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川省)2017年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都江堰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18-06-09 00:32:57
摘要:2016年,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2亿元,较2011年增长63%,年均增长超过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亿元,较2014年触底投资123亿元增长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亿元,较2011年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亿元,较2011年增长3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40元,较2011年增长7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70元,较2011年实现翻番;储蓄存款达530亿元,较2011年增长41.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5:36:55.5,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正成为...
R0f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夯实国际旅游名城功能承载,扎实推进品质城市建设R0f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遵循“独立成市”理念,塑造旅游城市国际化特质,加快建设形象优美、产业繁荣、生态宜人、文化独特的国际旅游名城。R0f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方位塑造城市形象。围绕市民游客驻留居停需求,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着力形成城市功能配套完善、城市气质大气美观、城市管理精细有序的城市形象。高品位拓展城市空间。以万达文化旅游城建设为引领,全力推进滨江新区整体开发,完成金马河闸坝工程建设,完善市政道路、供排水、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配套,打造品质酒店集群、特色街区集中、高端社区簇拥的时尚魅力新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实施小街区规制。全力推进城区更新升级,编制完成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推进古城片区改造提升,实施城市花街景观轴建设,打造城市干道立面景观,稳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成42个棚户区地块、32个“城中村”点位、30个老旧院落、3个老旧市场“四大改造工程”。市场化推进场镇改造和综合开发,着力塑造场镇特质。高规格配套城市功能。协调推进“两高三轨三改造”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实现成灌快铁公交化运营,完成M-TR旅游客运专线、“三绕”高速都江堰段建设和IT大道、沙西线等干线道路快速化改造,实施连接双流机场快速通道、聚青路延伸段、蒲中路等道路建设,启动37号市域快线轨道交通建设,着力构建轨道交通“两纵一环”、高速公路“两纵一横”、快速通道“七纵六横”的大交通体系。新改建并开放100座旅游公厕,完成2座城区生活垃圾压缩站和垃圾填埋场扩能建设。引进金苹果、锦欣等国内外知名教育和医疗机构。新增一批时尚影院、休闲书吧、健身场馆等休憩空间。高标准实施城市管理。建立城市综合管理责任体系,统筹协调联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进管理责任精准落地。实施城市色彩、城区光彩、街道美化、橱窗靓化、路面黑化、屋顶序化“六大工程”,持续推进拆墙建绿、邮票绿地建设、施工围墙美化,推进城市妆容精细雕琢。完善城市管理指标体系,制定城市综合管理规范,建立城市管理奖惩机制,推进管理标准高端引领。着力推进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城市综合管理指挥调度体系,推进管理方式智能高效。R0f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链条发展城市产业。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三次产业“适旅性”转型,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效。推动适旅服务业集聚发展。持续推进“600家服务业企业(门店)引进计划”和“六大特色街区建设计划”,大力发展旅游文创产业,着力构建服务业“一轴三圈一带”发展格局。打造都江堰大道城市商业发展主轴,做优百伦广场、乐佳广场等综合体,实现精文国际等综合体建成投运,招引一批现代商贸、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项目,大力提升观景路、中山路、岷江路等街区业态。打造滨江新区现代时尚商圈,着力发展秀场演艺、时尚购物、商务会展等业态,重点培育滨河酒吧街、异域美食街等特色街区,积极推进滨江东岸商务中心和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打造灌县古城文化旅游商圈,以幸福路品质提升撬动南桥、白果巷、建设路等片区业态整体升级,引入古玩字画、博物馆群落等产业项目,着力培育和发展博览展示、文化体验、美食餐饮等旅游配套型业态。打造壹街区运动休闲商圈,建成变形金刚乐园、泰合水上娱乐世界、汽车配套服务基地和户外运动集散中心,做优户外运动装备销售、文化创意等业态。打造城市外环商业带,分段合理布局2.5环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引导城区建材家居、仓储物流、汽车美容、日用品及农副产品批发等业态外迁聚集发展,做强2.5环环城产业带商业支撑。推动适旅工业转型发展。围绕旅游名城总体定位,积极落实成都市“3+N”工业园区规划,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打造工旅融合发展试验区。突出北区工业适旅转型。