筑,兜儿寺大桥即将进行桥面施工。民生保障持续加强。投入资金7.99亿元,实施32项民生工程。五保供养、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增农村敬老院床位420张。免费救治重大传染病、贫困白内障患者363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7.65%。改造农村危房2700户,建成公租房976套。“金保工程”扎实推进,发放社保卡15万张。各类技能培训1.2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755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8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13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630元,增长10%。12个革命老区小型公益设施建设和24个整村推进项目全面完成,减少贫困人口1.1万人。全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干部驻村帮扶做法全国推广。平安建设成效明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县信访联合接待中心规范运行,医调委、交调委作用有效发挥,司法救助扎实开展,源头预防、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关停取缔非法加油站点33座。我县获批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建成县实验幼儿园和3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标准化学校10所,水吼、官庄职中完成撤并。新增授权专利232件,4项科技成果获省市科技奖。建成2个省级、3个市级农民文化乐园,完成首届张恨水文学奖、程长庚艺术奖评选,复排《二进宫》等弹腔剧目,歌曲《神韵天柱山》获省“五个一工程”奖,黄梅戏剧团获评全国优秀基层戏曲院团,星杰桑皮纸、天柱陶瓷入选省非遗传习基地名录。开展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通过省级验收。单独二孩政策全面落实,人口计生工作均衡发展。住房公积金归集面进一步扩大。新建全民健身广场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0个。县殡仪馆迁建项目正在推进。人民武装、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双拥优抚、邮政通信、保险、保密、档案、地震、县志、对台、盐务、烟草、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均取得新的成绩。
(五)致力转作风,政府建设得到加强。各项改革稳步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扎实开展,卫生计生机构合并、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整合、生猪定点屠宰管理职能划转顺利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权力事项、行政审批事项分别精简34.4%、28.7%。“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公务用车、职务与职级并行等改革有序推进。源潭镇列入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连续三年、每年可获3000万元资金支持。依法行政有力推进。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出台县级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进一步规范。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109件、政协提案113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等人民团体作用。完成11个社区居委会换届。“六五”普法通过验收。政务环境不断优化。主动公开政务信息1.86万条,全县视频会议系统建成使用。县政务服务中心完成搬迁。建成15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02个为民服务中心、82个乡镇保障所和村居保障站。源潭财政分局、梅城司法所分别被评为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先进司法所。建立政府性投资项目“六分开”机制并实现审计全覆盖。“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7.5%、招投标项目资金节减率达8.1%。“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开展,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各位代表,2015年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为“十二五”画上了圆满句号。五年来,我们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类自然灾害挑战,各项事业发展迅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这五年,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跨过百亿门槛,财政收入突破十亿大关,主要指标实现高位增长和总量翻番。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6倍,工业化率提高13.5个百分点,净增产值超亿元企业28家、规上企业93家。农特产业基地由26万亩扩展至42.6万亩,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28家。天柱山景区对全县居民免费开放,相继荣膺国家5A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全县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4倍、4.9倍。
这五年,城乡建设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9倍。25公里县城外环路基本贯通,“五纵七横”城市路网基本形成,城南新区框架基本拉开,建成市民广场等38项市政重点工程,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至18.1平方公里。建立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机制。全面取缔城区载客三轮车。源潭、黄铺入选全国重点镇。建成4条美好乡村示范带和142个示范点,我县被列为国家美好乡村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获评省市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3.3%,我县荣获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县。升级改造318国道、209省道和96座农村危桥、200余公里县乡公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获省“江淮杯”竞赛金杯奖3次、银杯奖2次。建成省级以上生态镇村19个,我县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
这五年,改革攻坚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政府机构、行政审批制度、医药卫生体制、供销系统等改革不断深化,事业性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美好乡村建管机制、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稳步实施。县开发区扩区、度假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源潭省级经济开发区筹建获省政府批准。累计争取国家和省市各类政策性项目263个、资金13.5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98个,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35.6%。
这五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累计投入49.7亿元,实施50项民生工程、43件实事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二中建成使用,校安工程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我县跻身全省教育强县。城乡文化繁荣,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村村有”、体育工程“村村建”。森林防火、殡葬改革等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老村医、老村干等“八老”人员享受生活补助。扶贫攻坚深入推进,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8%。我县连续6年荣膺省级平安县,获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等200余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成绩有目共睹,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坚持把推进发展作为首要职责,积极谋全局、抢先机、争主动,整体工作抓统筹,重点工作抓突破,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上亮点纷呈。我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有力抓手,全力争投资、抓引资、扩投入,引进了一批好项目、建成了一批大项目,积蓄了发展后劲。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重要引擎,实施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有效破解了要素制约,优化了发展环境,提振了发展活力。我们坚持把以民为本作为根本宗旨,将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努力解决就业、就医、就学、养老、住房难。我们坚持把团结干事作为发展基石,全县干部群众同心同力、众志成城,办好了一批实事,办成了一批大事,为“十三五”顺利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五年的风雨兼程,五年的合力攻坚,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携手共进、奋力打拼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老干部、老同志,向驻潜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潜山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当前,潜山发展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关键时期,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总量偏小,追赶跨越的压力较大;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加快转型升级的任务繁重;乡镇发展不均衡,农村基础建设较为滞后,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政务服务跟不上发展需要,在优化环境、搭建平台、转变作风等方面还要做出更大努力,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十三五”是潜山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的爬坡攻坚期,更是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展望未来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考验同在。从改革机遇看,国家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市大力推进“调转促”,为实现潜山跨越崛起创造了更多发展空间。从地缘优势看,我县处于中西部交汇、大别山片区、沿江城市带、皖西南中心等重要区域节点,积极呼应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将为借力借势加快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从自身发展看,通过多年发展,我县工业产业、特色农业和旅游服务业积淀了厚实基础,具备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条件。但作为欠发达县份,我县经济发展仍面临着“提速”与“提质”的双重压力。我们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开创潜山发展新局面。
基于以上分析研判,“十三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紧扣“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主题,围绕“撤县建市、财政翻番”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绿色健康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潜山。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