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6日在忻城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忻城县县长 李朝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坚定信念,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殚精竭力抓经济、保民生、搞建设,取得了显著业绩,创造了诸多亮点,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3.89亿元,同比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40.76亿元,增长16.7%;工业总产值41.54亿元,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增长0.5%;财政收入2.89亿元,下降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5亿元,增长12.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55元,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51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97元,增长9.7%,三项指标均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均排全市第一。2017年我县被授予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成为广西获此殊荣的两个县(市、区)之一。旅游业风生水起。薰衣草庄园获评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壮乡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分别在央视1套、13套及7套《乡村大世界》进行专题录制;马泗蓝莓生态园被评为AAA级景区,大塘三寨沟被评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马泗棒巴风情谷被评为三星级农家乐。河长制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全面推行河长制,河道管理秩序进一步规范,河长制工作得到自治区河长办的肯定,我县在全区的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品牌打造实现新突破。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有机产品认证2个、无公害产品认证1个、广西著名商标2件、广西“守合同重信用”企业3个。“忻城糯玉米”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已通过自治区级审核,有望成为“金银花”之后我县又一国家级地标产品。农村电商创佳绩。与智慧乡村成功携手,忻城糯玉米、百香果、古法红糖等70多种特色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其中通过食品质量标准QS认证的农产品达20多种,全年电商交易额达4.23亿元。 过去一年,是不容易、不简单、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财政困难等客观不利条件和巨大压力,我们选择了迎接挑战,变压力为动力,主动作为、砥砺奋进。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力攻坚克难,脱贫攻坚稳步推进。 2017年,全县共有3071户11894人达到“八有一超”脱贫摘帽标准,完成计划任务数的140.7%,13个贫困村达到 “十一有一低于”脱贫摘帽标准,完成上级下达1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任务,2个奋斗目标村的脱贫任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快速推进。我县2016-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占全市总任务的46.62%,在时间紧、任务重、基础差的困境中,全县干群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易地搬迁工作从2017年7月、8月份的全区黑榜,上升到12月份的红榜,并创造了诸多业绩,成为全县一项可歌可泣的光辉事业。2016、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分别实现分房并交付钥匙1248户5930人、1995户7446人。产业扶贫卓有成效。注重长、中、短效相结合,大力扶持以发展忻城糯玉米、桑蚕、育肥牛、百香果等特色产业为重点的贫困户,贫困户覆盖率达82%,帮助贫困户增收达到人均2067元。融资3.72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投入资金1.19亿元,建设166条村屯级道路,总长309.61公里;投入资金100万元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个;投入资金3833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惠及贫困户1968户。北巷码头开工建设,总投资达10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壮大。投入资金2127.8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光伏发电、资金入股分红、临街店铺门面经营等模式,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万元以上。 (二)集中优势抓规模,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充分发挥我县资源和生态特色优势,扩规模、提品质、抓效益,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工业提升了竞争力。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8.34亿元,同比增长14.6%。对现有石材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开发、销售,推动“银白龙”等品牌向高端路线发展。合忻碳酸钙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碳酸钙产业资源开发步伐加快。茧丝绸产能进一步扩大,茧丝出口取得历史性突破。累计投资3338.7万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新培育玉蚕丝绸公司成功入规,协调解决企业55个实际困难和问题。农业做出了特色。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7%。新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获认定乡级1个,入围县级3个、乡级2个。新增合作社95家,家庭农场35家;新获批自治区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9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顺利推进,全县合同和登记簿签订率达96.58%。完成“双高”糖料蔗基地2176亩,占全年任务的108.8%。发展富硒农业1850亩。粮食、桑园、鲜茧产量分别完成任务的103.3%、100.08%、100.36%。新植百香果1万多亩,育肥牛存栏7.2万头,生猪存栏11.56万头。服务业打响了名声。“土司古城·浪漫忻城”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成功举办“土司古城三月三·别样忻城等你来”、“土司古城·花海忻城”等系列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壮锦民族娃娃在全国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喜获铜奖。全年接待游客392.8万人次,增长26.5%,旅游总收入31.6亿元,增长37.2%。电商产业日益壮大,电商企业50多家,快递企业18家,携手“智慧乡村”建立130个服务点,全面构建了“县+乡(镇)+行政村”上下一体的农村服务网络体系。商贸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18亿元,增长20.2%;商品房销售面积6.34万平方米,增长407.2%。 (三)突出重点搞建设,项目投资扎实推进。 成立县直管的重大项目推进办公室,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8个,年度开工率100%,完成投资7.0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8.3%。2015年、2016年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已全部竣工,2017年项目投资率达80.66%。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全面实行“一网受理、同步办理、限时办结、信息公开、全程监督、便捷高效”的网上联合审批模式,通过在线平台申报项目获取项目代码111个。建立项目储备库,实现项目储备库的动态管理,储备项目495个,总投资共计98.6亿元。强化项目用地保障,获批新增项目建设用地33.34公顷;盘活存量用地17.33公顷,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的101.9%。 (四)精准发力求实效,招商引资成绩显著。 成立专项招商行动组,精确定位,精准招商。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5个,实际到位资金34.2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7.06%,外资到位资金701万美元。新引进1亿元以上项目7个。投资10亿元的星月谷清修特色文化小镇、5.8亿元的雅高石材产业、5亿元的3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3亿元的乐滩国家湿地公园、3亿元的蚕桑产业综合示范园、1.2亿元的清水河农业综合开发等亿元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五)持续改善优环境,城乡风貌喜换新颜。 按照“旧城区+新城区+红渡镇”组团式发展模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南新区教育园区基本建成,新区交通路网、排污管网、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正加快建设;印象土司、芝州现代商贸城等旧城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思练镇入选广西第一批特色小镇。推进红渡镇向特色小城镇转型。建成9个点村级垃圾处理施设、3座建制镇污水处理厂。续建棚户区改造4376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380户。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塘、果遂、新圩、红渡、古蓬等5个乡镇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城关、马泗、大塘、思练、果遂、新圩、红渡、古蓬、北更、遂意有23个村获评自治区级生态村;新圩、古蓬、遂意有7个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获上级生态乡镇(村)命名数量居来宾市首位。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8613万元,比上一年度增加1028万元。植树造林3.2万亩,封山育林2.3万亩,森林覆盖率58.94%。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全年日均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美丽忻城”乡村建设活动持续开展,投入上级专项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共计2245.56万元;创建12个“宜居乡村”示范村,其中城关镇隆光村、马泗乡马泗村、欧洞乡欧洞村、果遂镇龙马村、红渡镇西江村等5个村成功创建市级“宜居乡村”综合示范村。 |