充分发挥星客食品、黑鹿咖啡等特色食品企业集聚效应,深度开发“体验+购物式”精品线路,大力培育工厂化旅游景点;积极鼓励岷安生物、春盛中药开发旅游产品;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实施园区适旅改造,加快传统工业技改升级,推动产业门类高端发展,做优做强生物医药、特色食品等现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精密机械制造、个性制造、智能制造。推动南区工业适旅开发。鼓励发展旅游工业,力争引进一批旅游装备、旅游设备、旅游商品研发生产企业;依托茶叶、猕猴桃、三木药材等本土特产,打造集研发、生产、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工旅融合产业集群;联动壹街区要素资源,加快建设科技博览类主题乐园。落实成都工业“1313”差异化发展战略,支持区外工业提档升级、融旅发展。推动适旅农业融合发展。坚持融旅发展导向,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多向拓展农业功能,全力打造旅游城市的大地景观、高端农产品供给基地。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景观化发展,推动猕猴桃、茶叶、川芎、川派盆景等“十大特色农产品”集聚连片发展,完成10万亩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行动计划,建成10个万亩特色农产品种植集聚区,以规模化种植营造视觉震撼的生态景观,绘就国际旅游名城宏大背景。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商品化发展,建立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推广猕猴桃、蔬菜质量安全联盟运营模式,创建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标准化”生产加速农业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型,彰显国际旅游名城道地特质。大力推动农业差异化精品化发展,坚持“一镇一品”理念,壮大石羊川芎、天马葡萄、蒲阳笋用竹、胥家特色养殖等种养殖业,不断丰富36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内涵,拓展国际旅游名城发展纵深。推动适旅新经济创新发展。加快发展大数据经济、创意经济等新产业,加快发展众创、众筹等新业态,加快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R0f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覆盖优化城市生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强力推进生态建设、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构建山水城浑然一体、田林院相映成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市发展格局。推进城市生态建设。整体实施“九河十八岸”驳岸景观打造,建成环山旅游线自然风光带、蒲阳河北岸、走马河东岸、金马河两岸2.5环内滨河景观带,完成天府源湿地、城市内湖建设。加快沙西线2.5环路口、成灌高速G213入口、M-TR旅游客运专线沿线等区域景观打造。深入实施“花重锦官城·增花添彩”项目,加快城市公园绿地体系建设,实现建成区花卉彩叶植物覆盖率30%以上,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市。推进城市生态治理。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强化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污染防治,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优化城乡供排水体系,完善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提升城乡污水设施运行效率。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促进生态修复。推进城市生态保护。实施环境分区管控和分级管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深入推进林业保护“三大工程”,依法保护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积极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建设,保护好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本底。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均达310天以上。R0f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多举措传承城市文化。统筹推进文化挖掘和保护传承,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成为成都市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承载。保护文化根脉。推动传统元素与街区、建筑完美融入,拓展水利府、懋功寺、文庙等古建筑文化旅游服务功能,打造一批传承历史文脉的特色街区。统筹推进灵岩寺、官家花园等古建筑群保护利用。丰富历史文化传承载体,实现都江堰市博物馆对外开放,以大青城片区、古城区为重点,规划布局一批非遗文化体验、城市印记展示、艺术品展陈等民办博物馆。挖掘文化印记。开展文化品牌塑造专项行动,实施“山、水、道、熊猫”等历史自然文化的研究整理和成果转化,推出一批具有文化印记、地域特色的文创旅游商品。通过城市形象宣传、城市小品打造、文化影视创作,挖掘展示名人名居名著文化价值,打造花蕊夫人故里,建成张大千、南怀瑾等名人文化博物馆,推动文化与城市深度融合。保护挖掘芒城遗址、玉堂窑、金凤窑等历史文化遗迹,包装开发薅秧歌、轿房唢呐等民俗文化资源,推动文旅互融互动。培育人文气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图书馆、陈列馆、文化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文化展示熏陶作用,营造浓厚城市人文氛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积极培育良好家风家教、校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提高公民道德和市民素养。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