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山西省)2019年广灵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广灵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19-03-14 09:25:05
摘要:在市对县考核的12项核心指标中,我县排在全市前五位的有8项,其中5项排在第二位。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75亿元,同比增长7.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6.37亿元,同比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26亿元,同比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3.02亿元,同比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9亿元,同比增长42.5%;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8.46亿元,同比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45亿元,同比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77元,同比增长7.1%...
d4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对标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县乡共建。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打造品质县城。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先规后建、无规不建”的原则,坚决杜绝乱拆乱建行为,确保规划刚性执行,打造更有文化、更有魅力、更有活力的宜居县城。扩大城市体量,加快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投资8亿多元的福馨园、龙泉国际等住宅小区和工人文化宫建设项目,着力构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全新格局。完善市政设施,精心实施重点街道绿化亮化工程,全面提升供水、供热和污水处理能力,积极维修改造热气水污管网,进一步提升县城承载力。强化综合管理,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持续加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和商铺广告监管,以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常态化,夯实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基础。制定完善居民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实施办法,综合采取小区物业管理提升、棚户区安全隐患整治、新开发楼盘规范监管等措施,推动宜居小区规范化建设。全力建设美丽乡村。聚焦产业兴旺,全力实施“双十双百”示范工程,有效提升产业项目覆盖率,让致富找得到门路。聚焦生态宜居,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投资2亿多元继续实施乡村提升工程。积极开展拆违治乱、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建设、农村安居工程等专项行动,稳步实施“马走线”大修工程,积极推进投资9000多万元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投资2000多万元的村级电网改造等工程,全面改善农村发展基础,打造美丽宜居乡村集中连片创建区,让村庄找得到韵味。聚焦乡风文明,本着“开发、保护、传承”的精神,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深入发掘乡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繁荣兴盛村落文化、民俗文化、手艺文化、乡贤文化等农村文化,让乡愁找得到归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省级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19万亩优质杂粮种植基地,新增黄花种植面积1万亩,努力扩大大棚蔬菜和以架豆等为主的露地蔬菜种植规模,继续扩大以广灵黄芪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加大有机、绿色、无公害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力度,深化院县合作,全面提升广灵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海高牧业为示范,加快新大象、大北农规模养殖园区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国家级广灵驴保种场建设项目,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无害化养殖产业。着力夯实农业基础,深入实施坡改梯、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土地整理复垦、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力争年内新增耕地1.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200亩。有效延伸产业链条,支持东方物华、禾卓伟业、北野菌业、白老大等龙头企业在全县范围内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建设种、养、加以及市场物流相配套的全产业链项目,推动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和转型升级。不断拓宽销售渠道,积极搭建县域农产品供需对接平台,主动参与各类特色农产品对接活动,大力推广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直销模式,扶持营销企业在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窗口,持续提升“大同好粮”“广灵豆品”品牌影响力。全力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做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林权、水权制度等改革,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释放资源要素潜力,激活农村发展动力。d4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对标深度融合,持续繁荣第三产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围绕市场需求,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助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加力提效。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紧抓我市创建国际一流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政策机遇,坚持景区建设与配套服务相结合,深化“旅”“商”结合,全力打造以休闲度假、康养医疗、沟域体验为特色的全域旅游新品牌。