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3月5日在凉城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政府县长尉代青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回顾2018年,我们负重攻坚、力促转型,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蓄势蓄能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凉城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平稳。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2.6亿元,同比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5亿元,同比下降4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亿元,同比下降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892元和12153元,同比分别增长7.5%和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7亿元,同比增长7.2%。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标,分三个阶段扎实推进十项重点扶贫工程。全年共投入扶贫资金4.5亿元,菜单式产业扶持1.5万人,企业链接2760户,易地移民搬迁600人,教育资助3541人(次),生态补偿234户,社会保障兜底1.1万人,健康扶贫惠及2万人,代缴养老保险2879人,扶贫小额贷款受益762户,实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187处。全年共完成危房改造9429户,积极探索出一套C级房修缮加固的方法,实现了“省钱、省工、保温、免拆、满意”的目标,得到住建部的认可。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21类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并建立长效机制。在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总队的有力指导下,在16个专项推进组、31名县级领导、51个工作队、区市县139个帮扶单位、2676名帮扶干部的辛勤努力下,全年脱贫3387人,退出重点贫困村13个,贫困发生率降到1.41%,顺利迎接了国家年度成效考核、自治区第三方评估验收、市级脱贫摘帽初审,有望成为全市第二批脱贫旗县。 ——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和自治区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接受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持续推进4项个性问题整改,圆满完成14批22个案件的交办任务。“两节两补两恢复”向纵深推进。在环岱海周边继续实施退灌还水21万亩,节水改造4.7万亩,关停机电井667眼;岱海电厂四台机组永久停止使用岱海水,鸿茅镇污水处理厂中水利用率达到100%;完成河道疏浚13.8公里,对永兴水库、石门子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引黄济岱”生态补水工程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开工建设鸿茅镇及岱海镇生活垃圾处理厂一期工程,有序推进岱海滩涂湿地保护、弓坝河生物净化工程。岱海湖保护规划经过反复论证,调整后的项目更加科学合理。岱海湖面积在近年来实现首次不下降、周边地下水位实现首次回升;岱海电厂、污水处理厂两大排污口实现零排放;岱海湖综合营养状态由中度降为轻度,岱海湿地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全面加强。积极消化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全年化解政府债务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5%。建立完善金融风险预警、评估、化解和处置长效机制,深入开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打击非法集资活动,清收不良贷款1.4亿元。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安全生产和交通事故得到双控制。积极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平安凉城”取得新成效。 ——产业转型进一步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26∶38∶36优化为24:36:40,结构更趋合理。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以杂粮杂豆、奶牛、肉牛为主的农牧业产业继续巩固发展,以世纪粮行、海高牧业为主的农牧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骏羊牧业30万只奶山羊基地在六苏木开工建设;新型农业合作组织达到110家,与农户的利益链接更加紧密。对全县94万亩耕地进行了土地确权。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岱海电厂一期技改完成投资10亿元,鸿茅国药三期完成6300万元,北京忘形农业农畜产品加工项目开工建设。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按照“全域旅游、四季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马刨温泉城主体基本完工,马头山田园综合体开始园区设计,完成流转土地1.5万亩。岱海国际滑雪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承办了全区十四届运动会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比赛、民奥会“飞雪极限”国际城市挑战赛凉城站赛事;协助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完成《运动过大年》节目拍摄。绥蒙革命纪念园二期完成三层布展并对外开放。岱海景区精心打造560亩花海,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美食节、“岱海之夏”花卉节。全年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收入达4亿元,同比增长10.6%,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100人。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统筹推进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圆满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铺设燃气管网10公里,惠及居民3000户。光明路延伸、东环路拓宽工程有序推进。青少年活动中心、民族幼儿园、就业社保服务中心主体完工。呼凉丰一级公路凉城段顺利通车,完成农村道路养护改造89公里。启动实施环岱海周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文化室、卫生室、便民连锁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更加整洁宜居。 ——民生和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全力保障民生投入,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11.1亿元,发放民政、教育、卫生等各类补贴资金6亿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3.9亿元、惠农资金1.2亿元。城镇新增就业97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8万人。医保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乡镇卫生院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落实县领导包案制,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加快化解。继续实施教职工绩效工资改革,完成第三轮校园长聘用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启动原创音乐情景剧《醉在西口》的创作编排,举办“岱海圣火点燃梦想”主题文艺晚会、“岱海之春”“岱海之秋”等文化活动20多场,乌兰牧骑“送戏下乡”100多场。精神文明创建成果丰硕,成为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23个试点旗县之一。此外,民族宗教、供销、档案、红十字、妇女儿童、残疾人、人防、气象等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县人民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于政府工作各个方面。持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全面落实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意见。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国资监管、投资评审、项目建设管理等制度。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加大,行政效能和履职能力全面提升。不断加强审计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6件、政协提案177件,办复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