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甘肃省)2018年康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康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19-10-10 08:23:28
摘要: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0.83亿元,同比增长3.2%,聚力实现了“负”转“正”;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8亿元,同比下降15%,比三季度末回升6.1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1亿元,同比下降55.8%,比三季度末回升8.8个百分点;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8亿元和1.39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3%和9%,分别比三季度末回升24和26个百分点,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了市下调整预算任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82亿元,同比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8亿元,同比增长9.3%;实...
qv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着力提升工业质量效益,持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坚持以康县经济开发区扩区开发建设为引领,全面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聚力提升工业发展质量与效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积极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力争独一味软胶囊车间改扩建、华康杜仲橡胶、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工程、兴源公司山野菜脱水深加工等7个重点工业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完成扶持培育东赢商贸、康元生物入规任务,力争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9户、销售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户。对7户规上工业企业和三黄制药公司加强运行监测和跟踪服务,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与问题,力争实现满负荷生产。寓管理于服务,严防因办证难导致工业企业停产问题发生。高效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坚持产城融合发展,高标准编制康县经济开发区规划,全面推进道路桥梁、污水垃圾处理、供水、供热、供气、通讯、金融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产业孵化园建设项目,聚力把经济开发区培育成项目集聚、资源集合、产业集群的重要战略平台。围绕重点发展方向和特色产业优势,积极引进1至2户大企业落户园区,培育形成支撑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快发展“飞地经济”,力争谋划2个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落地陇南经济开发区。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坚持扩量提质增效并重,扶持引导黄金、铜采选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升传统工业的发展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坚持绿色导向,抢抓东西扶贫协作机遇,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企业,支持发展清洁能源、现代制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培育页岩砖等新材料产业,鼓励传统工业通过引进新技术、采用新模式加快战略转型。引导做大做强建筑业。从政策引导、人才培训、行业联合、服务扶持入手,整合各类资源,边引进、边孵化,支持做大做强,在县内培育一批永久牌的优质建筑施工企业,优化二产结构,增强拓展外部建筑市场能力。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改善营商环境,激活各类资源要素,多领域培育市场主体,实现非公经济在数量、质量、结构、效益上实现新突破。持续落实培育扶持各项政策,发挥好中小微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作用,新发展中小微企业50户。充分发挥信达经济开发公司、兴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功能,着力增强政府投融资开发能力。全面落实中央、省市鼓励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持续优化投资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qv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着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持续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依托资源禀赋,抢抓兰渝铁路、兰新宝兰西成高铁、陇南机场开通和县县通高速公路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以“旅游+”模式为抓手,补齐产业短板,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强化龙头景区带动。围绕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紧盯阳坝和长坝两大片区,强化龙头示范辐射带动,加快全域旅游开发。整体提升阳坝核心景区建设,加快推进阳坝景区游客集散中心、世行二期项目子项目、百鸟园等项目年度建设任务;加快推动梅园沟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阳坝镇区建设,开发培植新业态,丰富阳坝老街韵味,做足沿河水景文章,不断提升景区品位和档次。加快长坝片区重点景区开发,力争长坝温泉酒店、茶马康城等项目建成投运。落实与省公航旅集团的旅游合作协议,引进战略投资提升景区开发层次。全面开工实施县城至阳坝旅游公路项目,提高阳坝景区便捷通达能力。突出乡村景点支撑。加快发展观光、休闲、度假、医疗养生等多元化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4个;持续推进“十村百户千床”工程建设和“厕厨革命”,新建农家客栈和农家乐20户;积极加强与万邦公司合作,力争“千合农庄”项目落地实施;抓好全域旅游规划及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与评审工作,着力提升旅游产业及产品的标准设计与普及推广水平;依托智慧旅游信息平台,发挥“天然氧吧”、美丽乡村和长坝花桥“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名片效应,创新宣传营销模式,开拓旅游市场,培育精品线路,规范行业管理,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加速,全年接待游客2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74亿元以上。做强放大电商功能。全面落实市委“1333”电商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阿里巴巴千县万村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电商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支撑,大力推进标准化种植、加工、包装和质量溯源体系建设,全产业开发适销对路的网销产品,着力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县电商扶贫中心十大平台功能,力争年内新发展网店300家,经常性应用电商的小微企业达到80%,电商交易总额达到3.9亿元以上。完善现代商贸和服务业功能。围绕消费热点和科技进步创新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在文化旅游、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金融保险、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行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民俗演艺、刺绣根雕等地方特色文化产品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繁荣包装设计和印刷出版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适应社会消费转型升级需要,探索培育连锁经营、仓储式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促进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贸业转变。不断推进农家店、农贸市场、专业市场升级改造,提升功能,完善布局,全面促进农超对接。引进和培育龙头品牌企业,加快大型零售、批发企业发展,增强商贸竞争力。大力发展餐饮业,提升餐饮美食品牌化水平。qv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六、着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积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着力推进生态林、天然林管护和义务植树等生态建设工程,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5万亩,建设绿色通道40公里,稳定提升全县林木绿化率。严守生态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红线,加强耕地、林地与草原保护,强化矿山探采监管,有效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从严环境准入管理。深入落实河长制度,加快编制一河一策方案,统筹推进生态保护、河道综合整治、污水垃圾处理、沿河经济发展,切实做足“水”“岸”两篇文章。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途径,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加大环境风险综合防治。全面完成燃煤锅炉淘汰和提标改造任务,狠抓散煤市场管理、扬尘污染防治和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快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进度,严厉打击污水直排直放行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落实,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清单制,坚持专项整治与经常性执法检查并重,整治消除一批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问题。巩固深化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成果,继续推进大鲵自然保护区、矿区等区域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坚决打赢环保攻坚战。完善贵金属和有色行业污染物应急预案,加强行业应急演练,全面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绿色创建行动。全面建设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推广绿色出行,鼓励全社会追求简约生活,促进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全域绿美净行动,坚持“拆、建、改,配、管、植”并重,强化“包、督、比、评”机制建设,力促全县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把美植入环境,让美驻在心灵。qv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七、着力加强财税金融工作,持续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始终把财税金融工作作为促发展、保运转、惠民生的首要任务,全面抓好开源、节流、服务、监管工作。加强财源建设和税收监管。用足用活各类财源建设资金,加大对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个转企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规上企业,大力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形成新的税源增长点。针对“营改增”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出台优惠政策,督促外地建筑施工企业在我县注册分公司;全力抓好房地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小税种征管,实现税收及时足额入库目标。加大国有资产处置监缴力度,定期组织开展非税收入和“小金库”专项检查,全面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实现非税收入应缴尽缴。全面加强车辆购置等税种管理,实现税收“回流”。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认真落实《预算法》,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全面实行绩效管理,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提高运营绩效。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全县重点建设、民生惠农和正常运转等各类重点支出需求。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健全举债制度,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加强债务化解资金争取,缓解政府债务压力,全力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强化金融服务保障。着眼金融脱贫,积极争取全省1000亿元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贷款支持政策,全面落实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贴息贷款优惠政策,全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尽快建立担保资金,用足用好全省1000亿元特色产业发展贷款支持政策、500亿元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发展富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支撑龙头企业发展。不断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深入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工作,鼓励全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三权”抵押贷款试点,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承保覆盖面。全面加强各类贷款后续管理工作,优化金融环境,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提升金融支撑保障能力,确保贷款增长18%以上。全面完成“5.12”农村居民住房灾后重建贷款的清收工作,维护信用秩序,缓解财政压力。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