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抓好向上争取。认真研究中央37号文件,抢抓重大战略机遇,用好用足中央推进东北振兴、省突破辽西北和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积极包装申报项目,确保向上争取资金增长10%。高标准编制“十四五”规划,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省盘子。 (二)坚持产业调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做优农业增效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20个,新增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6家。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粮食产量达到10亿斤以上。继续压减玉米种植面积,新增酒高粱、水果玉米等高效作物种植5万亩。牢牢抓住省市支持设施农业发展机遇,新增设施农业2000亩。新建高标准农田4.5万亩。推动畜禽规模化养殖发展,新增标准化养殖场10个。扩大黑果花楸等经济林种植面积,新增标准化扶贫果园5000亩。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做强工业壮基础。以推进老企业对外合资合作和转型升级为重点,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确保40户老企业落地合资合作项目50个以上。围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重点推进钛锆精深加工、轧钢轧辊、光纤光缆、光能风能等项目建设。推动晶澳300兆瓦光伏项目按时开工,确保中电国际500兆瓦光伏项目全面并网。新增规上企业8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以上。 做大三产添活力。依托电商服务中心,引进培育电商企业5家。加快恒隆电商仓储中心建设,促进与天猫优品、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合作,扩展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推进农产品交易物流园、柳城商贸城、宏涛颐养中心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商贸流通和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整合旅游资源,集聚产业要素,推进文旅融合。加快推进清风岭自然保护区完成调规,全力建设胜利“十里画廊”、柳城生态谷等乡村旅游项目。强化景区对外合资合作,引进文旅产业项目4个。 (三)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创新成果,以“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为抓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对重点产业园和重大项目审批实行容缺受理,开通绿色通道。深化“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大幅压减办事环节、工作流程和办结时限。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8890”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开展“办事难”专项整治。厚植契约精神,注重践信守诺,全力打造投资发展环境最优县。 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国有企业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巩固事业单位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成果,全面提高服务效能。深入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确保乡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达到15%以上。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供销社改革,支持农信社组建农商行。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深入抓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措施,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实际问题,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打击涉企违法行为,让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加大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工作力度,按时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20家以上,转化科技成果20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实施“双创”基地建设工程,成功孵化企业50家以上。狠抓“八大引才”工程,落实10条人才新政,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和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柔性引进人才200名、专家团队20个。 (四)坚持统筹协调,不断推动城乡发展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振兴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县域振兴的重大发展战略,精心谋划、强力推进。坚持县域重点抓园区、乡镇重点抓“飞地”、村级重点抓集体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振兴产业。 按照“两河四线”区域布局,重点建设“八大产业基地”,即:依托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优势,建设京津冀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依托生猪调出大县优势,建设畜产品屠宰及深加工基地;依托永盛牧业6000只湖羊养殖优势,建设北方湖羊生产繁育基地;依托松岭门山楂加工、北四家子水蜜桃生产优势,建设优质水果生产加工基地;依托贾家店花海、胜利天门山等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旅游民宿基地;以胜利、木头城子为中心,建设水果玉米生产加工基地;以乌兰河硕、杨树湾为中心,建设北方酒高粱生产出口基地;以羊山、尚志为中心,建设优质苗木生产基地。 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融合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投入、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民覆盖,支持社会力量在农村有序投资创业,解决农业农村投入不足问题,持续带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扎实开展“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14个。稳步推进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置体系覆盖90%行政村。 全面落实“路长制”,加大农村公路管养力度,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年内新建改建及维修农村公路300公里,“一事一议”村内道路140公里。开展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切实维护铁路运行安全,有效提升县域形象。 加快推进县城建设。统筹推进城市开发、城区道路、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县城品质和承载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数据中心、人防中心投入使用,推动居然之家、燕都古城一期、颐养中心主体完工。加快大凌河县城段综合治理,推动滨河路农业旅游观光带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交易物流园、寻龙岛水世界等重大项目,确保金融街、一品蓝湾、龙湾新城等房地产项目全部交付使用。全面启动大凌河南岸水电路网规划和建设,有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城市。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新城形象。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黄标车淘汰、城区扬尘整治、秸秆禁烧等专项行动,全面取缔10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面落实“河长制”,年内完成退田还河生态封育8950亩,确保大小凌河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抓好植树造林和封山禁牧工作,完成造林绿化17万亩、森林抚育4万亩。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3万亩,土地深松15万亩。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 (五)坚持发展成果共享,不断增强民生福祉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持扶贫力度不减、扶持政策不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关键,健全完善“五大产业”扶贫长效机制,抓好县级扶贫产业兜底覆盖,持续稳定增加脱贫人口收入,确保脱贫不返贫。统筹整合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持续改善销号村基础条件,确保长期稳定达标。全力抓好健康、教育、就业等行业扶贫,争取更多扶贫项目和资金投入。坚持扶贫与扶志(智)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建立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动态管理,对新产生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及时纳入帮扶范围。坚决完成1644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