创新投资运营机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多元参与”的思路,积极探索企业化、集团化、市场化运作模式,统筹开展景区招商、开发建设、宣传策划、经营管理等工作,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园、百味小镇和白羊峪、甸顶山景区基础设施等项目,着力培育加速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聚集产业发展要素,扶持壮大中馨文旅集团,招商引进域外文化旅游公司,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支持农户创办农家乐和景区门店,从事特色小吃、地方特产、手工艺品等产品销售,延伸“观光旅游+消费”产业链,着力构建拉动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强化旅游宣传推介,积极组团参加各级旅游推介活动,持续深化湿地文化节活动,加大新兴媒体宣传力度,唱响“壶流文旅”品牌,着力扩大旅游名县宣传新途径。加快发展农村电商。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大力实施农村电子商务“一村一品一店”行动计划,引导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办电子交易网站、建设“广字号特产馆”,推动线上、线下销售同步,加快特色农产品“网货进城”,助农增收。加快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全覆盖进程,促进“两中心一站点”提质增效,完成17个电商扶贫示范村创建。深化“大同好粮”电商网购节——“单日单品过万单”营销推广活动,力争农村产品网上销售达到3000万元以上,提高经济外向度和开放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启动运营县扶贫产业加工贸易园区,加快农村集贸市场建设和改造升级,推进公共仓储、中转联运、分拨配送、供应链设计等服务集成化运作,促进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着力构建“村有便民超市、镇有集贸市场、县有专业市场”的多层次、多元化市场体系。进一步规范物流行业,加强重点环节监管,切实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健康、家政、教育培训等新型服务业态,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d4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对标要素配套,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实干为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多层次谋划项目,多举措推进项目,多渠道建设项目,拉动即期增长,积蓄发展后劲。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贯彻落实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规范有序推进PPP项目,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力量更多地投向生产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积极探索政府融资新模式,整合存量资源,加快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提高资本运作能力,增强造血功能,支持平台公司依法合规承接政府公益性项目,实行市场化经营。最大限度保障用地。深入挖潜土地资源,加大对闲置低效土地的再开发力度,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最大限度盘活存量用地;完善项目用地供应长效机制,按照产业发展方向和要求,制定落实好产业用地差别化政策,严格项目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宗地投入产出率等指标控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强化用地批后监管,提高供地率,加大对闲置低效工业用地的处置力度,通过“腾笼换鸟”提高土地利用率。完善项目服务机制。围绕“补链”“扩链”“强链”,主动策划生成长短结合、梯次接续的项目库。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四个一”工作机制,积极推行项目全程化办理、县级领导包联企业、干部入企帮扶机制。实行项目集中开工责任制,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完善项目谋划、招引、征迁、开工、建设、服务、入库等“闭环”推进链条,坚持定时、定项、定向调度,强化目标、过程、进度管理,打造项目落地高速通道。d42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六)对标绿色发展,全面加强环境保护。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气十条”,持续深化“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继续保持控煤、治污、管车、降尘“零容忍”高压态势,严格建筑工地、道路交通、渣土运输等扬尘治理,最大限度管控餐饮油烟、成品油气、垃圾秸秆焚烧、露天烧烤等污染,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确保完成年度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坚守一方蓝天。深入实施“水十条”,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投资3000万元实施壶流河河道治理、小流域治理、水源节水工程,健全排污口排查和常态监管机制,推进饮用水、地下水、流域水、黑臭水、污废水“五水同治”,确保地表水质稳定达到五类标准,共建一城碧水。全面实施“土十条”,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污染地块动态清单和联动监督机制,巩固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果,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置,完成利民生活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实现城乡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一体化运行,守护一方净土。坚决打好造林绿化持久战。坚持增绿、增景、增效,紧盯荒山、荒坡、废弃地,大力开展生态造林绿化,年内完成千福山森林公园建设、通道两侧荒山绿化、通道绿化及提档升级、村庄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林业建设、环京津生态屏障区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等项目4.5万亩,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24.5%。坚持造林绿化与日常管护并重,严格封山禁牧,严厉打击盗伐林木和破坏绿化行为。坚持开发与修复同步,加大对非煤矿山、风电项目等生态综合治理修复力度,确保治理隐患、美化环境和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坚决打好节能降耗主动战。严把新建项目审批关,严禁高耗能、重污染项目上马;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推进以集中供热方式或清洁能源代替燃煤取暖;鼓励支持企业实施技改和减排项目,加快高耗能行业技术改造,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绿色清洁生产。加快“煤改电”“煤改气”步伐,推动清洁取暖和散煤替代由城市建成区向农村扩展,引导广大群众践行低碳生产生活。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